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比喻就是打比方,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隐喻一般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格,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除用作修辞以外,更主要的则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法来使用。
诗人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更强烈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一种不能直接言说的思想,如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就不能直接在诗中明言,而得通过隐喻手法来婉转的流露出来。曹植《杂诗七首》“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此诗描写一位南国美人,其貌若桃花。可是那么漂亮的美人,却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奈何时不久就会人老珠黄,姿色容颜将不复存在。
在这首诗中,南国美人是隐喻的本体。诗人对本体进行了精心刻画,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
那么这个喻体是什么呢?根据曹植所处的社会背景不难看出,这个喻体就是他自己。曹植自小就才高志大,一生追求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他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其兄曹丕早已嫉妒其才,因此当曹丕继位当了皇帝之后对曹植一直猜忌压制,多次将他迁封到穷困区域,即使曹睿继位之后,也未能改变他的处境。虽然曹植一直表示愿奔驰前敌,为国效力,但始终未能得到曹丕父子的谅解与信任,导致他有才无处施,有力无处效。
那个美人的处境与遭遇,不正是曹植自己的处境与遭遇的隐喻吗?这就是隐喻艺术在诗中的运用,其特色很明显,是诗人精心构思和描绘的成果。这是诗人巧妙的利用美人的遭遇来暗喻自己的不得志,从而可以避免再次遭受到兄长的迫害。
诗人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美丽忧伤、空灵虚幻的意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喻指一种隐晦、含蓄的心灵世界,这就是隐喻的过程。隐喻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运用非常广泛,其特点是选用一种本体进行精心的刻画描绘,用以来表述诗人的某种情思。
本体的选用,多是历史典故、传说故事、自然物象、人物经历等。中国古代诗歌隐喻非常广泛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非常丰富,比如“月亮”就会使人们联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独之情,“杨柳”则会使人们联想到朋友的依依惜别。
在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子就开始了对“喻”的研究与运用。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他的主要作品《文心雕龙》中第一次给比喻以系统的总结和阐述。
他认为“喻”的存在是以本体和喻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的。同时也认为,“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饰,也就是认为“喻”作为修辞格的作用。
继刘勰以后,对“喻”再次进行进一步阐释的人是宋人陈骙,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隐喻”的概念。而真正把隐喻用的炉火纯青的则是中国古代的那些诗人。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诗人在诗作中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隐喻。诗人在诗中用隐喻除了像曹植那样怕受到迫害,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受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唐朝诗人王维在其诗歌中常常描述到“空”的意境: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薄暮空潭西,安禅制毒龙”。苏东坡也曾在著名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发出深深叹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些诗句应该说都是受到了当时一些特殊社会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诗人的隐喻意象。
比如“西风”,“ 被西风吹尽, 了无尘运” (辛弃疾《满江红》)。“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些地理环境的意象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和叹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里,诗人以滚滚东去的江水来描述自己的愁绪之多,采用的隐喻是“忧愁是江水”。在这里,作者借助于滚滚东去的江水来摹状自己的种种愁苦,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化作满江春水,使得无形的愁绪变得有形了。
另一个将隐喻运用的出神入化的人物就是李商隐。李商隐以写实为主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以雾雨月风等自然景象为写作对象,创设隐喻。
李诗中的自然景象处处映射诗人自身的人生感慨、个性特征等,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比如《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诗中“白玉堂”“碧牙床”“、楚女”等意象营造出的是一幅人仙虚幻图,秋雨为实,而楚女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让读者似乎跟随者诗人的脚步步入仙境。
李诗中也有许多的意象为花草树木,但诗人对花草的描写多为干枯败落之资展现给读者,通过对花草破败的命运来暗喻自己的命运不济。使诗的氛围变得凄凉暗淡。
如“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一句。无限风光的柳为何到了秋天,只能在惨淡的夕阳和悲凄的寒蝉声中度过萧瑟的时日呢?隐喻有时往往因为喻体特征不够明显而不能够把本体展现出来,而给读者造成误解。
比如传统意象“柳”是离别的象征,因此大家都能够明白“柳”的本意。但有些意象就显得比较朦胧,多义。
如李商隐的一些诗。这些作品大多充满着隐喻,其中,政治诗、咏史诗的喻旨比较好把握,而咏物诗、无题诗则多数喻旨隐晦,诗意朦胧,甚至可以有多种解读。
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可以理解为诗人以“ 春蚕”“、蜡炬”这一对凄美而坚韧的意象喻指诗人对爱情的热烈缠绵、至死不渝,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古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贺铸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贺知章《咏柳》)
(7)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忆江南》 白居易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最近的一次学习指南中,发现学生在判断比喻和拟人句中出现了错误,那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分辨呢?我仔细查了些理论知识.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要想去分它们也不是难事。比喻句必须出现想象体,而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如:好像、好似、如同、犹如等)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好好比较一下就能很轻松地去分了。
比喻是本体象喻体,本体与喻体间相似,但不能是同一事物!
拟人是把某物当人写,且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
物比作人也是比喻!“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一文中,搜索到这样一段话: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个句子是比喻兼拟人。“春天像小姑娘”是比喻,“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是拟人。‘笑、走’都是写人的动词。‘花枝招展’是写人的形容词,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形容词也有描写人和描写物之分。”
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
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省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2)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如明喻和暗喻),也可以不出现(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
(3)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 ,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枣红马全身肌肉结实得像拳击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很显然,“枣红马全身在肌肉”是本体,“拳击运动员(的肌肉)”是喻体,比喻词是“像”,这是英武的比喻(明喻)。用上述比喻和拟人的三点区别来审视,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都符合比喻的条件,而没有哪一点符合构成拟人的条件。
在仔细研究了教学理论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