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唐代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释义: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出自宋代陆游的《读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释义: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愤二首.其一》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释义:
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出自清代黄遵宪的《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释义:
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的重任?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要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平誓不罢休。
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 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
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
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我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曾对人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萃。“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
“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
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
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
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
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
您好。
体现自强不息的诗句: 1、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2、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3、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踏尽千山无人识,当初枉受成名牵。 8、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2、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14、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7、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1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一)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当一个人的地位、名誉和财产,遭逢重大损坏时,一定要保住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以求来日东山再起,此即另一良言所谓的:"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二)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年轻人不可在"老"字上讥笑老人,如笑老人动作迟钝,如笑老人鸡皮鹤发,因为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会如此。)
(三)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分 (人要珍惜父母和夫妻之情,不亲父母和配偶,而能真心亲爱他人者,未之有也!)(四)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什么都听从妻子的男人,是个标准的白痴;能让丈夫在家感觉有尊严和地位的妻子,才是最具智慧的。) (五)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住在热闹的地方,让你容易赚钱,住在偏远,让你享受林野的清静,你要选择哪一项?) (六)家用长子,国用大臣 (长子即使稍嫌能力差,也要尊重他的地位;大臣即使稍嫌能力不足,也该重用之,这是基于法统和伦理的考量,因为不尊重长子,正如同妻子不尊重先生,家庭伦理将受到动摇,同样,国家不用大臣,则政治伦理亦必深陷混乱。)
(七)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水太清,则养分流失,鱼儿自无生长环境,同样,一个人若是对人对己要求太过分,就不能网罗住人才或着眼于大局!) (八)好狗不咬鸡,好男不打妻 (不仗势欺人,不欺负弱小。鸡的力量不如狗,女的力量不如男,所以有义气的动物,不倚强压弱。)
(九)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菜根谭说"弄权于一时,凄凉于万古",倾权一时之际,人们对他是谄媚攀附,但当这些人权力一失,他们的罪行,就会被一一挞伐。) (十)运去金成铁,时来铁成金 (当受到人们的欣赏或力捧时,即使成就不大、作品不精,声名也会如日中天;但是当一个人的创举,被人们不解或埋没时,再好的成就或作品,也被弃如敝屐!) (十一) 兄弟是兄弟,过江须用钱 (即"生意归生意,亲戚归亲戚",近似名言有"亲兄弟,明算帐"、"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哪怕裁缝是你舅,也要让他赚只袖!") (十二)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人生过得很快,少年时光一转眼就消失,随之老年晚景降临。)
(十三)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用不正当手段讨公道,不足取;依循正道,事情虽不会立即获得澄清,但终会受到肯定,相近成语有"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十四)不孝父母,敬神无益 (相近成语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贪淫好赌,勤俭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此语意即在父母生前不尽孝心、孝行,待老人家去世又为之烧一大卡车的纸钱,或举办一连串的念经仪式,这对死后和生前的人,是毫无助益的。) (十五)竹因落 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所谓的"浴火重生",人要经过多次的失败、痛苦和磨练,才能成器,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之意。)
(十六)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人生短暂,少年时代的黄金岁月尤其短暂而珍贵。所以树叶的好花绿叶会年年盛开,但人的少年时光、青春岁月,却像小鸟般的飞去不返。
相近成语有"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十七)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意时 (所谓"等待亦是一种力量",当人们遭逢冤情或受到贬抑时,要懂得"冷静"和"等待",亦耐心争取。
)。
自强不息的名言和诗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2)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唐〕李隆基 3)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明〕冯梦龙 4) 自助者天助。——英国 5) 自助者天助。
——英国 6) 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仓 7) 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
——德国 8)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9) 志犹学海,业比登山。
——〔隋〕王通 10)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 11)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明〕冯梦龙 12)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13)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14)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清〕程允升 1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6) 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
——《格言对联》 17)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宋〕欧阳修 18) 由于勇敢的坚韧,无可避免的祸患将会被征服。
——欧洲 19)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唐〕李隆基 20)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明〕胡居仁。
诠释一:
《易经》中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 故,天行健,就不难理解,骏马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之品德。
有些古句是不需要详细解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体味。
诠释二: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与“地势坤”失去了对称,怎回事儿?
据帛书《周易》,“干”为“键”,“天行健”乃“天行键”,“键”乃“干”之古字,而“键”又训为“健”,串在一起: 天,行矣,干(键)。干,健也。
据帛书《周易》,“坤”为“川”,“势”乃“执”,“地势坤”乃“地执川”, “川”乃“坤”之古字,而“川”又训为“顺”,串在一起: 地,执也,坤(川)。坤,顺也。
“地”也有“原初的肯定性的强力”, “执”执力为“势”,所以“地执坤”变成了“地势坤”。 “执”执持、执守;“势”“势力”、“形势”,坤之义大矣哉。
人参赞天地化育,参入“存在者之整体”,又能“复”,而得以“见天地之心”。天、地、人,三才而两之,中道而行,何惑之有?
天行矣,干。干,健也。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执也,坤。坤,顺也。君子以厚德载物。
诠释三: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9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