【苏轼·借自然说禅意 】 借自然说禅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静态、动态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它是苏轼山水诗创作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感悟禅理在同一首诗中分开。如《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麿。……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诗的前半部分,先用博喻的手法极力渲染了水流的湍急迅疾,以象征人生的短暂,后十四句则是说禅,尤其是“君看岸边苍苔上,古来蒿眼如蜂窝”一联,形象而又精辟地道出了多少舟人已逝,而流水依旧的禅理。并指出只要心无所在,上述的造物规律就无法成为生命的桎梏。
这里苏轼借助山水,在“静”与“动”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 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建安以来就出现了“纯粹”意义上的“模山范水,流离光景”的山水诗,诗人们在“王朝”的衰败中,意识到了“天命”同样是瞬间即逝,然而,当他们睁开世俗的眼睛时,突然发现这司空见惯的山水是那样的雄伟与壮美,是那样的富有光辉而又青春长在。
于是便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比“天命”更美好的、更有价值的诗文,这些诗文往往更多地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出对社会政治与世俗的关注。他们通过描写自然,寄情山水,喧泄自己的郁闷。
就象谢灵运山水诗,“野旷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游赤石进帆海》)。
在自然山水中感受古朴本真的生活情景,在自然中领悟对功名与现实的超越。而到了柳宗元则山水诗的创作,不再是单纯的“模山范水”,而是使诗文赋于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成了诗人情感的化身。
如《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等。 这些诗虽然写得情深意切,惊心动魄,但就其创作的主体都没有超脱自然之外。
苏轼则不同,首先在创作理念上苏轼提出观察自然之物,要用“空静”的心态,以静观动。他在《赠袁陟》诗中说:“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次韵僧潜见赠》又云“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形。”在《送参寥师》中又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在《朝辞赴定州状》再次强调:“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苏轼提出了诗人应当潜思静虑,集中精神,以清明开旷的心胸去观察和收摄世间万象及其运动的观点。在苏轼看来大自然是美的,诗人要善于传自然景物之神,尽自然万物之变,穷自然固有之理,寓主观之情意。
苏轼没有象前代任何一位诗人那样,或是写景,或是抒情,甚至并不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只是以禅意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从自然中脱身而出,获取把握自然的自由。 在苏轼初到黄州时,贫病交加、穷困潦倒。
这一时期的诗中,他多次提到自己“穷到骨”,在给友人的信件中也多次说道自己右目病笃,卧病半年,并“杜门斋僧,百想灰灭”(《与蔡景繁》)在这种情况下,他“归诚佛僧”,专心研读佛经,开始了他对道家的更一步深入的探访。在他的《黄州安国寺记》概述了初到黄州学佛的缘由及心理。
“闭门却扫,收拾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夫其二。
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
焚香黓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但在“舍馆粗定,衣食稍给”之后,他就开始了“自我反省”。
这段表面上看是闭门思过,诚心归佛,但细细品味,又觉不然。首先是“皆不中道”,绝非诚心悔过之语,而是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激情绪;后面的话与其说是祈求福祐,倒不如说更是一种求诸已心,从精神上抛弃尘垢世污,以达到“物我相忘”的境地。
因此,“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这是苏轼对待佛教的一个鲜明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上,佛老思想往往成为困窘士子的精神支柱,但苏轼并没有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在“穷”时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从而走向“超世入佛”的虚无人生。
苏轼的“归诚佛僧”不仅仅是为了排遣愁郁,消弭烦恼,更重要的是以此来作为分析既往人生的精神向度,求得更为旷达的洒脱的人生态度。 可以说,苏轼的诗是借禅理来实现对自然的超越性把握,而对诗中的禅意,诗人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因此,如果我们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诗人心灵的外围屏障,只有在自然山水的保护。
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偈语,气概非凡,意境很高,显示出东坡居士才华横溢,不可一世。
苏学士写下这首偈颂,立即派人过江送给佛印禅师欣赏,期望得到这位方外知交的赞扬。哪知道佛印禅师拜读以后,提笔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带回。
苏学士一见这粗恶而带辱骂的批语,不禁无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亲自过江去找佛印禅师评理。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学士一听,顿时默然无语,颇有愧省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仅仅是苏东坡悟透禅机到相当程度的一个小小例证,可以说苏东坡基本上算是进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但是他还是没能“八风吹不动”,竟然“一屁”就“打过江来”,这说明我们从知“道”,到做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明白一个道理———知“道”,然后能按这个道理做———行“道”,从“知”到“行”这是两回事,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可以说,股市汇聚了人世间所有外在的“八风”干扰,同时股市又赤裸裸的显现出来所有内在的“人性”干扰,要想真正达到第三种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上,而不去“行”“道”,也会最终头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为大家。 这个“行”最重要的一点顺风黑马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博学多才,兼通释典。
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脱隽逸,耐人寻味的禅机。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禅师,是宋代著名的高僧,解行俱优,苏东坡和他过从甚密,并颇为折服。
苏东坡在被贬期间,有一次,写了一首赞佛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偈语,气概非凡,意境很高,显示出东坡居士才华横溢,不可一世。
苏学士写下这首偈颂,立即派人过江送给佛印禅师欣赏,期望得到这位方外知交的赞扬。哪知道佛印禅师拜读以后,提笔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带回。
苏学士一见这粗恶而带辱骂的批语,不禁无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亲自过江去找佛印禅师评理。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学士一听,顿时默然无语,颇有愧省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仅仅是苏东坡悟透禅机到相当程度的一个小小例证,可以说苏东坡基本上算是进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但是他还是没能“八风吹不动”,竟然“一屁”就“打过江来”,这说明我们从知“道”,到做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明白一个道理———知“道”,然后能按这个道理做———行“道”,从“知”到“行”这是两回事,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可以说,股市汇聚了人世间所有外在的“八风”干扰,同时股市又赤裸裸的显现出来所有内在的“人性”干扰,要想真正达到第三种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上,而不去“行”“道”,也会最终头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为大家。 这个“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纪律,严格按照纪律办事,只有完全实现了按照纪律办事,前面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前面所有的修炼才能体现出他们存在的意义,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功亏一“屁”。
我们知道,即便是佛,也要用严格的戒律来约束修行者。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
杰西·里费莫这样的交易大师到了晚年一贫如洗,最终落了个自杀的下场,原因就在于“知”而不“行”上,他的交易策略没有问题,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战胜了铁的纪律。所以,我们必须用铁的纪律扼杀自己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如果前面你认为自己都能做到,就是这一关你完全不能保证做到,总是临时改变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定好的买卖方案,总是抑制不住采纳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总是……想想杰西可怕的后果,现在下决心退出这个市场还来得及。如果你认为你有相当的定力,能够闯过最后一关,就像巴菲特那样做到“知”、“行”合一,或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修炼过来,那好,我们继续。
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偈语,气概非凡,意境很高,显示出东坡居士才华横溢,不可一世。
苏学士写下这首偈颂,立即派人过江送给佛印禅师欣赏,期望得到这位方外知交的赞扬。哪知道佛印禅师拜读以后,提笔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带回。
苏学士一见这粗恶而带辱骂的批语,不禁无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亲自过江去找佛印禅师评理。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学士一听,顿时默然无语,颇有愧省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仅仅是苏东坡悟透禅机到相当程度的一个小小例证,可以说苏东坡基本上算是进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但是他还是没能“八风吹不动”,竟然“一屁”就“打过江来”,这说明我们从知“道”,到做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明白一个道理———知“道”,然后能按这个道理做———行“道”,从“知”到“行”这是两回事,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可以说,股市汇聚了人世间所有外在的“八风”干扰,同时股市又赤裸裸的显现出来所有内在的“人性”干扰,要想真正达到第三种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上,而不去“行”“道”,也会最终头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为大家。 这个“行”最重要的一点顺风黑马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博学多才,兼通释典。
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脱隽逸,耐人寻味的禅机。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禅师,是宋代著名的高僧,解行俱优,苏东坡和他过从甚密,并颇为折服。
苏东坡在被贬期间,有一次,写了一首赞佛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偈语,气概非凡,意境很高,显示出东坡居士才华横溢,不可一世。
苏学士写下这首偈颂,立即派人过江送给佛印禅师欣赏,期望得到这位方外知交的赞扬。哪知道佛印禅师拜读以后,提笔批了“放屁”二字,叫原人带回。
苏学士一见这粗恶而带辱骂的批语,不禁无明火冒三丈,拍案而起,亲自过江去找佛印禅师评理。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学士一听,顿时默然无语,颇有愧省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仅仅是苏东坡悟透禅机到相当程度的一个小小例证,可以说苏东坡基本上算是进入到了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但是他还是没能“八风吹不动”,竟然“一屁”就“打过江来”,这说明我们从知“道”,到做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明白一个道理———知“道”,然后能按这个道理做———行“道”,从“知”到“行”这是两回事,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可以说,股市汇聚了人世间所有外在的“八风”干扰,同时股市又赤裸裸的显现出来所有内在的“人性”干扰,要想真正达到第三种境界,不“知”“道”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上,而不去“行”“道”,也会最终头破血流;只有“知”、“行”合一,方可修成正果成为大家。 这个“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纪律,严格按照纪律办事,只有完全实现了按照纪律办事,前面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前面所有的修炼才能体现出他们存在的意义,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功亏一“屁”。
我们知道,即便是佛,也要用严格的戒律来约束修行者。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
杰西·里费莫这样的交易大师到了晚年一贫如洗,最终落了个自杀的下场,原因就在于“知”而不“行”上,他的交易策略没有问题,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战胜了铁的纪律。所以,我们必须用铁的纪律扼杀自己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如果前面你认为自己都能做到,就是这一关你完全不能保证做到,总是临时改变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定好的买卖方案,总是抑制不住采纳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总是……想想杰西可怕的后果,现在下决心退出这个市场还来得及。如果你认为你有相当的定力,能够闯过最后一关,就像巴菲特那样做到“知”、“行”合一,或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能够修炼过来,那好,我们继续。
正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北宋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期,而苏轼则是此时期当之无愧的巨人。
他的存在,是宋代文化丰富意蕴的表征,他的诗、词、文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此,笔者尝试从其禅诗词的角度分析其禅思想的发展。
苏轼受禅影响颇深,并且深得禅的真味,他把老庄以无限的时空看待人生的痛苦和欢乐以及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结合起来,终于达到了“无缚无解,无乐无不乐”的禅境。 苏轼的禅思想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直至化境,与其仕途经历息息相关。
笔者以此为据,将苏轼的禅诗词分为四个时期,浅析其禅思想由种禅因、结禅缘、正式学禅及达到禅境的发展过程。 第一期: 从嘉佑六年(1061年)入仕至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前。
代表作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凤翔八观之四》。此期他尚未习禅,但已种下禅因。
第二期: 从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到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发,贬居黄州前,代表作为《永遇乐•明月如霜》、《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此期他仕途顺利,结下禅缘。
第三期: 从元丰三年(1080年)谪居黄州至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前,代表作为《琴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期他仕途坎坷,开始自称居士,正式学禅。
从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至元佑九年(1094年)再谪惠州前,所作不多,禅思想变化不大,在此不作论述。 第四期: 从绍圣元年(1094年)谪居惠州到终,代表作为《独觉》。
此期再陷逆境,但却自得其乐,禅思想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高境界。 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所处的北宋,禅宗发生重大变革。
一方面,禅宗进一步与儒、道融合,向世俗靠拢;另一方面,从惠能的不识一字转变成禅僧的能诗善画,以有字禅代替了无字禅,以讲禅理代替了讲哲理,以含蓄朦胧代替了直接清晰。这些变革无疑和士大夫的心理、情趣、修养相投合,居士思想极为兴盛。
以至苏轼云: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子证。至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争谈禅悦……余波未流,无所不至。
宋代深厚的学禅之风对于“莫不毕究”的苏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一提的是苏轼是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士大夫阶层的一员,是读了《庄子》后大发感慨“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的儒士,禅宗与儒、道进一步的融合为苏轼学禅提供了前因。
禅宗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和“明心见性”的自我解脱方式对于不拘一格、不合时宜的苏轼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除了整个社会风气外,苏家几乎人人学佛或禅的家族环境对苏轼学禅不无影响。
其弟苏辙言“老去在家同出家,楞枷四卷即生涯”,被灯录列为上蓝顺禅师法嗣。其父苏洵被僧列为居讷法嗣。
母亲程氏也笃信佛,逝后遗言其佛像供奉从林。妾朝云临终仍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苏轼生于景佑四年(1037年),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因母丧回川,嘉佑六年参加殿试,对制策,入三等。初入仕途的苏轼志得意满,诗歌创作进入第一个活跃期。
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寓理成趣,预示了禅能入其心。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据查慎行的苏试补注,飞鸿留爪,取自《传灯录》中天衣怀义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能解向中行。”苏轼借这一禅曲感慨人生如鸿飞,短暂无常。
由此诗可见,年轻的苏轼已经思考人生,并体验到人生无常。从意识形态上说,禅宗是一种体悟人生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生本来空寂,皆如梦幻,人应随缘自适。
无论苏轼是受禅影响后发出此感还是与禅的不谋而合,都显示了禅对其已经或可能存在的吸引力,换言之,苏轼已具悟根。 其实,此期的人生无常之感也是他后一期“如梦”、“安心”等禅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思考人生,体验到人生无常,才会感觉一切“如梦”,而在“如梦”的人生中,“安心”才是真正的“道”、“药”。 如果说《渑池情旧》一诗尚有可能是苏轼仅有感而发,不谋而合,并未深谙佛典的话,那么同期写下的《凤翔八观》之四——《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则可确定苏轼至少研读过《维摩诘经》。
诗中云: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苏轼将维摩诘誉为“外生死”“浮云随”的至人,可见他对这种随缘而安、自然自在的居士风范的向往。而他所向往的这种人生态度正是禅宗所吸收并推行的。
可以说苏轼的乐观、洒脱、自在的处世根源之一就在维摩诘居士身上,东坡居士何尝不是第二个维摩诘呢! 从对这一时期的分析可见,禅宗和苏轼双方都已有了苏轼悟禅的因。禅宗的发展进一步本土化,其人生观适应士大夫的品味;从苏轼看,他已思考人生并归结到人生无常,崇尚维摩诘居士,有了悟禅的根,禅因已生。
二.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担任杭州通判。
【苏轼·借自然说禅意 】 借自然说禅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静态、动态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它是苏轼山水诗创作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感悟禅理在同一首诗中分开。如《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麿。……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诗的前半部分,先用博喻的手法极力渲染了水流的湍急迅疾,以象征人生的短暂,后十四句则是说禅,尤其是“君看岸边苍苔上,古来蒿眼如蜂窝”一联,形象而又精辟地道出了多少舟人已逝,而流水依旧的禅理。并指出只要心无所在,上述的造物规律就无法成为生命的桎梏。
这里苏轼借助山水,在“静”与“动”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 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建安以来就出现了“纯粹”意义上的“模山范水,流离光景”的山水诗,诗人们在“王朝”的衰败中,意识到了“天命”同样是瞬间即逝,然而,当他们睁开世俗的眼睛时,突然发现这司空见惯的山水是那样的雄伟与壮美,是那样的富有光辉而又青春长在。
于是便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比“天命”更美好的、更有价值的诗文,这些诗文往往更多地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出对社会政治与世俗的关注。他们通过描写自然,寄情山水,喧泄自己的郁闷。
就象谢灵运山水诗,“野旷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游赤石进帆海》)。
在自然山水中感受古朴本真的生活情景,在自然中领悟对功名与现实的超越。而到了柳宗元则山水诗的创作,不再是单纯的“模山范水”,而是使诗文赋于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成了诗人情感的化身。
如《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等。 这些诗虽然写得情深意切,惊心动魄,但就其创作的主体都没有超脱自然之外。
苏轼则不同,首先在创作理念上苏轼提出观察自然之物,要用“空静”的心态,以静观动。他在《赠袁陟》诗中说:“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次韵僧潜见赠》又云“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形。”在《送参寥师》中又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在《朝辞赴定州状》再次强调:“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苏轼提出了诗人应当潜思静虑,集中精神,以清明开旷的心胸去观察和收摄世间万象及其运动的观点。在苏轼看来大自然是美的,诗人要善于传自然景物之神,尽自然万物之变,穷自然固有之理,寓主观之情意。
苏轼没有象前代任何一位诗人那样,或是写景,或是抒情,甚至并不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只是以禅意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从自然中脱身而出,获取把握自然的自由。 在苏轼初到黄州时,贫病交加、穷困潦倒。
这一时期的诗中,他多次提到自己“穷到骨”,在给友人的信件中也多次说道自己右目病笃,卧病半年,并“杜门斋僧,百想灰灭”(《与蔡景繁》)在这种情况下,他“归诚佛僧”,专心研读佛经,开始了他对道家的更一步深入的探访。在他的《黄州安国寺记》概述了初到黄州学佛的缘由及心理。
“闭门却扫,收拾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夫其二。
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
焚香黓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但在“舍馆粗定,衣食稍给”之后,他就开始了“自我反省”。
这段表面上看是闭门思过,诚心归佛,但细细品味,又觉不然。首先是“皆不中道”,绝非诚心悔过之语,而是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激情绪;后面的话与其说是祈求福祐,倒不如说更是一种求诸已心,从精神上抛弃尘垢世污,以达到“物我相忘”的境地。
因此,“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这是苏轼对待佛教的一个鲜明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上,佛老思想往往成为困窘士子的精神支柱,但苏轼并没有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在“穷”时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从而走向“超世入佛”的虚无人生。
苏轼的“归诚佛僧”不仅仅是为了排遣愁郁,消弭烦恼,更重要的是以此来作为分析既往人生的精神向度,求得更为旷达的洒脱的人生态度。 可以说,苏轼的诗是借禅理来实现对自然的超越性把握,而对诗中的禅意,诗人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因此,如果我们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诗人心灵的外围屏障,只有在自然山水的保护。
神秀示法证悟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示法证悟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灵云志勤开悟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岩上桃华开,花从何处来?
灵云婵一见,回首舞三台.
何山守旬开悟诗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张晶
第一节方法论意义:以禅喻诗
“以禅喻诗”,不是孤立的文论现象,而是有着广泛基础的。宋代诗人、诗论家借参禅来谈诗的大有人在。前面举过的吴可、龚相的《学诗诗》以及韩驹的《赠赵伯鱼》诗都是“以禅喻诗”的典型例子。苏轼以参禅比拟对诗作审美鉴赏,“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南宋赵蕃也有论诗绝句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识取初年与暮年。巧匠曷能雕朽木,燎原宁复死灰燃。”“学诗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学诗浑似学参禅,束缚宁论句与联。四海九州何历历,千秋万岁孰传传”。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到“以禅喻诗”在宋代是一种并不罕见的论诗方法,这与当时士大夫们的禅悦之风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一般的“以禅喻诗”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南宋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并以明确的理论意识使用这种方法。在《诗辨》篇中,严羽宣称“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作者在这里明确地提示出自己论诗的方法。在《答吴景仙书》中,他又直接表明自己的论诗方法曰:“以禅喻诗,莫此亲切”。可见,严羽是在高度自觉的前提下运用“以禅喻诗”的方法的。
之所以严羽集“以禅喻诗”之大成,在于他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以建立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尽管在他借用禅的术语时发生了一些舛误,因而授人以口实,但他建构自己诗学体系的目的基本是实现了。
“以禅喻诗”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诗辨》篇中。如第四节云:
江南才子苏东坡,已好久没有与自幼出家的佛印,在一起作诗对句了。这一天,苏东坡亲自步行到佛印的寺院,见到佛印就谈笑风生,一再要求与其作诗对句。佛印扭不过只好答应。
他俩来到上房,佛印叫徒儿泡上茶,两人对面而坐。
苏东坡抢先说:念善填平沧海。佛印对到:生恶地动山摇。
苏又说:心地拳大小,唯撑大千界。印对:大千微尘子,风吹飘虚空。
随之苏说:道道不离方寸间,人歇名号不得闲。印对是:所动皆是妄心造,无生涅槃何有心。
苏接着说:唯佛亦有三不度(无缘、无善、无信)。印对说:名号无别度尽人。
两人都相视之一笑,喝了口茶继续对句。
苏说:六度万行增智慧。印对说:凡夫唯住名号中。
苏问印:你天天行持念佛吗?印答说:吃喝睡觉样样作,时时唯佛在念我。
苏又问:何知是佛在念你?印答说:是佛住在心想中。
苏又问说:我也按佛经中说去认真修行,可就是心中老是疑,往生不得决定?
印回答说:读懂自己,法要契机,不顺佛愿,何生决定。
苏至心请教说:何顺佛愿往生决定?印答说:专念名号,佛施决定。
苏东坡非常满意感谢佛印的开示,随口而说:生死只当风吹帽,无惧无恐平常心。
佛印听后笑笑回对说:风吹光头本无帽,不念生死何有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