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鹭的古诗有:1,绝句 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赏析: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表面上是生机盎然的画面,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2,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赏析: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3,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赏析: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
4,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赏析: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5,湖上 宋代: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赏析: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西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
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扩展资料:白鹭在古诗中的意境:白鹭,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
白鹭是长寿、幸福的象征。白鹭在向上奋力振翅,寓意着进取、努力和飞跃。
我国古代《毛诗·周颂》中就用"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来形容它的飞翔时的气势不凡。
白鹭无论是飞行,还是漫步,向来是从容不迫,姿态优雅斯文,好像一位披着白纱的斯文少女。白鹭全身羽毛雪白,一群群不停在树枝上,真像是绿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采莲曲南北朝-萧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
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
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编辑于 2019-08-20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有帮助,为TA点赞无帮助,看其他答案查看全部59个回答3-6年级写作文没思路?合肥专属作文提升课,在家免费学高途课堂免费课广告64条评论pym1867742381892非常感谢您。查看全部64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关于白鹭的古诗。
绝句 词: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149赞·341浏览2019-08-20描写关于白鹭的诗句有哪些?1.《湖上》 [ 宋·徐元杰 ]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绝句四首》 [ 唐·杜甫 ]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3. 《渔歌子》 [ 唐·张志和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积雨辋川庄作》 [ 唐·王维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5.《白莲池泛舟》 [ 唐·白居易 ]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161赞·1,104浏览2019-10-04有关白鹭的诗句有哪些?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译文: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 4、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唐白居易《白鹭》 译文:可为何水边的白鹭,没有这些许愁。
1、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杜审言《七夕》
2、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4、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5、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寄裴校书》
6、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7、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8、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李白《秋夕旅怀》
9、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郎士元《送张光归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李白《玉阶怨》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李白《长相思三首》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作品没有声嘶力竭之弊,却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含思婉转,余韵如缕。
《灞上秋居》
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译文: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
4、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唐白居易《白鹭》
译文:可为何水边的白鹭,没有这些许愁绪也有白色垂丝呢?
5、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唐代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译文: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鹭,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1、《白鹭》——唐代李嘉祐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白话译文:
江南的地方清澈的水很多,白鹭经常在水中自我欣赏。
在夕阳落日下飞入九天云层之中,就算再高的山也拿它无可奈何。这首诗表现出了白鹭的高洁。
2、《白鹭》——唐代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白话译文:
人生四十岁还没有到完全衰老的时候,而我却因为愁思而多了这许多白发。
可为何水边的白鹭,没有这些许愁绪也有白色垂丝呢?
扩展资料: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白鹭 (李嘉祐的诗作)
百度百科-白鹭 (白居易的诗作)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李白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徒令魂入梦,翻觉夜成秋。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
白鹭 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池上寓 白居易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绝句四首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栾家獭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白鸠辞 李白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和白露有关的诗句:
1.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前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 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 灞上秋居
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5.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白露 [ bái lù ]
释义: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造句:
1. 秋天来了,霜白露清,秋妈妈迫不及待地给我家门口的白杨树披上了金装。树叶像镀了一层金,光彩照人。秋风扫过,满树洒“金”,飘飞的落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我们在树下拾落叶,制标本,充满了情趣。
2. 比初秋更晚的是深秋,比白露更冷的是寒露,比写信更好的是短信,比问候更好的是祝福。白露时节,祝你身体安康,福运满堂。
3. 秋风轻吹落叶纷飞散落无尽的思念,白露凝霜天气渐凉泛起心中无边的挂念,苍茫大地鸿雁南飞寄托天南海北的情谊,白露时节愿清爽的秋风吹去你一身的疲惫,愿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你硕果累累。
4. 知道为什么这个时节叫“白露”吗?白露的意思就是你该多穿点了,露了也是白露了!再不多穿点衣服,马路要围观了!开个玩笑,逗你开心,祝白露快乐。
5. 思念在草尖,打湿了;牵挂在风中,风干了;问候在秋叶,染红了;祝福在我心,随缘了。白露时节,天气一天天变凉。多保重身体,愿你快乐又健康。
名词解释: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由来: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白露的诗:《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露》(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衰荷》(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秋露》(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2]
《蒹葭》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南湖晚秋 》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3. 《杂诗 》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4. 《情诗 》魏晋·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5.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