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无有花儿采, 唯有这迎春花儿开。
我有心采上一朵头上戴, 猛想起水仙花开似雪白。二月里,龙抬头, 三姐梳妆上彩楼。
王孙公子千千万,打中了平贵是红绣球。三月里,咿哪咿呀呼哪咿呀呼哪呼嘿,是清明,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四月里,麦梢黄, 刺儿梅开花长存路旁。
木香开花在凉亭上, 蔷薇开花朵朵香。(垛板) 五月五正端阳, 石榴花开红满堂。
小姐苦把郎君盼,相公你,相公你快快到兰房。六月里,是伏天, 主仆池边赏白莲。
身处泥中质洁净,婷婷玉立在水间。(流水) 七月里,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佳期。
喜鹊搭桥银河上,朝阳展翅比高低。八月里,是中秋, 桂花飘香阵悠悠。
嫦娥不愿在寒宫守,下凡人间把幸福求。九月里,九重阳, 小姐登高假山上。
枝黄叶落西风紧,五色傲菊抗严霜。十月里,是寒天, 孟姜女送衣到长城边。
千里寻夫泪满面,冬青花开叶儿鲜。十一腊月没有花采, 惟有这松柏实可摘。
陈杏元和番边父外,雪里冻出腊梅花儿开。
腊八节祝福语: 1、腊八节喝腊八粥,暖心暖胃,快乐、甜蜜、吉祥、如意、好运、平安、幸福、美满、喜气、财气、桃花运统统都到碗里来……腊八节送好运,祝开心! 2、称一两开心小米,抓一把吉祥花生,拣几颗健康红枣,挑两粒幸福莲子,加半勺甜蜜清水,用成功之火,炖成一锅香甜如意腊八粥。
尝一口,一切顺利;尝两口,万事不愁。腊八快乐! 3、热呼呼、香甜甜、美滋滋的腊八粥来啦,愿这幸福的美味永远常伴在你“粥”围,开心的美味永远紧跟随你“粥”围,甜蜜的美味永远依偎在你“粥”围,幸福的美味永远围绕在你的“粥”围!祝你腊八节快乐! 4、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腊八到了,春节还会远吗?心意到了,祝福还会远吗?信息到了,快乐还会远吗?腊八节里,将我的祝愿散发,请你感动一下;让我的真心融化,将你拥抱一下;愿这个腊八节好运天天粘着你,美好统统照着你! 5、五谷杂粮熬成粥,腊八节时送君尝:快乐小米消烦恼,好运红豆财源冒,成功莲子陪你笑,平安桂圆好味道,健康枸杞添热闹,幸福冰糖日子俏! 6、熬一碗真诚的八宝粥,为你加入八颗心,一勺开心,一勺顺心,一勺舒心,一勺真心,一勺爱心,一勺倾心,一勺细心,一勺安心,在腊八节里,祝你事事顺心,永远开心! 7、腊八,盼你事业成功又大发;腊八,祝你生活多彩美如画;腊八,望你才若诸葛人人夸;腊八,愿你每天快乐笑哈哈!腊八节愉快! 8、吃一瓣腊八蒜,未来运气算一算;喝一碗腊八粥,前方道路无忧愁;尝一口腊八醋,无尽荣华罩得住;喝一杯腊八酒,以后日子啥都有;读一条腊八短信,绵延快乐送眼前!腊八节,送上诚挚祝福:愿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9、腊八节到了,我用幸运米、开心果、美丽豆、发财枣、美满仁、如意蜜、健康糖、无忧水做一碗腊八粥送给你:愿秒秒快快乐乐,分分平平安安,时时和和睦睦,天天龙马精神,月月身体健康,年年财源广进,腊八快乐! 10、腊八到,集一筐健康,两箩快乐,三瓢富贵,四盘平安,五袋好运,六包甜蜜,七份真诚,八勺温馨,用我火火的心意,熬成一锅幸福的腊八粥送给你,腊八节快乐,愿你拥有这一切!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题名: 腊八粥 主题关键词: 食的趣闻 文献出处: 中国美食传说与烹饪 原文原文腊八粥又称佛粥、五味粥、七宝粥、七宝五味粥等。
用粳米、糯米、麦米、玉米、薏仁米等制作而成,全国各地大都流行腊月初八吃此食的风俗。 据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
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
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
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
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
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少时为地主家放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有一次,正是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到晚上还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于是他就在野外到处找东西充饥。
突然间,他在田边发现一只长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逃进一个老鼠洞里,朱元璋走近那个洞口,用树枝掏了掏,在老鼠洞中发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粮食,显然,这是老鼠的冬储粮。 朱元璋掏了一大把五谷杂粮,其中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
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煮成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仍惦记着他少时亲自做的“杂粮粥”。
他规定在御膳堂要做这种五谷杂粮粥,并钦定这种粥的名称为“腊八粥”。御厨在粥中另加入芡实、莲子、桂花、桃仁、小枣等,使这种粥格外香甜可口。
后来这种粥又传到民间,一直相延到今。 民间有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煮粥的习俗,故而也叫腊八粥。
制作原料:用料多种多样,没有定规,可根据各地的习惯、各人的爱好和条件而定,凡五谷杂粮均可。在我国北方人们常用小米、赤豆、蜜枣、黄豆、米仁、桂圆、莲子、胡桃、松子煮成,其味香甜,可畅胃气、生津液。
而在我国南方,人们则喜欢用白果、花生、莲子、红枣、板栗等,加上姜桂等调味品,掺在糯米中煮成咸味粥,温暖滋补,可以祛寒。 粳米25克,糯米50克,麦仁米25克,玉米25克,薏仁米25克,葛仙米50克,饭豆100克,白莲子50克,白云豆50克,小枣100克,大枣10枚,杏仁25克,核桃仁25克,栗子25克,花生仁25克,蜜桂花50克,红糖100克。
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最好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
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 特点:黏糯滑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年迈体弱者食此粥有利于恢复健康。不论哪种腊八粥,都有暖肚、润肠、补脾、清肺等功能。
中秋节的诗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元宵的诗词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端午节的诗句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端午节的诗句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重阳节的诗句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