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桃花的古诗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1, 《杏溪十首·杏溪》唐代 姚合
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寂寂青阴里,幽人举步迟。
译文:桃花四处纷飞,桃子压的桃树枝都锤了下来。在这青翠的树荫里,散步的人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2, 《酬谢谦山所寄》宋代 张埴
老农群儿去聚沙,不知桃子结西华。
译文:老农们三五成群的聚在长沙,不知道桃子结在了西华。
3,《四斤桃子歌》明代 刘崧
四斤桃子世所珍,雕盘献客夸轮囷。海霞红点王母颊,玉团中涵秋水色。
译文:这四斤桃子乃是人世间的真品美味,装在雕刻的盘子中献给客人品尝都夸桃子大。桃子上的红点像是王母脸上的红晕,这一个桃子里包含了整个秋天的美景。
4, 《秋雨二首》宋代 张耒
南山云起满庭阴,帘幕初凉七月深。桃子压枝桐叶老,连绵风雨作愁霖。
译文:南山乌云起来,庭院里变得阴沉沉的,门帘遮着也感觉到七月的寒意。桃子压满了枝头,桐树叶子也老了,连绵不绝的风雨让人发愁。
5,《自题画桃子图》近代 谢龙升
三月开花,五月成熟。入画入画,饱我眼福。
译文:桃子三月开花,五月结果成熟。把它画成一幅画,让我大饱眼福。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3]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出处】: 中华诗词-先秦-诗经 【董娇娆】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1]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2]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3]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4]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5]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6]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7]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8]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9]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10] 【出处】: 中华诗词-汉-宋子侯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1],遥望荡阴里[2]。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3]。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4], 力能排南山[5],文能绝地纪[6]。
一朝被谗言[7],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8]。
【出处】: 中华诗词-汉-汉无名氏 【杂诗】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1]。 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2]。
时俗薄朱颜[3],谁为发皓齿[4]? 俛仰岁将暮[5],荣耀难久恃[6] 【咏怀】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出处】: 中华诗词-魏晋-阮籍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2],一去三十年[3]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 。 开荒南野际[5],守拙归园田[6] 。
方宅十余亩[7],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8],桃李罗堂前[9] 。
暧暧远人村[10],依依墟里烟[11]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2] 。
户庭无尘杂[13],虚室有余闲[14]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 。
【出处】: 中华诗词-魏晋-陶渊明 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 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
【出处】: 中华诗词-南北朝-邢邵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1] 山寺桃花始盛开。[2] 长恨春归无觅处,[3] 不知转入此中来。
[4]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白居易 太多了,我怕你眼睛看花了,加一首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勾龙如渊
金沙春三月,桃李照城郭。 【送孙太冲守怀安】
方蒙仲
不敢受恩多,桃李休相妒①。 【春梅】
桃李闹漫山,岁寒谁汝数。 【此君室 其一十五】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 【书院杂咏 红梅】
王安石
李白今何在,桃红已索然。 【移松皆死】
桃李石①城坞,饷田三月时。 【杂咏四首 其四】
邓宗度
刘阮辞世尘,桃花谁复主。 【黄山杂咏 桃花峰】
司马光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白玉蟾
桃花吹满地,片片似鱼鳞。 【惜春】
刘一止
去年今日时,桃李半狼藉。 【和峦嶅二子寒食少天色五字 其二】
刘克庄
桃李已成尘,葵榴各斗新。 【乙卯端午十绝 其二】
桃花最深处,更著小渔船。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其三】
桃符聊塞白,免谤作诗人。 【岁除即事十首 其九】
吕声之
桃花开万树,又是一年人。 【春郊】
毕仲游
借问山中客,桃源路几何。 【和陈子思游灵泉山】
吴泳
柳丝不禁梳,桃毳不耐雪。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脩孙子直 其二】
张重
颜色耐雪霜,桃李不能妒。 【紫竹】
李韦之
桃源独终隐,坐看日月逝①。 【桃源】
李光
桃花虽作意,未是艳阳天①。 【脩仁道中微雨峭寒荒山古道间桃花盛开因偶成小诗】
杨万里
春色有情意,桃花生暮寒。 【春日六绝句 其六】
陈与义
野鸭飞无数,桃花湿满枝。 【绝句】
《种桃杏》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新桃行》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
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
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
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
《桃》
年代: 唐 作者: 李峤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一、作为春天的意象。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可是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比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都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所占的特殊地位。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与此同时,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因此,怜花惜春也是古代桃花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南朝沈约的"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桃诗》)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清代袁枚的"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惜春的思想感情。
二、作为美人的意象。
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首唱以桃喻人的先声。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而唐代韦庄的"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庭前桃诗》)则用湘女之泪、息妫无言描摹桃花的姿态。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诗人以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三、作为桃源的意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
受字数限制,待续。
陶渊明《桃花源记》
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这所幽静的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作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忧心如焚,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但诗人也是天真的,在家种植桃树,营构自己的“桃花源”,但这毕竟是一厢情愿的事,所以才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样的诗句。宋末诗人谢枋得写过一首诗人看了庆全庵的桃花后,没有遣责桃花的“随水流”,而别具匠心地把庆全庵比拟做桃花源。意在表达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
桃花是指理想境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