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至醉后岂堪夸
岂止清心明目
还堪醒脑提神
品高自可款佳宾
九州丰产此
声誉满乾坤
汁似琉璃玛瑙
淳和味溢清芳
吟诗最好与相亲
杯中腾雪浪
笔下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1.(瑞草)杜牧《题茶山》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牙香紫壁裁。”
2.(渌水)白居易《琴茶》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3.(修竹)宋 米芾《苕溪诗贴》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4.(奇茗)宋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就知道这几首了
你好! 历代茶诗很多,特别是唐宋著名诗人的茶诗更是绚丽多采。
现从钱树霖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茶诗》和李传轼编的《中国茶诗》中摘录了五十多首唐宋明清茶诗(词),以餐读者。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Ï妓虏刹?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
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
5.六羡歌(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
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 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
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
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
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
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 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
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 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颜真卿等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 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
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
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
1.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2.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皎然
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4.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5.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6.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寒夜》杜耒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7.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李清照
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8.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幽居初夏》陆游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9.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李清照
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10.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
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个人很喜欢的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还有一首宝塔诗格式的茶诗,是现代草根诗人胡秉言所作
《茶》
祥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七碗茶》
——唐代诗人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 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一、齐己的赞美茶诗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二、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原发布者:0闲云草堂0
关于茶的诗词茶诗经典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与禅宗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闲情逸趣入诗居易《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赵朴初诗茶禅道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雪煎茶》〖元〗谢宗可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咏茶》〖宋〗苏轼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蓝素轩遗茶谢之》〖明〗邱云霄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娇女诗》〖西晋〗左思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满庭芳·咏茶》 宋代:米芾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湖州贡焙新茶》 唐代: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乞新茶》 唐代:姚合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
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 储光羲《吃茗粥作》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 皇甫冉《寻戴处士》
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 大须《暮雪》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