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 傲骨嶙峋 宁折不弯 宁死不屈
刚直不阿 gāng zhí bù ē
释义: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例句:他做官刚正不阿,很受大家喜爱。
傲骨嶙峋 ào gǔ lín lín
释义: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例句:他是个傲骨嶙峋的人。
宁折不弯 nìng zhé bù wān
释义: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 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出处:《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例句:他宁折不弯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
宁死不屈 nìng sǐ bù qū
释义:宁愿死也不屈服。
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例句:江姐在敌人的威逼下,宁死不屈,充分地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质。
常熟历史上的“直臣” □曹培根吴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这是对干部、师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材料。
系统地挖掘廉政资源,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深化吴文化研究的需要。这一工作可以主要人物为目,以廉吏清官事迹,带起一段历史时期、一个朝代、一个区域、一个文化家族的廉洁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总结。
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以常熟为例,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关心社稷民生,以清正廉明著称的“直臣”。如:鱼侃,字希直,晚号颐庵,修德行善乡里称之。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进士,先后任刑部、工部主事,随都御史王竑监督漕运。因河道时有淤浅,航行不便,奏请创设“撩浅浦夫”,随时疏浚,以保畅通,为时人称颂。
任开封知府时,审理案件不受请托,人称誉为耿直刚正可比包公。母亡,不取官府一物,弃官返里,生活贫苦,雨天屋漏,寒冬被褥单薄,甚或无米下锅,仍怡然自得。
崇祯年间,巡按路振飞为他书写墓碑称“第一清官”。钱昕,字景寅,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擢为御史。
为官清正。巡按浙江时,有勋臣家奴横行乡里,无恶不作,钱昕得悉后,不畏权势,为民伸冤,立将恶奴杖杀,人称“钱青天”。
后出任荆州知府,清廉勤政,深得当地人民爱戴,有民歌曰:“荆州太守苏州士,千里家家知姓氏。太守衣,苏州绮;太守食,苏州米;荆民食饱荆州米,荆州衣被荆民体。
安我父母,育我妻子,女织男耕乐生理。不愿太守一品贵,只愿太守千百岁。”
钱昕与鱼侃并誉为清官。因钱家富,鱼家贫,人称“富不爱钱钱昕,贫不爱钱鱼侃”。
蒋钦(1458-1506),字子修,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授卫辉推官,擢南京御史,为人耿直刚烈,以直谏至死闻世。正德元年(1506年),权阉刘瑾逐大学士刘健、谢迁,钦偕同官切谏,被刘瑾逮下诏狱,廷杖为民。
三日后钦独向宠信刘瑾的武宗上疏,痛斥刘为“蠹国之贼”,请“急诛刘瑾以谢天下”,疏入,再杖三十,系狱。越三日,钦复上疏曰:“陛下日与嬉游,茫不知悟。
内外臣庶,凛如冰渊。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漓,伏枕狱中,终难自默……陛下试将臣较瑾,瑾忠乎,臣忠乎?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陛下亦洞然知之,何仇于臣,而信任此逆贼耶?臣骨肉都销,涕泗交作,七十二岁老父,不顾养矣。
臣死何足惜,但陛下覆国丧家之祸起于旦夕,是大可惜也。”疏入,复杖三十。
杖后三日,钦卒于狱。瑾被诛。
瞿景淳(1507-1569),字师道,号昆湖,明嘉靖时会试第一,殿试第二,授编修,为人清廉刚直。曾奉敕往凤阳封郑王世子朱载堉,拒受重礼。
倭寇犯江南,他从江南赴京见大学士严嵩,揭发总督胡宗宪坐拥重兵,御倭不力,民不安枕。后历官至吏部右侍郎。
严讷(1511-1584),字敏卿,号养斋,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授编修。时三吴地区遭倭患,又遇灾荒,百姓流离死亡几半,而地方官吏仍加紧征粮征款。
严讷上书陈情,极言百姓困苦,得以免征。后授翰林学士,历官礼部、吏部侍郎代礼部、吏部尚书,任人唯贤,吏治一新。
后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陈瓒,字廷裸,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授江西永丰知县,擢刑科给事中。
瓒一生无畏直言,敢抗忤执政者。刑科任上,劾罢严嵩党羽祭酒王才、谕德唐汝楫。
又劾文选郎南轩,请录因建言被废斥者,帝震怒,杖六十除名。隆庆元年(1567年)起官吏科,擢太常少卿。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累官至刑部左侍郎,又责大学士王锡爵不识人才,不用顾宪成疏论。赵用贤(1535-1596),字汝师,号定宇,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初,授检讨,因上疏指责首辅张居正父丧夺情,被廷杖除名。后复官,卒赠礼部尚书。
严澄(1547-1625),字道澈,号天池,明万历间以父荫官邵武府知府,减苛税,兴水利,有治绩。为官清正,誓言不带邵武的一文钱回家。
当地惯例有“茶果银”,严不能却,后辞官返里即用来修治苏州齐门到常熟南门之间损坏的桥梁。顾大章(1576-1625),字伯钦,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任刑部员外郎署山东司事。
因刚正不阿,为魏忠贤阉党所忌恨,遭陷害,遂引疾归里。天启五年(1625年)起官任礼部郎中、陕西按察副使。
后阉党擅权,又遭陷害,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同时入狱。在刑部狱中对簿时词气不屈,并爰笔作联曰:“故作风波翻世道,长留日月照人心。”
后受酷刑致死。世称“天启六君子”。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笙,晚号松禅、瓶庐居士、井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教授在所撰《〈翁同龢传〉序言》中指出:翁同龢“他那种忧国爱民,坚持变革,力抗逆流,不避艰险,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襟怀是值得敬仰的。就以他个人的操守而言,他为官四十多年,状元宰相,两朝帝师,位极人臣,尊荣无比,任户部尚书,主管全国财政十余年,开缺回乡后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