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2.《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2.《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3.《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4.《灵芝篇》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
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
比屋皆仁贤。髫齓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
慈母亦复然。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诗句1、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
——唐.柳宗元<>2、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3、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唐.杜牧<>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
——宋.戴复古<>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9、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1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1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晋.傅玄<>1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17、十年磨一剑。
——唐.贾岛<>18、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释义: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2.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释义: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我恭敬谨慎的侍奉君主,直到死才停止。形容全心全意的贡献出所有力量,直到死为止。
6.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释义: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论语》
释义: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
8.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乐正克《学记》
释义: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欧阳修《师说》
释义: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10.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释义: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1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释义: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后也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奉献精神。
1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释义: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
1、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2、凯风寒泉:凯风:和风,比喻母爱;寒泉:比喻劳苦、忧患。表示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3、施衿结褵: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4、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5、回干就湿:指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6、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7、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
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8、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9、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
形容恩情深厚。 10、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1、母子情诗句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4、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7、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8、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9、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5、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慈乌夜啼》 白居易
关于“母子情”的千古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中唐孟郊的《游子吟》。
1、《游子吟》的原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游子吟》的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19328.aspx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