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日五更小凉》 宋 张耒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寥。
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导读: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时节来临,就预示着夏天即将离去,秋天就要到来,大暑时节已经和我们告别,再也不用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了。
而且古人喜欢通过咏秋抒发感慨,留下了不少以立秋为题材的诗词,那么,关于描写立秋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万年历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立秋的古诗词,一起来鉴赏吧!一、《立秋》杜甫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二、《立秋前一日览镜》[唐] 李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三、《立秋》[宋] 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1、《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2、《秋夜》
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3、《新秋晚眺》
清代:德隐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译文:
洞庭西山初秋的景致是很美的。烟波浩渺的太湖水涯,一座葱茏的岛屿上群峰列峙。气象是何等壮观!修竹傍林,长松倚岩,黄菊散芳,清泉凝雪,景色是何等绮丽!德隐此诗,把这一切都描绘出来了,她要说的是,面对这美好的江山胜景,她不会触动尘思凡念,她将永葆幽贞,永葆皎洁。
4、《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唐代: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译文:
檐边树木微微摆动,原是怡人凉风自西南而来。灯盏随之轻晃,青烟腾起,火光微灭。碧色帷幔亦缓缓飘摇而开。我敞开衣襟,凉气充盈周身,心觉舒畅无比。轻拂竹席,未见有一丝纤尘沾染。只愿恼人的酷暑褪去,不惜任由光阴渐催人老。河水入秋便逐渐显得清浅起来,月亮要等到午夜才会徘徊于水天之间。
这时不论是起身行走或是坐卧,身体和心都倍感舒适。我心有所怀的(你)啊,身处在浚都那旌旗围绕的楼台上呢。虽并未隔着大海那般遥远,可要相见却太难。蝉鸣迎来了节气的变更,替我送信给你的飞雁却还迟迟未归。你日渐位高权重,我却日渐衰老颓唐。再无法趁秋风起时,月色之下你我共同举杯畅谈人生了。
5、《秋夜》
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1、《秋夜》宋代: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2、《山亭夏日》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3、《秋凉晚步》宋代:杨万里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译文:秋天真的是让人感觉悲凉的季节吗? 未必是这样吧,轻微的寒冷正是最让人感觉舒适的天气。碧绿的荷叶虽然快要落完了,但是粉红的荷花却还在盛开,新长出的荷叶就像最小的铜钱那么大。
4、《秋行》宋代: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译文: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聼者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行走者,小溪里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忽然刮起里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里,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5、《江上秋夜》宋代: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译文: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1、《秋夜》
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2、《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3、《秋凉晚步》
宋代: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译文:秋天真的是让人感觉悲凉的季节吗? 未必是这样吧,轻微的寒冷正是最让人感觉舒适的天气。碧绿的荷叶虽然快要落完了,但是粉红的荷花却还在盛开,新长出的荷叶就像最小的铜钱那么大。
4、《秋行》
宋代: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译文: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聼者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行走者,小溪里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忽然刮起里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里,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5、《江上秋夜》
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译文: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秋热》
诗人:王安石 朝代:北宋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秋热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今年秋热倍常年,更住西峰落照村。
最是樱桃梢上日,裴回不落等黄昏。
白居易-诗词《秋热》
西江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
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着生衣。
“秋老虎”一词的由来
进入立秋以来,除了刚开始二、三天受台风影响,天气较凉爽外,南京这两天持续高温,让人处处感受到“秋老虎”的淫威。可是你知道“秋老虎”一词的由来吗?
清朝道光年代有个叫顾禄的人写了一本书叫《清嘉録》,书中在“七月”中关于节气立秋的描写如下:“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
作为苏州吴县人的顾禄,他的《清嘉録》对江南民俗、风土人情、节气农时有很多描写,这些描写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一定代表性。 所以民间据此流传:“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说:“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意思是说,以早晨(白天)或者是夜晚立秋来看这一期间凉爽与否,如果是早晨(白天)立秋,天气就会很凉爽;如果是夜晚立秋,天气就会热烘烘的。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立秋之后天气仍然酷热难耐的,就称之为“秋老虎”。演变到现在,又有把夜晚立秋称之为母老虎(母秋),把白天立秋称之为公老虎(公秋)一说。因为母老虎发威时是很厉害的,连公老虎都躲得远远的,所以把夜晚立秋比作母老虎是很贴切的。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处暑处暑,热死老鼠”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若要安逸,勤脱勤换”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一场秋雨一场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