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 雪景
胡秉言
雪花雪花,飘飘洒洒。
漫天飞舞,静静落下。
漫山遍野,田园旮旯。
阡陌道路,城市大厦。
儿见雪飘,欢快奋发。
缠着我们,寻梅雪踏。
脚印排排,爱意有佳。
亲情浓浓,幸福潇洒。
踏雪咯吱,团雪互打。
儿打爸爸,爸爸打妈。
满身雪弥,儿笑哈哈。
把树一晃,雪落莎莎。
路灯映雪,雪印灯花。
美好景色,幸福一家。
这是一组关于雪的诗句(词),细读起来可以理解作者是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的。
不仅描写的手法不同,而且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写上,有的作者对雪的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刻画;有的作者对雪的状态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有的作者通过比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则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与雪之中。
这些诗句千古流传,我们在日常的积累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尽可能更加丰富的积累,才能运用自如,不然引用起来必然要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造成引用不得体。今天来老师把这一组诗句奉献给你,希望你能收录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
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
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
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
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
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咏雪》年代:清 作者: 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咏雪》年代:明 作者: 雪溪映
似梅似絮乱空奔,非月非霜眯远村。
自被树高先受白,谁怜苔瘦渐消痕。
山头凹凸犹难辨,水面波澜却易浑。
顿使世间烦热处,一从寒冷便惊魂。
《惊雪》年代:唐 作者: 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咏雪》年代:唐 作者: 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咏雪》年代:唐 作者: 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咏雪》年代:唐 作者: 姚合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
共花争艳傍寒梅。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忆秦娥 咏雪》年代:元 作者: 张玉娘
天幂幂。彤云黯淡寒威作。寒威作。琼瑶碎剪,乘风飘泊。佳人应自嫌轻薄。乱将素影投帘幕。投帘幕。不禁清冷,向谁言着。
《咏雪》年代:元 作者: 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对雪》年代:唐 作者: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年代:唐 作者: 张义方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
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
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三衢阻雪至永丰道中又雪》年代:宋 作者: 舒邦佐
前日堆银冻未消,今朝满地踏琼瑶。
一杯蘸甲寒威退,只要行人著酒浇。
《咏春雪(一作陈伯材诗)》年代:唐 作者: 陈子良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苑中遇雪应制》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年代:唐 作者: 岑参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望雪》年代:唐 作者:李世民
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咏雪赠张籍》年代:唐 作者:韩愈
片片匀如剪,纷纷碎若挼。——《咏雪赠张籍》年代:唐 作者:韩愈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终南秋雪》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2、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4、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5、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1.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除夜雪
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咏雪 /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雪
唐代: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8.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9.雪梅·其二
宋代: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0.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二十四节气关于小雪的诗句汇总如下《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小雪》唐·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夜泊荆溪》唐·陈羽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小雪后书事》唐·陆龟蒙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唐·元稹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宋】梅尧臣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小雪》宋·宋祁低云淡河界,零霰集天涯。
树乱三眠絮,丛迷五出花。舞风都拟重,入隙故成斜。
密瓦平将半,前山暝欲遮。渐堪迷净练,并欲误疏麻。
粉出房陵水,监飞海岸沙。舟来戴逵宅,客过李王家。
此日长安酒,旗高未易赊。
(一)有关梅花的诗句
1、《梅花》——宋代: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西江月·梅花》——宋代: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3、《踏莎行·雪似梅花》——宋代: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4、《梅花》——唐代: 罗邺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二)有关雪的诗句
1、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 魏晋 · 曹植《洛神赋》
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3、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宋 · 文天祥《除夜》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南北朝 · 刘义庆《咏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唐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唐 · 杨炯《从军行》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8、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汉 · 卓文君《白头吟》
雪的抒情诗句 1、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大须《暮雪》 2、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张孜《雪诗》 3、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大须《暮雪》 4、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张孜《雪诗》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6、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7、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德隐《新秋晚眺》 8、雪香浓,檀晕少。——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9、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简长《送僧南归》 10、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毛滂《踏莎行·元夕》 11、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
——吴文英《无闷·催雪》 12、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雪》 13、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
——吴文英《无闷·催雪》 14、遥相望、含情一笑。——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15、转思量、镇长堕睫。
——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16、半飘残雪,斜卧低枝。——杨无咎《柳梢青·茅舍疏篱》 17、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
——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18、红欲断、杏开素面。——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19、照影凌波微步怯。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20、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21、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2、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3、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24、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组关于雪的诗句(词),细读起来可以理解作者是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的。
不仅描写的手法不同,而且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写上,有的作者对雪的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刻画;有的作者对雪的状态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有的作者通过比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则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与雪之中。
这些诗句千古流传,我们在日常的积累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尽可能更加丰富的积累,才能运用自如,不然引用起来必然要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造成引用不得体。今天来老师把这一组诗句奉献给你,希望你能收录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
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