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search_all_%E7%86%8A/这里好多共找到511首相关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名都篇(曹植)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鲐虾,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柳宗元)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礼容垂琫□,戍备响錏鍜。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畲。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歹差]。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亚刂]。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溪竹斗狂犘。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
南中荣橘柚(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开,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三)(柳宗元)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掷争低昂。
攒峦业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七律·冬云(毛泽东)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洪州逢熊孺登(白居易)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
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叙德书情四十(白居易)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
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廉察安江甸,澄清肃海夷。
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楚老歌来暮,秦人咏去思。
望如时雨至,。
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
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
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
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珏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虎行 【唐】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王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3.牛 咏卧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
1、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
释义:武平(今福建境内)这个地方有猿猴生存,猿猴的毛像金丝,闪闪发光可以观赏。
2、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猿子》
释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可以驯服,但不离开母亲。
3、猎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鸣而下,束手就擒。------《猿子》
释义:猎人向着小猴鞭打他的母亲,小猴悲哀地鸣叫爬下树,束手就擒。
4、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爱其身。------《猿子》
释义: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吝惜它们的生命,何况人呢?
5、世之不孝子孙,其于猿子下矣!------《猿子》
释义:世上的不孝顺的子孙,连猿猴也不如哩!
6、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
释义: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南北朝:郦道元
释义: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南北朝:郦道元
释义: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
释义: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
释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咏竹诗】 怀风枝转弱。
防露影逾浓。既来丹穴凤。
还作葛陂龙。(○《初学记》二十八。
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五。《诗纪》百十。)
☆陆法和〈法和。不知何许人。
隐於江陵百里洲。妙解神术。
预见萌兆。再为梁元帝破贼。
任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
元帝败。入齐。
文宣以为大都督荆州刺史、湘郡公。无病而终。
〉【谶诗二首】 〖北史本传曰:法和书其所居屋壁而涂之。及剥落。
有文二首。〗 十年天子为尚可。
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迭(北《齐书》作递。
北史同。)代坐。
(隋书五行志曰:时文宣帝享国十年而崩。废帝嗣立百馀日。
用替厥位。孝昭即位一年而崩。
此其效也。○北《齐书》陆法和传。
北史陆法和传。隋书五行志。
《诗纪》百十。) 一母生三天。
两天共五年。(娄太后生三天子。
自孝昭即位。至武成传位后主。
共五年。○北《齐书》陆法和传。
北史陆法和传。《诗纪》百十。)
☆卢询祖〈询祖。范阳涿人。
有术学。文辞华美。
与族人思道俱为北州人俊。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
有集十卷。〉【赵郡王配郑氏挽词】 〖《诗纪》云。
北史赵郡王睿。齐神武从子也。
娶郑述祖女为妃。〗 君王盛海内。
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
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林。
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
明月满床空。(○北《齐书》卢询祖传。
北史赵郡王睿传。《诗纪》百十。)
【中妇织流黄】 别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
然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
残丝愁绩烂。馀织恐缣(乐府作嫌。)
赊。支机一片石。
缓转独轮车。下帘还忆月。
挑灯更惜花。似天河上景。
春时织女家。(○《乐府诗集》三十五作陈卢询。
《诗纪》百十作卢询。○《诗纪》另别卢询於询祖后。
并注云。名见《颜氏家训》。
曰范阳卢询。疑即卢询祖也。
乐府作陈人。逯按。
乐府盖误作陈脱去祖字。今姑列卢询祖下。)
☆裴让之〈让之。字士礼。
河东间喜人。魏天平中。
举秀才。还主客郎。
历中书舍人、散骑常侍。齐受禅。
封宜都县男。除清和太守。
后被罪赐死。〉【有所思】 梦中虽暂见。
及觉始知非。殿转不能寐。
徙(文苑误作徒。)倚独披衣。
忄妻忄妻(文苑作凄凄。)晓风急。
ㄙㄙ月光微。 室空常(文苑作当。)
达旦。所思终不归。
(○文苑英华二百二。《乐府诗集》十七。
《诗纪》百十。) 【从北征诗】 沙漠胡尘起。
关山烽燧惊。皇威奋武略。
上将总神兵。高(文苑误作商。)
台朔风驶。(《类聚》作驰。)
绝野寒云生。匈奴定远近。
壮士欲横行。(○《类聚》五十九。
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作送北征。《诗纪》百十。)
【公馆讠燕酬南使徐陵诗】 嵩山表京邑。钟岭对江津。
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
出境君图事。寻盟我恤邻。
有才称竹箭。无用忝丝纶。
列乐歌钟响。张旃玉帛陈。
皇华徒(《初学记》作荣。文苑同。)
受命。延(《初学记》作垂。
文苑同。)誉本无因。
韩宣将聘楚。申胥欲去秦。
方期(《初学记》作当。文苑同。
《诗纪》云。一作当。)
饮河朔。翻属卧漳滨。
礼酒盈三(文苑作三盈。)献。
宾筵盛八珍。岁稔鸣铜雀。
兵戢坐金人。云来朝起盖。
日落晚摧(《类聚》作催。《初学记》、文苑作推。)
轮。异国犹兄弟。
相知无旧新。(○《类聚》五十三。
《初学记》二十。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
《诗纪》百十。) ☆裴讷之〈讷之。
字士言。让之弟。
弱冠为平原公掌书记。文宣朝。
累官至太子舍人。〉【邺馆公燕诗】 晋楚敦盟好。
侨札(《类聚》误作礼。)同心赏。
礼成樽俎陈。乐和金石响。
朝云驾马进。晓日乘龙上。
双阙表皇居。三台映仙掌。
当阶篁筱密。约岸荷蕖长。
束带尽欣娱。谁言骛归两。
(○《类聚》五十三。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作奉使至邺馆。
《诗纪》百十。) ☆邢邵〈邵。
字子才。河间郑(北《齐书》作邺。)
人。仕魏为宣武帝挽郎。
历奉朝请。著作佐郎。
累迁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尚书令侍中、黄门侍郎。北齐皇建中。
出除骠骑将军、西兖州刺史。武成时。
入为中书令。迁太常卿、兼中书监、摄国子祭酒。
后授特进。有集三十卷。
〉【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
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
(○《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百十。)
【三日华林园公宴诗】 回銮自(岁时杂咏作首。)乐野。
弭盖属瑶池。五丞(岁时杂咏误作水。)
接光景。七友(《初学记》作反。
岁时杂咏作度。文苑同。)
树风仪。芳春时欲遽。
览物惜将移。新萍已冒沼。
馀花尚满枝。草滋径芜没。
林长山蔽亏。芳(《类聚》作方。
《初学记》同。)筵罗玉俎。
激水漾金卮。歌声断以(岁时杂咏、文苑作且。
《诗纪》云。一作且。)
续舞袖合还离。(○《类聚》四。
《初学记》四。古今岁时杂咏十六。
文苑英华百七十二作北齐邢子才诗。《诗纪》百十。)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 年病从横(《初学记》作衡。)至。
动息不自(《初学记》或作自不。)安。
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
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
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灯光明且灭。华烛(文苑作烛花。)
新复残。衰颜依候改。
(文苑作晚。)壮志与时阑。
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
夜景(文苑作行。)将欲近。
夕息故无宽。忽有清风赠。
辞义(文苑作气。)婉如兰。
北风行
作者:刘基(字伯温)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绝句·人生无百岁
作者:刘基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题太公钓渭图
作者:刘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请保护动物 不敢看你的眼睛, 不敢听你的悲鸣, 不敢感受你的心情。
你是和我们 一样的生灵。 我们凭什么 夺走你的生命? 然而这一切 都已发生, 它让我的心 得不到安宁。
1.马 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
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珏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
魏晋南北朝诗选〔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
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明显地表现了对汉代乐府的继承关系。他的文章也一变东汉以来的典雅繁缛,而以"清峻通侻"著称,显示着他崇尚刑名,反对儒学传统的突出特点。
鲁迅曾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的著作今有辑本《曹操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武帝诗注》较为详备。
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同,枯也,人死则枯槁,故云。
《蒿里行》是汉乐府《相和歌。相和曲》中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这里是曹操按照旧题写作的新辞。作品叙述了袁绍等军阀讨伐董卓不成,转而互相攻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这表现了作者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愿望。〔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相和歌·平调曲》。
这里是曹操按旧题写作的新辞。从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一文看,此诗可能作于建安十三年征孙权的前夕。
原作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作品反映了曹操为实现他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急切心情。
第一节调子比较低沉,这是时代乱离和汉末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颓废人生观在作者思想上引起的回波反响。从第二节起调子变化,作品出现新境界,新场面。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是不可多得的四言警句。〔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步出夏门行》是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瑟调曲》。
曹操曾用这个旧题写过新辞,全诗共四首,前面有"艳"(序歌)。正当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的时候,活动在辽西一带的乌桓民族强盛起来。
他们攻汉州郡,掠虏汉民,成为北部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垮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死,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中去了。
当时曹操的处境是,南有盘据荆襄一带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勾结的乌桓,形势是严重的。曹操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大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省兴城县西南)。
九月,胜利回师。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就作于回师的途中。
《观沧海》描写了碣石山下深秋的海景,通过写景,自然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对于当时的社会动乱,生计艰难,人心不定的种种忧虑,并暗含着他削平割据、稳定时局、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图。作品情景交融,境界场面极其壮阔。
〔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
作品从哲学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否定方士们关于神仙的种种妄谈,也否定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而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与豪迈气概。〔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和冯中允仙娥峰》
作者:王禹偁
熊耳如当出槛熊, 仙姿孤秀压诸。
采芝逋客怜贞质, 化石佳人丽容。
身上霓衣慵整顿, 天边华盖会裁缝。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
《把酒问月》 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传说:嫦娥,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之中。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大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汉族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另有观点认为:"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