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字,但是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相比。《静夜思》几乎是全球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但是目前在国内流传最为广泛的《静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与宋朝版本有个别字的出入。
【原文】
静夜思(明代版)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宋代版)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床:现今流传的有五种说法。第一,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第二,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第三,“床”即“窗”的通假字;第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第五,床应解释为“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现在成为“马扎”。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诗意】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一诗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诗的写作地点在当时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乡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