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小雅》到唐宋,再到明清,有许多描写枸杞的诗歌。
近现代,也不断有人为枸杞赋诗。 恶树 杜甫 独绕虚齐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枸杞井 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上“秋”下“瓦”音同“皱”),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枸杞 苏轼 神药不自闭,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少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村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涧,中有千岁质。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竹枝词(之四、五) 黄恩赐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瘐田岁早丰。 亲串相遗各用情,年年果实喜秋成。
永康酒枣连瓶送,蒸枣枣园夙擅名。 黄恩赐,字素俺,云南永北府(今永胜县)人。
乾隆十七年(1725年)进士,二十一年(1756年)任宁夏中卫知县。在任期间,编修《中卫县志》。
秋征 肖如薰 新秋呈霁色,塞草正在茸。 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
山郊分虎旅,乘障息狼峰。 坐乏纾筹策,天威下九重。
肖如薰,字季馨,陕西延安人,明万历年间任宁夏总兵。 咏宁夏属植物 于右任 枸杞实垂墙内外,骆驼草耿路高低。
沙蒿五色斓如锦,发菜千丝柔似薏。 比屋葡萄容客饱,上田婴奥任儿吃。
朔主天府须栋梁,蓬转于思复而思。
1.井上枸杞架
唐代:孟郊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
2.井上枸杞架
唐代:孟郊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
3.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
唐代:白居易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4.恶树
唐代: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5.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唐代:包佶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送客屡闻帘外鹊,
销愁已辨酒中蛇。瓶开枸杞悬泉水,鼎炼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恶树杜甫独绕虚齐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枸杞井刘禹锡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上“秋”下“瓦”音同“皱”),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枸杞苏轼神药不自闭,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少火厄。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村自长,绛珠烂莫摘。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涧,中有千岁质。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竹枝词(之四、五)黄恩赐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瘐田岁早丰。亲串相遗各用情,年年果实喜秋成。
永康酒枣连瓶送,蒸枣枣园夙擅名。黄恩赐,字素俺,云南永北府(今永胜县)人。
秋征肖如薰新秋呈霁色,塞草正在茸。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
山郊分虎旅,乘障息狼峰。坐乏纾筹策,天威下九重。
肖如薰,字季馨,陕西延安人,明万历年间任宁夏总兵。咏宁夏属植物于右任枸杞实垂墙内外,骆驼草耿路高低。
沙蒿五色斓如锦,发菜千丝柔似薏。比屋葡萄容客饱,上田婴奥任儿吃。
朔主天府须栋梁,蓬转于思复而思。
1,《慈恩寺枸杞》 宋代 李复枸杞始甚微,短枝如棘生。
今兹七十年,巨干何忻荣。译文:枸杞树一开始是很不起眼的,短短的枝干像荆棘一样生长,现在七十年过去了,巨大的树干欣欣向上。
2,《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宋代 梅尧臣野岸竟多杞,小实霜且丹。系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盘。
译文:野外的河岸上竟然生长了很多的枸杞,精致小巧的像仙丹一样。把船系在岸边边聊边采摘枸杞,在谈笑中一会就摘满了一盘。
3,《赋枸杞》 宋代 蒲寿宬神草如蓬世不知,壁间墙角自离离。 译文:世人不值这草的神奇药效 ,在石壁墙角独自生长。
4,《采枸杞子作茶饼子》 元代 黄玠流水河边见碧树,上有万颗珊瑚珠。 译文:流水潺潺的河边有一棵碧绿的树,上面有万颗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
5,《岸上摘枸杞》明代 释今无枸杞因吾有,舟行似少陵。盘餐供早晚,眼力得轻清。
译文:因为我有枸杞,行船到少陵。早晚的盘子上都会有枸杞,吃了后视力越来越好。
【第1句】盛夏六月,枸杞红了,漫山遍野,我站在山梁上静静地眺望,那南来的风轻轻地吹来,吹染了火红一片,又一片红火,那是老乡心头的燃起的热情,是我恋恋不舍红色海洋。感谢枸杞开花给人们带来生命之美,它那快乐与强劲的生命,令人称赞。它还有更为深邃的内涵予人沉思——在中国悠长的饮食文化中,枸杞之乡刻画出了一道独一无二的名片。
【第2句】枸杞,这颗东方神草,集上补和观赏于一身。如柳的蔓条上,六、七月份,成串的紫色花蕾,似条条锦带,惹得风轻雨瘦,黄沙疏松,盘错的根愈扎愈深,健硕的生命愈长愈旺。枸杞,这个不挑环境的塞上“红宝”,田园能栽种,盆中能插生,秋冬那长达半年的挂果期,是绝好的观果盆景。不仅如此,若是把它的根裸露在外,它又是裸根盆景。艺术家们,把它的老根取出,做成“百年根雕”,使它的美,既在灵气之时,也在静止之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