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佚名《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188人评分) 8.8朝代:五代作者:原文: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无题(其一) 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3。 隔座送钩春酒暖4,分曹射覆蜡灯红5。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6。 1.无题: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标题。
2.画楼:有彩画装饰的楼。桂堂:用香木构筑的厅堂。
3.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灵奇异之物。 4.送钩:《汉武故事》:"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帝披其手,得一玉钩,手得展。
故因为藏钩之戏。"后人效之,成为酒宴席上一种酒令,藏钩于手中,令人猜,不中饮酒。
5.分曹:分组。射覆:猜测藏在器皿下的东西,猜不中者饮酒。
6.兰台:即秘书省。《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
转蓬:一种草,蓬生如圆球状,秋后干枯,被风吹离根部,随风飘走。 以"无题"为诗题,是李商隐的创造。
此诗向来解释纷歧,或曰言情,或云托意君臣之难遇。即以言情而论,亦难知其属情者为何人。
刘、余《集解》云:"此二首显为赋体,而非比兴寓言之作。……所述殆为作者亲身经历之事情。
而非托事寓怀,借美人以喻君子之寓言。……此二章之实写宴饮场面,具体交代'我'之仕履行迹……首章系追忆昨夜所参预之一次贵家后堂宴会。
星晨好风,渲染良夜气氛;画楼西畔桂堂东,盛宴良会之所。身无一联,谓彼此身虽不能相亲相接,效彩凤之双飞,心则固如灵犀一线,相通相应。
腹联送钩射覆,酒暖灯红,正写盛宴热闹情景,而觥筹交错之间,双方目成心会之情可想。……末联则谓晨鼓催人,不得久留其间,走马应官,赴职兰台之际,不禁有身如转蓬之叹也。
'听鼓应官'与下首'一夜'相应,盖昨夜之宴,竟彻夜达晓矣。……二诗作于义山任职秘省期间,则开成四年春、会昌二年春、六年春似均有可能,颇难定编。
冯系开成四年初入秘省时,张系会昌二年重官秘省时,均无确据。视首章末联以'走马兰台'为转蓬不定之生活,似带身世沉沦孤孑之感,与《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我时憔悴在书阁,卧枕芸香春夜阑。
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痛哭辞兄弟'等句情调仿佛,或作于会昌六年春。然终乏确证。
姑依张笺暂系会昌二年春。 附此诗之第二首: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此二诗虽不能确系于某年,但必是商隐在长安秘书省时所作。
商隐已娶王氏,而诗中恋情非为王氏而发,则必为婚外恋情无疑。从诗中描写的生活内容看来,其所爱幕者,当为贵家女子,但只能暗通情意。
三、四句是名句,也是这首诗的重心。 无题(其二) 唐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1、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 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此《无题》四首之作年难考。有人猜测大约作于开成三年(838)婚于王氏之前,所思恋者当为大家闺秀。
第一首写天涯游子相思情怀。首句写梦幻之虚无飘渺。
次句言梦醒之际的孤独。三句写梦中因远别而悲啼,四句写急于写信,不待墨浓。
五六句言孤灯独宿的情景。独自一人面对绣着金色翡翠鸟和芙蓉花的帷帐锦被,思念意中之人。
《楚辞·招魂》:"翡翠珠被。"鲍照《拟行路难》:"七彩芙蓉之羽帐。
"七句用汉武帝求仙故事以喻所求之难得。汉武帝信神仙方士之说,东出海访蓬莱仙山,终未得。
八句写自己与所思之阻隔难通,远甚于武帝之于蓬山。此诗以倒叙起,先写梦醒、次述梦中,复写梦后,虚虚实实,如真如幻,层层揭示理想与现实、虚幻的完美与真切的残缺之间巨大的反差。
可与白居易《花非花》诗参读。 第二首调换了抒情主人公,写幽闺女子的殷殷恋情。
前四句写她居住之处,可知是富贵人家的女子。飒飒东风,款款荷塘,轻雷细雨,皆起兴之笔,渲染幽闺情调,哀艳氛围。
《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金蟾啮锁:鼻钮如金蟾形的香炉。此喻难以开启。
玉虎:辘轳。丝:汲水的井绳。
何焯评云:"三句言外之不能入,四句言内之不能出。防闲亦可谓密矣。
"贾氏句:用贾充女和韩寿的故事。《世说新语·惑溺》?quot;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
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悦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
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
寿矫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
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
普希金——我曾深深爱过你
我曾经深深爱过你
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失
但愿他不会再去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是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着羞怯,有忍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的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爱你。
普希金这首诗是写给奥列尼娜的。据奥列尼娜的孙女说,1833年普希金在这首原来写在她祖母纪念册上的诗的下边,用法文加了一句话:“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安娜·阿列克谢耶
i remember looking back at these past three years
i remember many things
trying to be on time for morning readings
running when the lunch bell rings
i remember the excitement
of the school sports day each year
the many long hours of training
pride of overcoming fear
i remember starting day one
the shyest in my whole class
never speaking to anyone
and thinking i would not pass
then slowly i made some new friends
to remember forever
helping each other with homework
getting better together
preparing for art festivals
and making a great big mess
having fun at new year's parties
wishing everyone the best
we have learned a different language
that is from a foreign land
english brings many challenges
we work hard to understand
and now it's time to graduate
we will leave our lovely school
i can't believe it's been three years
i'm trying to keep my cool
but it's difficult not to cry
i'll miss the school trees and flowers
and our kind and caring teachers
wonderful memories of ours
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于我,过去、现在和未来
To hold long chiding conference. 商讨聚会 各执一词 纷扰不息。
My lusts usurp the present tense 林林总总的 欲望,掠取着我的现在
And strangle Reason in his seat. 把“理性”扼杀于它的宝座
My loves leap through the future's fence 我的爱情纷纷越过未来的藩篱
To dance with dream-enfranchised feet. 梦想解放出它们的双脚 舞蹈不停
In me the cave-man clasps the seer, 于我,穴居人攫取了先知,
And garlanded Apollo goes 佩戴花环的阿波罗神
Chanting to Abraham's deaf ear. 向亚伯拉罕的聋耳唱叹歌吟。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Look in my heart, kind friends, and tremble, 审视我的内心吧,亲爱的朋友,你应颤栗,
Since there your elements assemble. 因为那才是你本来的面目。
作品原文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
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所谓太太的客厅,当然指着我们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厅,不过客人们少在那里聚会,从略。
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便不须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
在这里,各人都能够得到他们所想望的一切。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
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鲛觚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窗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己画的花鸟。
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笔筒插着几管笔,旁边放着几卷白纸。墙上疏疏落落的挂着几个镜框子,大多数的倒都是我们太太自己的画像和照片。
无疑的,我们的太太是当时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岁时候尤其嫩艳!相片中就有几张是青春时代的留痕。有一张正对着沙发,客人一坐下就会对着凝睇的,活人一般大小,几乎盖满半壁,是我们的太太,斜坐在层阶之上,回眸含笑,阶旁横伸出一大枝桃花,鬓云,眼波,巾痕,衣褶,无一处不表现出处女的娇情。
我们的太太说,这是由一张六寸的小影放大的,那时她还是个中学生。书架子上立着一个法国雕刻家替我们的太太刻的半身小石像,斜着身子,微侧着头。
对面一个椭圆形的镜框,正嵌着一个椭圆形的脸,横波入鬓,眉尖若蹙,使人一看到,就会想起“长眉满镜愁”的诗句。书架旁边还有我们的太太同她小女儿的一张画像,四只大小的玉臂互相抱着颈项,一样的笑靥,一样的眼神,也会使人想起一幅欧洲名画。
此外还有戏装的,新娘装的种种照片,都是太太一个人的——我们的太太是很少同先生一块儿照相,至少是我们没有看见。我们的先生自然不能同太太摆在一起,他在客人的眼中,至少是猥琐,是市俗。
谁能看见我们的太太不叹一口惊慕的气,谁又能看见我们的先生,不抽一口厌烦的气?北墙中间是壁炉,左右两边上段是短窗,窗下是一溜儿矮书架子,上面整齐的排着精装的小本外国诗文集。有一套黄皮金字的,远看以为定是莎翁全集;近看却是汤姆司·哈代。
我们的太太嗤的一声笑了,说:“莎士比亚,这个旧人,谁耐烦看那些个!”问的人脸红了。旁边几本是E.E.Cummings的诗,和Aldous Huxley的小说,问的人简直没有听见过这几个名字,也不敢再往下看。
解读:小说连载在《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当时副刊的编辑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走马上任的沈从文。沈从文对冰心当然是尊重的,但从感情上说,或者从文人的圈子而言,他不属于冰心的燕京派,而与徐志摩、林徽因等人走得更近。
小说连载时,作为小说家沈从文,自然能掂量出它的分量,但也可能感觉到了些什么,因为沈从文便是进出“太太客厅”的重要一员,并且将刚刚发表了短篇小说《蚕》的作者——萧乾,带进了“太太客厅”。显然,不知道沈从文以什么方式,向尚在山西做文物调查的林徽因传递了某些信息。
林徽因也是读了作品的,才有了她的得意之作,诚如她自己向李健吾所言,送给冰心一坛山西老陈醋。“吃醋”在中国是有明确指向的,你调侃太太客厅,我让你“醋上”加醋。
是不是真有其事,无从考察,但文人之间的战法还是符合林徽因身份的。扩展资料:1、点评鉴赏 文中的“我们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工于心计的女人。
可以说,对她身边的男人,“我们太太”几乎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这“三虚”人物的出现,对社会、对爱情、对己、对人都是一股颓废情调和萎缩的浊流。
冰心用看似温婉和调侃的笔调娓娓道来,实则却是在进行讽刺和抨击。金岳霖后来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
2、内容梗概 小说写的是北平一座独立小院中的客厅,这个客厅被仆人炫耀为“我们太太的客厅”,是我们太太举行沙龙聚会的场所。作品在对“我们太太的客厅”做了长镜般的描写之后,先是太太上场,太太的佣人和女儿也先后进入场景,之后便是艺术家、自然科学家、政治家、哲学教授、诗人、外国的交际花、医生一一登场并表演,我们太太则是导演与领衔主演。
待华灯初上,各路人马纷纷离去,壁炉燃起来了,独诗人留下,暧昧状态中,银行家、我们的先生回来了,我们太太在诗人离去一那瞬间,还是“忽然地站起,要叫住诗人”,但诗人已走出了小院门口,走进了逼人的暮色之中,去赴另一场约会了。从艺术上说,冰心的这篇小说可说是上乘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