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一、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
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
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19.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如: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比喻修辞的古诗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注:此作兼有双关手法)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双关修辞的古诗词: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子夜四时歌·春歌 晋代乐府民歌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拟人修辞的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设问手法)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
疑是银河落九天。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原发布者:清风灵羽双子
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例句: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望湖楼醉书》)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3.2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