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流传古老的传说,
潮州是人间天堂。
——采访题记
韩江之滨,葫芦山巅,四望楼改建古城堡“凤栖楼”,瑞鸟凤凰,高冠长尾,色彩斑斓,雄姿巍然,“有凤来仪”,立名城标志,竖古城丰碑。每天沐黎明曙光,迎一轮红日,名城金碧辉煌;披夕照晚霞,韩江溢彩流光。啊,凤凰,乌中之王,遍体华彩,满身金光……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三山环拱一水围”的潮州名城,葫芦山、金山、韩山、韩江,妙手天工,装扮一幅秀丽画图,谱成一曲抒情乐章。潮州八景,山光水色辉映,分外娇妖。历代诗人墨客歌之咏之,“独怜桥畔水,空碧似潇湘”、“湘江春晓水迢迢”,陈五猷、郑兰枝,以韩江两岸风光秀色比喻潇湘娇媚,魅力迷人,抒发眷爱乡土的情思。
回顾名城,从远古说起。潮州自东晋义熙九年(413)以来,为历代郡、州、路、府所在地,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代洪武三年(1370),兴建砖石结构城墙,取凤凰山为屏,凤水流人,又称凤城。1986年国务院定潮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潮州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现有文物点627处,有“中原古典文化橱窗”美誉。 答案补充
升格扩大区域的潮州市,又是一座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旅游业方兴未艾。
眼前美景,前朝往事,涌上心头。古之潮州,“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视作“鬼门关”。韩愈于唐元和14年(819)贬潮州刺史,风烛残年,风雪漫天经蓝关,抒发“知你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哀叹的绝唱,古今同慨。留潮八月,驱鳄除害、修筑堤坊,执行“以德礼为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韩愈业绩昭著,辉耀青史,同韩山、韩江,永世长存。
春风化雨,花繁果硕。“十相留声”坊,既竖先贤业绩丰碑,又寄托潮人缅怀先哲的情思。“海滨邹鲁”、“吾邦文献”的桂冠,“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来潮不到桥,白白来一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象强力磁石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答案补充 朋友,名城典雅秀美,潮人热情好客,欢迎您光临潮州,看看改革开放后,潮州市认真抓文物古迹的管理、修建、重建,做了不少实事,有目共睹。荒烟野蔓、断垣残壁之上重建景观,不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盛世壮举?
沿山径登“凤栖楼”,门厅饶宗颐、李开麟等的书画,瓷画“潮州古城图”、金漆木雕“凤凰”;楼厅彩瓷、抽纱得奖精品,翰墨文采,工艺美术,浓缩于厅中,给旅游者文化艺术美的感受。
登凤首眺望,江天寥阔,伟哉“凤栖城”17O米高的发射塔与“凤栖楼”,隔峰相望,平添多少新意与威严。东岸群峰层迭,韩江绕城流淌。湘桥、韩江大桥宛如虹落江天,名城胜迹奔来眼底,满山林木苍翠欲滴,沐浴绿色海洋,山风送来小鸟鸣唱,心醉陶然。
“涵碧楼”,郭沫若题额。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直捣潮汕,碧血洒韩江,周恩来等在楼上运筹帷幄指挥战斗,光复潮州。现为“潮州七日红”陈列室和革命纪念馆。楼左植于明万历年间逾四百年的潮州木棉王,仲春繁花怒放犹如火炬熊熊,右为万古常青的古榕,盘根虬枝,苍古昂然,倍增“涵碧楼”光辉历程的感人风采。
王安中《潮阳道中》
火轮升处路初分,擂鼓风潮脚底闻。
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岭茅已远无深瘅,溪鳄方逃畏旧文。
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注:旧时潮阳即为今日潮州)
<;泛舟韩江吟咏>
秀岭如屏耀明珠,
一江带水安北郛。
南北船舶旧航道,
来往车舆新要枢。
征舸高举云天远,
玉笛轻扬古调殊。
潮人自古重拼搏,
凤城于今展宏图。
(郛:古城;凤城:指潮州
一、《归暮》这首诗并不是李白所写,为网友杜撰的。
二、全诗如下:
归暮
舞尽霓裳曲,
神魔鬼魅狐。
易得天下路,
烊时人归暮。
千里江如浒,
玺为宝中玉。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王安中《潮阳道中》
火轮升处路初分,擂鼓风潮脚底闻。
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岭茅已远无深瘅,溪鳄方逃畏旧文。
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注:旧时潮阳即为今日潮州)
<;泛舟韩江吟咏>
秀岭如屏耀明珠,
一江带水安北郛。
南北船舶旧航道,
来往车舆新要枢。
征舸高举云天远,
玉笛轻扬古调殊。
潮人自古重拼搏,
凤城于今展宏图。 (郛:古城;凤城:指潮州)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句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内容赏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扩展资料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