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仔粥:传说有一户水上人家的女儿金水,曾放生一条小鲤鱼。
几年后,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疾,金水天天求菩萨保佑。一天金水望着朦胧的月亮渐渐入睡,她看到了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我是10年前被你救的鱼妹妹。
你爹的病不要紧,只要煮一点鱼虾粥给他吃,再卖给岸上人家换点钱带你爹去看大夫,10日之内即可痊愈。”金水依法照做,而且依据岸上人的口味,秘创一法曰“西关驰名艇仔粥”。
凉粉糕:相传由一个名为“大只威”的凉茶店主为哄小孩发明的,后来,凉粉糕不断被人改良,加入了米粉,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凉粉”。 马蹄糕:据说在上世纪40年代泮溪酒家开业当天,李氏两兄弟亲自下厨蒸出两盘马蹄糕,立刻成了人人争着品尝的对象。
后来泮塘马蹄糕随着泮溪酒家的名声越传越远,成为远近闻名的西关小食。
1.仙岩生玉女;佛井吐甘泉。
2.道缵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德令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3.颍川贤裔同心,六院八廊祠永润;南国精工翘指,千姿百采艺长春。
4.九百年派溯英州,故土常怀绳祖武;七十县宗联穗石,德星再聚蔚人文。5.文范仰先生,依然东汉德星,有光祖庙;孙谋诒后嗣,长此南天耀日,继照吾宗。
6.院聚名贤,杰构冠于岭南,一百周星迎庆典;馆藏博物,巧艺矫然宇内,万千气象祝吉祥。7.光先绪于东都,立德立功,观往昔之勋名,同昭日月;裕后昆于南国,俾昌俾炽,庆今兹之享祀,永荐春秋。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
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
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
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
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
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
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
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门厅(门官厅)中设天宫和土地神仕,其后有中门四扇,平时不开,只有乘轿贵客来访才开,以示隆重迎接。
仅留左右两门出入,使路人看不见门内情景。轿厅是供乘轿客人及主人出入停轿之所。
大厅是大屋的主体建筑,面积最大,屋脊最高。整座大厅红栋(主梁油红漆〕黑桷(木角油黑色)白瓦(衬瓦涂以白色),宽敞宏大。
为使大厅更加明亮,屋顶错落装以明瓦即玻璃瓦。正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
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夫妇居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
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油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
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西关大屋的门面装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等门扇。
室内装修典雅,堪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玻璃及铁漏花、满洲窗、刻彩图案、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等,均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
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十分可惜,这些名园大宅大多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