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唐代称太白山
1、梦太白西峰 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岑),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谷)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2、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3、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贾岛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4、送僧归太白山 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5、送僧游太白峰 林宽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描写“太白山高耸”的诗句有: 太白山高三百里:意思是太白山山峰高达数百里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太白山前终日见,十旬假满拟秋寻:太白山每天都可以看见,秋天快到的时候满山都看见秋叶.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太白山是多面的高,星辰仿佛是山上的树木一般,形容山很高.太白去天三百尺,山草古雪皓西极。
:太白山高达数千米,山上没有草,常年积雪,连绵不绝.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
太白山是渭河水系和汉江水系分水岭最高地段,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太白山南北两坡气侯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
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气侯、动植物的差异同时影响着地表岩石风化进程,并直接参与着不同类型土壤形成。
以气侯为基因、以植被、土壤为标志的自然综合体的天然景观也在垂直位置构成不同类型景观带。诸如此,使得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仅存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独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
自19世纪始,国内外学者纷纷来太白山考察。太白山成为多种学科盛夏时避暑旅游考察研究和教学实习的主要基地。
太白山风景优美,是旅游胜地和道家活动场所。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关中胜迹图志》载:道书云太白山为道家第十一洞天。
因此,每逢盛夏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 描写“太白山高耸”的具体诗词如下: 1.《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 韩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2.《病假中南亭闲望》 作者:白居易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3.《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 太白山前终日见,十旬假满拟秋寻。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
朝谒此时闲野屐,宿斋何处止鸣砧。省中石镫陪随步,唯赏烟霞不厌深。
4.《登太白山》 李白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跽问宝诀。灿然忽自哂,授以炼丹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怆然五性热。
吾当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5.太白山》太白去天三百尺,山草古雪皓西极。
若教伯夷居上头,山是蚁蛭雪如墨。
长白山唐代称太白山 梦太白西峰 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岑),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谷)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贾岛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送僧归太白山 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送僧游太白峰 林宽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韩翃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卜算子 长白山中作 刘敏中 长白汝来前,问汝何年有. 只自云间偃蹇高,不肯轻低首. 我即是中庵,汝作中庵友. 怪得朝来爽气多,浮动杯中酒. 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 乾隆 吉林真吉林,长白郁嵚岑. 作镇曾闻古,钟样亦匪今. 邠岐经处远,云雾望中深. 天作心常忆,明禋志倍钦. 梦太白西峰 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谷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太白胡僧歌 岑参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 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 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 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太白西峰偶宿车祝二尊师石室晨… 寄呈凤翔齐 卢纶 弱龄诚昧鄙,遇胜惟求止.如何羁滞中,得步青冥里. 青冥有桂丛,冰雪两仙翁.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逍遥拟上清,洞府不知名.醮罢雨雷至,客辞山忽明. 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岩壑.岩壑树修修,白云如水流. 白云消散尽,陇塞俨然秋.积阻关河固,绵联烽戍稠. 五营承庙略,四野失边愁.吁嗟系尘役,又负灵仙迹. 芝术自芳香,泥沙几沉溺.书此欲沾衣,平生事每违. 烟霄不可仰,鸾鹤自追随. 雪夜寻太白道士 李端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 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 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太白老人 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 暗修黄箓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陆畅 逸翮暂时成落羽,将归太白赏灵踪.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贾岛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 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 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送僧归太白山 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送僧游太白峰 林宽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 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 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寄太白隐者 李洞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长白山唐代称太白山
梦太白西峰 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岑),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谷)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贾岛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送僧归太白山 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送僧游太白峰 林宽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韩翃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卜算子 长白山中作 刘敏中
长白汝来前,问汝何年有。 只自云间偃蹇高,不肯轻低首。 我即是中庵,汝作中庵友。 怪得朝来爽气多,浮动杯中酒。
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 乾隆
吉林真吉林,长白郁嵚岑。 作镇曾闻古,钟样亦匪今。 邠岐经处远,云雾望中深。 天作心常忆,明禋志倍钦。
梦太白西峰 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谷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太白胡僧歌 岑参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 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 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 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太白西峰偶宿车祝二尊师石室晨…
寄呈凤翔齐 卢纶
弱龄诚昧鄙,遇胜惟求止。如何羁滞中,得步青冥里。 青冥有桂丛,冰雪两仙翁。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逍遥拟上清,洞府不知名。醮罢雨雷至,客辞山忽明。 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岩壑。岩壑树修修,白云如水流。 白云消散尽,陇塞俨然秋。积阻关河固,绵联烽戍稠。 五营承庙略,四野失边愁。吁嗟系尘役,又负灵仙迹。 芝术自芳香,泥沙几沉溺。书此欲沾衣,平生事每违。 烟霄不可仰,鸾鹤自追随。
雪夜寻太白道士 李端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蓬瀛三岛至,天地一壶通。 别客曾留药,逢舟或借风。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 过洞偏回首,登门未发蒙。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太白老人 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 暗修黄箓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陆畅 逸翮暂时成落羽,将归太白赏灵踪。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送宣皎上人游太白 贾岛
剃发鬓无雪,去年三十三。 山过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 峰灵疑懒下,苍翠太虚参。 送僧归太白山 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送僧游太白峰 林宽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 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 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寄太白隐者 李洞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长白山在唐代称“太白山”。
描写长白山的诗句有:
1、唐代:贾岛《送僧归太白山》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译文:夏天都能看到坚硬的冰块,太白山好像和天都连到了一起。
2、唐代:林宽《送僧游太白峰》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
译文:四处旅游来到了太白山,只可惜没能走遍它的所有风景。
3、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译文: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4、宋代:王安石《太白岭》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译文:太白山高耸连绵的样子一直到东南方向,众多的了山岭和青翠的树木环绕着。
5、唐代:无可《送清散游太白山》
卷经归太白,蹑藓别萝龛。
译文:带着书回到了太白山,轻手轻脚的害怕踩坏了花和藤爬满的阁楼。
1、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送僧归太白山》
2、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遣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出自刘宋时代诗人谢灵运
3、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出自《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韩翃
4、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出自王安石的《太白岭》
5、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出自李白的《登太白峰》
6、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出自唐代诗人林宽的《送僧游太白峰》
1,《送僧归太白山》
唐代: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2,《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唐代:韩翃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3,《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译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一旦离别武功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1、《竹里馆》——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3、《山行》——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4、《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5、《野望》——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终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
无论山势多么陡峭,都有踩踏坚实的山路可寻,小径、石阶,抑或是悬挂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铁链,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余,须眉全白,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终成大业;“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终南山却始终不太被当代人所重视,特别是隋唐时期。
终南山历史上的隐士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不愿意跟新政权合作的士大夫;一种是躲避战乱的逸民。再有一种就是看开放下的人。
终南山上的修行者:自己砍柴(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义净法师) 《诗经》里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自唐朝以来,终南山就已经成为那些致力于宗教修行的人汇集的中心。
很多人在这座山中开悟,成为大师。佛教旅行日记作家高鹤年在《名山游访记》一书中记述了1903年他在嘉五台隐居时的感受:山势壁峭,上摩穹霄,下临绝涧。
耳不闻鸡犬之声,目不睹尘俗之境,独居茅棚,清静异常。唐代著名道教人士司马承祯受到皇帝的召见,却不受皇帝之命,立志回四川的天台山隐居。
已经是尚书左丞的卢藏用授意他去终南山隐居。司马承祯则说“以所观,乃仕宦捷径耳”,终南山对他来说只是那些醉心功名人的一个跳板,这就是成语“终南捷径”的由来。
这段故事在《旧唐书·隐逸传》等很多史料上都有记载。从王维的《终南山》一诗中来看,第一句便是“太乙近天都”,天都者就是指长安。
这句诗则是反映了王维真实的想法,这里的“近”恐怕不单是指距离上的近,王维一生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游离于宦海和梦想之中,既想脱离尘世的繁杂,又不甘一生在平淡中度过。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挣扎着的。
终南山上的修行者:打坐(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义净法师) 说到隐居,都会想到是道家的修身之法,过着与世隔绝一般的生活。如果是真正的隐士则根本不在乎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下隐居。
那终南山有没有真正的隐士呢? 答案是有!《千家诗》里有一则五言诗《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这首诗的作者现今都已无考,只知道号“太上隐者”,是终南山上的一个隐士,词律简单的几乎可以用白话来形容。我说这才是真正的隐士,诗里所表达思想境界的高深绝非常人可比的,真是领悟到了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直到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横空出世,更多的国人才知我们的终南山竟然还有着如此的魅力与价值,简直可与希腊的奥林匹斯山相媲美。
如今,终南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隐士的地方。仍然有很多人来到终南山修行,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嚣外,半亩菜地,几株果树。
他们中有僧人、道士、尼师、道姑,大部分上了年纪,也有毕业于厦门佛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都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清苦,可是,比尔·波特在书中说,“他们是我遇见的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
比尔·波特对美国人介绍,中国的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自己精神觉醒的硕士学位。每年都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在此隐居修行。
据不完全统计,终南山现有约2000多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还有我国台湾、日本、韩国的修行者。
这些隐士有的是来学佛问道,有的是为了练气养身,有的仅仅只是找一处清净的地方读书做学问。终南山龙口茅棚的冬天(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义净法师)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呢?终南山与其它地方相比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西安市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心一居士对此解释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冲关不闭关。
终南山之所以云集如此众多向道之士,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与山林环境独特。'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长江黄河分水岭,是我国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山大沟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满山,而且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观环境;第二,终南山住山的传统长期保持,未有间断。
从隋末静霭率领徒众入终南锡谷隐居并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隐居修道之风从未间断,或为避嚣静志,或为躲法难,或闭关取证,或隐迹,林林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