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862~888年),即李俨。
唐代皇帝。懿宗子。
公元873~888年在位。处封晋王。
十二岁时受宦官刘行深、韩文约拥立。即位后专务游戏,称宦官田令孜为“阿父”。
乾符元年(874年),关东旱饥,州县继续催征勒索,爆发王仙芝、黄巢起义。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入长安,逃亡成都,黄巢起义失败后,他于中和五年(885年)还京师。
数月,即再奔凤翔,旋又走兴元(今陕西汉中东)后又返京,但此时朝廷孤弱,藩镇之患近在肘腋,已成岌岌不可终日之势。 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
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
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他看了看身边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于佑把诗带回家里,但此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眼前全是宫里那个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
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之后他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于佑将此事讲给几个同伴听,大家都笑他。
一晃几年过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渐渐淡忘了。他科举不成,几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韩泳家教书。
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
当时于佑尚未娶亲,听说韩翠苹姿色美艳,于是答应下来。 于佑婚后与韩翠苹感情很好,一天,韩翠苹在于佑的画笥中看见自己亲笔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佑哪里得来的,于佑便如实告之。
韩翠苹说:“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来一看,墨迹犹存,正是自己当年曾经写的。俩人皆默然,泪水盈眶,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出口,相对感泣良久。
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 韩翠苹为此悲欢交集,于是提笔写下:“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这也许是最凄苦无奈也最浪漫温馨的故事了。
“红叶题诗”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节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诗》里记当事人为顾况,《云溪友议·题红怨》为卢渥,而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成了进士李茵,人名虽各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舍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
后来,唐宣宗李忱裁减宫女,准许宫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
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幽幽地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另据《本事诗》记述,天宝年间,顾况在洛阳时暇日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
一位宫女在梧桐叶上写了一首诗,随御沟流出,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得诗后写下:“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从上游流入宫中。
过了十几天,又在御沟流出的梧桐叶上见诗一首,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故事很凄美,但她没有韩氏那么走运。 而在《北梦琐言》里,却演化成了人鬼相恋的悲剧故事:进士李茵是襄阳人。
一次他游御苑,见一片红叶自御沟中流出,上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李茵将红叶收贮在书箱里。后来僖宗在藩镇之乱中到了蜀地,李茵奔窜到南山一个老百姓家。
见到一个流落人间的宫女,她说自己是宫中的侍书,名叫云芳子。她很有才学,李茵和她交往日深后,云芳子发现了那片红叶,哀叹说:“此妾所题也。”
于是同行到蜀地去,一路上云芳子详细讲述了宫中的事。到了绵州时,一个宦官认出了她,宦官问:“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逼令她上马,强行带走,李茵十分难过,但又无可奈何。
那天晚上他宿在旅店里,云芳忽然进来了,她对李茵说:“妾以重金贿赂了中官,今后我可以跟你走了。”佳人失而复得,李茵欣喜难以言表。
于是两人相伴回了襄阳。几年后,李茵得了病身体消瘦,有个道士说他面有邪气。
这时云芳子才对他说了实情:“那年绵竹相遇。妾其实已死。
感君之深意,故相从耳。但惜人鬼殊途,不敢再连累君。”
说毕置酒与李茵对饮,酒后飘然而去,遂不知所终。 缘分多是三生注定,当事者也会惘然。
然而有运气得以结缘民间的宫女毕竟极少,或者外人处于同情和想象而加以虚构,使传说经不起推敲。但许多宫女一生最好的光阴在寂寞的深宫中被埋葬,这种漫长的煎熬却非外人可以体会。
除清朝以外,历代宫女多为终生在宫中服役,元稹的《行宫》即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
熏梅染柳几番雨 由自 辛弃疾 汉宫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传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解释:春天已经到了,看漂亮的年轻妇女的头发上,飘起了春天特有的彩带。
不知道何处来的风雨,还带着少许的轻寒。去年此地生长的燕子,这时候一定已经梦见了昔日的西园。
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已经是黄柑下酒,还上了青青的韭菜等菜肴。 笑看东风,从现在起就要吹醒梅花绿柳,顺便吹困闲人。
无聊的时候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又老。(于是)泛起阵阵愁肠,想问一问,谁可以解开生老病死的连环节。
就是害怕看见每年的花开花落,早春南雁北还的情景啊!(岁月催人老啊!) 唯有御沟声断知 由自 韩元吉 好事近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 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此调别本题作[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金史·交聘表》:“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三月癸巳朔,宋遣礼部尚书韩元吉、利州观察使郑裔兴等贺万春节。
”韩元吉赴宴,作此词寄寓黍离之悲。上片暗用王维菩提寺所作诗意,隐约写出故都被金我侵占的伤痛感情,当作者在宴会上听到演奏北宋教坊旧乐,不禁悲从中来,“总不堪华发”极言闻乐顿时衰老的愁情,并委曲地对历史兴亡及点明宴会时令,花以有时,草木无情,杏花本不知历史兴衰、人间悲欢,作者却赋与它感情,借以自抒哀愁。
开二句描写亡宋故宫御沟,因“知人鸣咽”,而不忍发出幽咽的流水声来增加作者内心的痛苦,更使人感慨面子端,欷歔泣下。这首小词凄楚沉咽,表现了一个爱国使者对故国深深的眷恋与伤悼。
综合来说本句的意思是 几番清雨吹醒了那些梅花绿柳,真实的感觉也只有那些历史的留存能体会到那种悲伤吧。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长恨歌》唐·白居易2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离骚》先秦·屈原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 寒食日即事》唐·韩翃4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白头吟》汉·卓文君5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三台·清明应制》宋·万俟咏6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送别》唐·王之涣7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鹊巢》先秦·佚名8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秋兴八首》唐·杜甫9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秋兴八首》唐·杜甫10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州桥》宋·范成大11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杜甫12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长安古意》唐·卢照邻13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长城》唐·罗邺14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宋·辛弃疾15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送魏万之京》唐·李颀16维此针虎,百夫之御《黄鸟》先秦·佚名17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秦妇吟》唐·韦庄18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春中田园作》唐·王维19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唐·温庭筠20御沟冰泮水挼蓝《风入松·寄柯敬仲》宋·虞集21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杨柳枝词九首》 唐 · 刘禹锡22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杨柳枝词九首》 唐 · 刘禹锡23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剪梅·咏柳》 明 · 夏完淳24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满江红·喜遇重阳》 宋 · 宋江25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长信秋词五首》 唐 · 王昌龄26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六月》 先秦 · 佚名27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忆昔二首》 唐 · 杜甫28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寄左省杜拾遗》 唐 · 岑参29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春江花月夜词》 唐 · 温庭筠30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唐 · 杜甫31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1、瑶池本是在人间,堪笑凡夫安学仙。有路天堂通九寨,此中仙境任盘旋。
2、细数珍珠百十潭,流云在水近茅庵。一沟浓烈松林翠,满眼清幽宝石蓝。幸好山深无佛诵,适逢客众有诗谈。境佳本属文人辈,留取华章赚点颔。
3、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狭口流。
4、蜀山自古称峨眉,峨眉哪比九寨奇?碧湖相连群瀑叠,水光山色仙境开。
5、金秋访九寨,红叶胜花开。碧海泛五彩,风雪舞剑岩。四顾皆仙界,一步一徘徊。挥手暂相别,相约又重来。
古人写的没有哈,可能那本来就路不好走,以前也没什么大诗人去过。我这些都不是古诗哈,都是现在人写的,但是是谁写的就不知道了。
一、广告:
1、神奇的九寨沟,以美丽的五彩池闻名于世。
2、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是旅游的好去处。
3、去九寨沟固然累些,但值得一游,那里实在太美了。
4、百闻不如一见”,以前老听人说九寨沟原始自然景观如何如何,这次身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
5、色彩斑斓的秋天为九寨沟增添了无穷魅力。
6、九寨沟风景秀丽,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真令人流连忘返。
7、旅游胜地九寨沟,真是山明水秀。
8、九寨沟的景色非常优美,游人络绎不绝。
9、九寨沟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风景秀丽极了。
10、九寨沟神奇的风光,处处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令我神往。
11、对于九寨沟不要认为是可望不可及,河南焦作的云台山就是具体而微的九寨沟,大家不妨一游。
二、诗词
1、《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宋代: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
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
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2、《柳含烟·御沟柳》
唐代: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3、《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