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平湖秋月 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真可谓“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
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西湖秋夜之月,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
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尽管平湖秋月景区范围在西湖十景景区中也许是最小的,但人们仍可以在此寻访和体味到历史古迹和文化蕴涵。
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时,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这里又建望月亭。
“望湖”,“望月”,这两“望”为日后平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明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曾对望湖亭大加修缮, 文学家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记载道:“修葺华丽,增筑露台,可风可月,兼可肆设席,笙歌剧戏,无日无之。
今变建龙王堂。”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八艺社所在地。
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平湖秋月 文/月影 《平湖秋月》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吕文成于中秋时节畅游杭州西湖,西湖美丽的景色,使他感慨万分,触景生情,遂创作了这首描写月夜西湖景色,赞美大自然好风光,曲调轻柔秀美的作品,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感受。
《平湖秋月》曲作以抒情为主旋律,全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
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着一轮皎洁的秋月,碧空万里,波光闪烁。青山、绿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
整个西湖好象是一个童话世界。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描绘出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
全曲一气呵成,酣畅抒情,被誉为中国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 全曲旋律进行起伏徐缓,少有突跳的音程出现。
音乐连绵且内涵丰富,令人联想起月明风清、湖光水色、曲径通幽的秋夜美景。那平和与细腻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一种如梦般的朦胧和优美的意境。
月影曾有幸踏入古越的土地,亲眼目睹平湖秋月的婀娜,遗憾的是,月影赏平湖秋月时不是在秋天,而是在阳春三月。阳春三月赏平湖却别有洞天,湖畔柳绿风摇,红楼亭台点缀其中。
晚间闲步于平湖赏月,当然,因为是阳春三月,我看到的是平湖春月。华灯映入湖中,令游人如醉如痴。
平湖湖畔有个西泠书画院,为湖山凭添了一份书卷气。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有人说杭州的美丽犹如一个美丽的女人。
确实,这是一个秀丽的城市。处处皆风景大概是杭州城的一大特色,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都有特别的韵味。
每次去杭州,总是可以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因为她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美丽、太多的传说、太多的遐想,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沿着湖畔前行,一个悠悠的下滑音传入我的耳膜,似曾熟悉这样的旋律,如行云流水,潺潺而清脆。
我驻足仔细聆听,乐声来自西泠书画院对岸的湖畔,这是哪位高人在拔古筝?循着这古筝的乐曲声我找到了古乐坊,一古越女子正娴熟地用五指拨动着《平湖秋月》的旋律,旁边是着一身唐装的女子执长笛为其伴奏,乐声始终在轻柔的慢步中进行着,无不使游人驻足享受这天籁般的妙音。 听着由古筝演奏的《平湖秋月》,你会忘记时间的概念,那音乐会引领你进入一个曼妙的中华民族音乐王国,那音乐会使凌波仙子坠入凡尘,那音乐会使平湖之水翩翩起舞。
香径清轩古调幽,佳人对月倚红楼。
痴心倦抚知音曲,入梦随君泛小舟。
《湖亭晚归》唐·白居易复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
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放生鱼鸟逐人来制,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浪能令山俯仰,风帆似与月装回。未成大隐成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焉往,百故乡无此好湖山。《平湖度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平湖秋月》清·乾隆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
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里流。 。
《湖亭晚归》唐·白居易
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
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
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
放生鱼鸟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浪能令山俯仰,风帆似与月装回。
未成大隐成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平湖秋月》清·乾隆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
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里流。
关于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的古诗如下:
1.《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2.《长相思·游西湖》 宋 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3.《酒泉子·长忆西湖》 宋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4.《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5.《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宋 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
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最佳的地方。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他在天竺岣嵝山房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几杯闷酒下肚,有些醉眼朦胧。忽然,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就趁着月色,踱着方步,向孤山望湖亭而来。
徐文长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这时,一轮皓月当空,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他不禁诗兴勃发,画意盎然。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 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文长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铺开,手执羊毫湖笔,饱蘸浓墨,“唰喇”几笔,天上出现了一轮圆月,唰唰”几笔,水中也映出圆月一轮,然后“嚓嚓”几笔,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湖亭跃然,湖上一叶扁舟,—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 这时,曲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见徐文长顷刻之间,画好了一幅平湖秋月”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主持人看徐文长画得不错,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徐文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 天上一轮圆圆月, 水中圆圆一轮月。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正议论间.只见徐文长又提笔写下两句:一色湖光万顷秋, 天堂人间共圆月。 文士们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文长这么一转一收,四句联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礼?”
徐文长朝大家一笑,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每句头—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文长留下高姓大名。 徐文长并不回答,只一笑.踏着月色而去。
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下联参考:
平湖秋月镜中镜
秦岭太白山上山
断桥晚钟风外风
华山风寒雪飞雪
大观园里花内花
叠翠重峦山外山
平湖秋月
作为西湖十景中的一景,从南宋时起,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
关于平湖秋月的古诗:
《平湖秋月》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
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里流。
《四景图·平湖秋月》
年代: 宋 作者: 孙锐
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裹,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山十景·平湖秋月》
年代: 宋 作者: 王洧
万顷寒光一席铺,冰轮行处片云无。
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平湖秋月》
年代: 宋 作者: 赵时远
楼台两岸枕长流,落日行人竞檥舟。
清夜湖光平似镜,冰轮冷浸玉壶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