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宋代:欧阳修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译文: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2、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3、清如玉壶冰
唐代:王维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译文:
玉壶有什么作用,偏许素冰放在里边。让冰不在日下融化,还同照绮彩窗户。
透明得中间能看清,从外看怀疑是虚无的。冰气像庭中霜累积,光胜过台阶边的光亮。
早晨照凌飞鹊镜,晚上映射聚萤书。如果与您比起来,清心还不如您呢。
4、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5、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宋代: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译文:
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释义: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于开元年间入长安之前所作。
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
译文: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
译文: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3、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出自卢照邻《雨雪曲》 【朝代】唐
译文:边地的雪片竟也如同那里的沙土一样,颜 色暗灰。边陲的冰倒是亮晶晶的,就同那故乡的明月。
4、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出自卢照邻《梅花落》 【朝代】唐
译文: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5、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出自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朝代】唐
译文:积雪洁白如玉,浸润着窗前苍翠的冬竹; 凝挂在院里梅枝上的雪花,象盛开的梅花一样晶莹、洁白。
1、《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2、《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宋代:晏殊
原文: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译文: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3、《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南北朝:佚名
原文: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译文: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洁白的雪覆盖了千里大地。尽管如此寒冷,我的心仍然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变,你的心又像什么呢?
4、《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苏轼
原文: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译文: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
5、《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宋代:欧阳修
原文: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译文: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在房檐头、路旁的小树和草丛中,
形成了一个个的晶莹剔透的冰凌挂,
有树挂就意味着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我久久的站在小路的尽头,
任由那轻盈的雪花和那层薄雾渗湿我的衣衫,
心中一阵阵的狂喜就希望雪再大些树挂再大些。
这些小树挂一朵朵的一株株的,
远远的望去就像是盛开在冰川上的雪莲花,
庄严,圣洁,也不失优美,
再加上那一层朦胧的薄雾一切就如同仙境般唯美,
真希望自己是哪个挥着衣袖的仙子,
答:描写冰的优美诗词 1、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常建《古意》 2、玉骨冰肌天所赋。
似与神仙,来作烟霞侣。枕畔拈来亲手付。
书窗终日常相顾。——李之仪《蝶恋花》 3、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白居易《早春》 4、冰缩寒流,川凝冻霭,前回鹭渚冬晚。
燕阁红炉,驼峰翠釜,曾忆花柔酒软。——刘天游《氐州第一》 5、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李程《玉壶冰》 6、镂冰翦玉工夫费。
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
——卢炳《杏花天》 7、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
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
乌鹊南飞风露寒。——蔡伸《忆王孙》 8、风解池冰蝉翅薄。
庭树枝枯笼翠萼。背寒迎暖起犹慵,闲卷珠帘凭画阁。
——杜安世《玉楼春》 9、落梅时节冰轮满。何似中秋看。
琼楼玉宇一般明。只危邖娥添了万枝灯。
——范成大《虞美人》 10、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
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
——刘叉《冰柱》 11、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林逋《霜天晓角》 12、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李商隐《赋得月照冰池》 13、堆琼滴露冰壶莹。
楼外天如镜。水晶双枕衬云鬟。
卧看千山明月听潺湲。——蔡伸《虞美人》 14、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段克己《忆梅》 15、雅合霜容洁,非同雪体轻。
空怜一掬水,珍重此时情。——鲍溶《荐冰》。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唐·杜甫《阁夜》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
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像花,所以叫雪花,雪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古时候的诗人也有很多写诗描写雪花的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描写雪花的诗: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惊雪》 (陆畅)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山上树 唐代:于武陵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译文: 天气晴暖,风和日丽,“十月小阳春”嘛,我走在上山的小路上,耳边不时有鸟儿婉转的啼鸣传来,好像在报告春天真的来临了。
忽然,花草葱在茏中,看到了桂树的倩影,如同遇到了一位独自清醒的世外高人。 山中气候寒冷,桂花常常开得很晚;山中风多而疾,桂花往往又落得早落得快。
山中的樵夫可能又不认识桂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遇斧钺之灾,沦为烧火的枯柴。 3、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 唐代: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译文 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
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
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
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 4、柳 唐代: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译文: 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与杏树和桃树相映。
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5、阙题 唐代: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1、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2、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译文: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3、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译文: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洁白的雪覆盖了千里大地。尽管如此寒冷,我的心仍然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变,你的心又像什么呢?
4、宋代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译文: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5、宋代欧阳修《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译文: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