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短歌行》张籍
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贺知章
3.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七月》李贺
4.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秋来》李贺
5.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6. 红颜如昨日,衰鬓似秋天。——《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卢照邻
7.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李白
8.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李白
9. 浊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送僧游五台》贯休
10. 荒村三数处,衰柳百馀年。——《田家作》皇甫冉
1. 衰颜不相识,岁暮定相过。——《书志赠畅当》李端
2.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代村中老人答》李端
3. 天令设四时,荣衰有常期。——《罪松》孟郊
4. 少年一日程,衰叟十日奔。——《出东门》孟郊
5. 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冬日》孟郊
1、《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短歌行》张籍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使我年少不须臾。与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3、《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七月》李贺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4、《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李贺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5、《秋来》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6、《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7、《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卢照邻 蓟北三千里,关西二十年。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人同黄鹤远,乡共白云连。
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故人当已老,旧壑几成田。
红颜如昨日,衰鬓似秋天。西蜀桥应毁,东周石尚全。
灞池水犹绿,榆关月早圆。塞云初上雁,庭树欲销蝉。
送君之旧国,挥泪独潸然。8、《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李白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9、《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李白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磷。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10、《送僧游五台》贯休 羡师游五顶,乞食值年丰。
去去谁为侣,栖栖力已充。浊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
必到华严寺,凭师问辨公。11、《田家作》皇甫冉 卧见高原烧,闲寻空谷泉。
土膏消腊后,麦陇发春前。药验桐君录,心齐庄子篇。
荒村三数处,衰柳百馀年。好就山僧去,时过野舍眠。
汲流宁厌远,卜地本求偏。向子谙樵路,陶家置黍田。
雪峰明晚景,风雁急寒天。且复冠名鹖,宁知冕戴蝉。
问津夫子倦,荷蓧丈人贤。顾物皆从尔,求心正傥然。
稽康懒慢性,只自恋风烟。12、《书志赠畅当》李端 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
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衰颜不相识,岁暮定相过。
请问宗居士,君其奈老何。13、《代村中老人答》李端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14、《罪松》孟郊 虽为青松姿,霜风何所宜。
二月天下树,绿于青松枝。勿谓贤者喻,勿谓愚者规。
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彼曲既在斯,我正实在兹。
泾流合渭流,清浊各自持。天令设四时,荣衰有常期。
荣合随时荣,衰合随时衰。天令既不从,甚不敬天时。
松乃不臣木,青青独何为。15、《出东门》孟郊 饿马骨亦耸,独驱出东门。
少年一日程,衰叟十日奔。寒景不我为,疾走落平原。
眇默荒草行,恐惧夜魄翻。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
道路如抽蚕,宛转羁肠繁。16、《冬日》孟郊 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
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
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日愁疑在日,岁箭迸如雠。
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
17、《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孟郊 谁言旧居止,主人忽成客。僮仆强与言,相惧终脉脉。
出亦何所求,入亦何所索。饮食迷精粗,衣裳失宽窄。
回风卷闲簟,新月生空壁。士有百役身,官无一姓宅。
丈夫耻自饰,衰须从飒白。兰交早已谢,榆景徒相迫。
惟予心中镜,不语光历历。18、《秋怀》孟郊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翦,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虫苦贪剪色,鸟危巢焚辉。
孀娥理故丝,孤哭抽余思。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归。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商葩将去绿,缭绕争馀辉。
野步踏事少,病谋向物违。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竹风相戛语,幽闺暗中闻。鬼神满衰听,恍惚难自分。
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瘦攒如此枯,壮落。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遗悲怀》 悼念忘妻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吴梅村《圆圆曲》
九州风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此诗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应该读作“cuī”而不该读为“shuāi”。
另有杜牧《山行》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按古音,应该读作“xiá”,而不读作“xié”。
李白的《望天门山》里,“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字,应该读作“huái”而不是“huí”。
以上几首诗中的“斜”、“衰”、“回”,它们都应保留古音的读法,如此,念起来才顺口、押韵、合乎平仄,如果按照今天的读音去念,是既不合辙也不押韵的。
又如苏轼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高处不胜寒”的“胜”字读音,也应念作平声“shēng”, 而不是念去声“shèng”。
一般说来,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读古音。至于一些异读字,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只要是不影响文字的表达和含义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去读的,但是,如果影响了其文字的意义和表达,那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了。
如像上面提及的诗词中的那些字词 ,就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也就是说应该照顾和考虑到古诗词的音韵和平仄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读音。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霖·寒蝉凄切》两词中,就有此情况。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柳永的《雨霖霖·寒蝉凄切》中“执手相看泪眼”的“看”和“更与何人说”的“说”,就应当按古音分别读作“华(huā)”、“看(kān)”、“说(yuè)”,而不应读作“华(huá)”、“看(kān)”、“说(shuō)”。
“早生华发”句 ,根据 《念奴娇》 的平仄, 此处应是“仄仄平平”,“华”在此应是平声,这方才合乎词牌格律。如读为上声,就不合格律了。 同样,《雨霖霖》中“执手相看泪眼”句,其平仄为“仄仄平平仄”,“更与何人说”处 ,应为“仄仄平平仄” 。根据词牌格律,“相看” 处的 “看”、“何人说” 处的 “说”,自然应念 “ 看kān)”和“说(yuè)”。
确定相应诗词中的字音读法,关键问题是,一定要考虑这些字在诗词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果仅片面地理解按照现代规范的普通话去确定读音,那么这些诗词就既不合辙又不押韵了,而我们在阅读这些诗词的时候,就不会享受到原来诗词中音韵的曲折回环铿锵之美,这样,势必影响了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了我们对作品的欣赏、领悟,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怎样根据普通话的读音来确定其古诗文中的一些异读字呢?很简单,那就是在不影响文词的表达和文意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去念。如在《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句,照古音“野”应读作“yǎ”,在此如果按照今音读作“yě”,并不影响其表达及意义,故完全可以从今音。
如 《阿房宫赋》 中的“阿房”二字, 就可以不再按照古音读作“ē páng ”,而取今天读音读作“ā fáng ”,因为在这里不论读作何音,既不影响其意义,也不影响音韵平仄。
我们在根据有关的规定对文言和古诗词进行阅读的时候 ,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
古诗、古文中字的两读现象在中小学课本中较为常见。教材中把这类字回归其最常用的读音,可能是为了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教师可以先按书本上的教,但最好再向学生介绍其原来的读音,以增加孩子在古诗方面的知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