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ؤ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ؤ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四月份山下春花都已经谢了,山上寺庙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就是说的一种物候现象,山上山下的气温不同,导致花开的时间也不同 .
体现的地理当中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指暖锋天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中游。
《乙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约客 》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春未夏初的梅雨天气。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景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景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天气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壳变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水循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一、描写地形的诗句如: 李白的《蜀道难》: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渲,崖转石万壑雷。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
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二、描写气候的诗句如: 1、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2、描写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诗句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三、描写河湖的诗句: 1、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
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
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四、描写自然景观的: 1、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
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
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 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2、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
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指暖锋天气.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赤道地区. 4、“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中游.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春未夏初 的梅雨天气.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桂林山水.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河套平原. 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10、“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 变化.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江淮地区.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是庐山.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庐山瀑布.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 苏省的苏州市内.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 18、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 19、“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是陕西黄河大拐弯 处地理景色的写照. 20、“绿树林边合,青山廓外斜”道出了森林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21、“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道出了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的作用.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 的白日依山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黄河入海流是指黄河注入渤海. 23、《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 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 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首词所描写的河段位于长江中游 的长沙市,词中所指的高峡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写的是长江三峡两岸的风光. 25、“巍巍苍苍,冰峰百尺,悬河千丈,山川相间.”描写的是青藏高原.。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
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
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
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
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
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ccdba bbacdd 对于第10题现在有一新说法:“春风”实为“春光”,不是什么风! 玉门关,一名小方盘城,在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屹立在茫茫的沙漠、戈壁之中,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
方形,西、北墙各有一门;背依祁连山脉及其余脉,前接大漠,几百里内无人烟,“一片孤城万仞山”是真实的写照。 敦煌自汉代以后,一直是胡、汉杂居,出塞的时候,羌笛吹奏着离别的《杨柳曲》,其情之惨自是不言而喻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春光”现行本作“春风”,实误,就前首句“黄沙直上白云间”而言,黄沙遮天蔽日,春光又怎么能度得到玉门关? 王之涣的《出塞》,既是一首现实主义的诗歌,又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
如果按照《全唐诗》本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情景:游旅之人出了玉门关,面对着无穷无尽的流沙古道,想到随时随地都会有“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旅途,再回首玉门关,只见孤城独立,而远山苍苍茫茫,耳边回荡着羌笛奏出的哀怨的《杨柳曲》,感叹自己不能生入玉门关了! 所以我们今天解读这首《出塞》,应该是: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似金丸,月似金盘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