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石绝非仅指磬石一种。
近年来,观赏石的巨大魅力正逐年升温,爱石、玩石、购石、藏石之人越来越多,石玩市场看好,前景广阔。就灵璧石而言,各产地山民亦掀起寻石、采石、售石热潮,鉴于磬石山一带蕴藏量的开发已受局限,其采石范围移向同一或同区域山脉地带,且石种丰富,已逾数10种,加之参照有关史料的记载,灵璧石大体可分为以下6大类: (一)、磬石类:有墨玉磬石、灰玉磬石、红玉磬石等,此类石种也统称八音石,除颜色、形体差异较大,其石态、石质等方面基本相似,玲珑剔透,扣之有声。
(二)、龙鳞石类:有红碗螺、灰碗螺、黄碗螺等,此石种的原始石身均有鳞状,直观感觉强,石身规律排列无数条龙身形体,且头、尾、完整,如切片加工,打磨石上光,则平面显露出个个螺状环体图案,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环状色差较大(三)、五彩灵璧石类:该石色彩缤纷,黄、绛、红、青色花纹雕嵌,曲折有致,如山川、河流、清泉、小溪、朝霞或黑云压城,洪荒无情。(四)、花山青霜玉类:石质较硬,7度以上,手感滑润,天然光洁,以红、黑两色组成,深嵌体中,形美以山丘象形居多,独成一体。
(五)、透花石类:此石多为圆、椭圆状。黑、灰底色展现出人物、植物、山川、清溪等,古相典雅,栩栩如生,透过背面以强光照射,观之韵味无穷。
(六)、白灵璧石类:有红白灵璧石、黄白灵璧石、灰白灵璧石、褐白灵璧石数种,各底色呈现斑斑点点的白玉,质地坚硬,如积雪、白云、点缀通体,天生丽质,自胜粉黛。"天下第一石"之灵璧石,亦褒称"灵璧",以其瘦、漏、透、皱、伛、黑、声、丑、悬九美俱备而名扬天下,威振四方,品位至高至尊,据宋代杜绾云《云林石谱》载:灵璧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其状颇有婉转之势。
或多空塞 ,或质偏朴,或成去气日月佛像,或状四时之景。石谱记载石品116种,把灵璧石排在第一位,并详尽介绍了灵璧石之产地、采制方法首述了屡璧石具有"石理嶙峻"、"青润而坚"、"扣之铿然有声、"等特色。
又明代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载:"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二种品皆贵,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数尺者更属奇品,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再明人赵希鹄《洞天清录集》怪石辩一章里列有:灵璧、道石、融石、川石、桂川石、邵石、太湖石七种,亦把灵璧石排在首位;并阐述了灵璧石之真伪。
其文曰:"灵璧石出绛州灵璧县,其石不在山谷,深土中掘之乃见,色如漆,间有白纹如玉,然不起峰,亦无岩岫。佳者如菡萏,或如卧牛,如蟠螭,扣之声清越如金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此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则香云终日盘旋不散……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
盖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之则成屑"。 由此可见,古人对灵璧石的研究可谓详尽之至,不仅道出灵璧石之特点所以名贵之处,并详辩灵璧石的真伪之特征,实为灵璧石之知音。
由于灵璧石格高韵雅,奇美可人,集众萃于一体,乾隆皇帝也曾把灵璧石赞誉为"天下第一石"。正如宋代诗人方岩在《灵璧磬石歌》开头所云: 灵璧一石天下奇,体势雄伟何巍峨。
巨灵恕拗天柱掷,平地苍龙卷首尾。 两片黑云腰夹之,声如青铜色如玉。
秀润四时岗岗翠,乾坤所宝落世间。 …… 如今深蕴地下之灵璧石,又云尘炫珠,再现人间,重飨世人,实乃胜事。
【VVTV-1《鉴宝》展示】 藏品名称:灵璧奇石 收藏者: 张家夫 藏品来历:我从朋友那买来的。 藏品特征:这件奇石的造型为一尊人头像,高50厘米,宽45厘米。
颜色以暗红色为主,有自然的山石纹。整体人像造型的五官清晰可辨。
相关背景资料: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灵璧石磬以它清润悦耳的音色,完美的音律,在古代就被视为奇珍异宝,被皇家用来制作乐器。
《尚书 ?? 禹贡篇》载:“泗滨浮磬也”。“灵璧一石天下奇,宝落世间何巍巍,声如青铜色如玉,秀润四时岚岗翠”,这是宋代诗人方岩赞美灵璧石的绝妙佳句。
灵璧石有奇特的天然造型,峰峦洞壑,浑然一体,色泽秀丽雅致,质地细腻光洁,居中国四大美石之首。近年来,灵璧石已通过不同渠道几乎走遍全球,被中外赏石家、藏石家和商贾视为赏石之宝竞相争购珍藏。
鉴定专家:王时麒 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专家评述:这个一号藏品是一块灵璧奇石,我们知道这个奇石是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很特殊的文化传统之一,灵璧石呢乾隆皇帝把它誉为“天下第一石”,那我们现在来评一下这个1号这块灵璧奇石。应当说这是灵璧石的一块精品。
很精美,很奇特,它的形象很逼真。这个红色的这种灵璧石是比较少见,它的这个质地比较细腻,所以这样呢我们就给这块灵璧奇石一个20万元的一个市场价,供大家来参考。
我们下面再看看这个2号收藏品。这是一个灵璧的一个磬石所做的一个石琴,因为它声音特别好,所以作为一种打击乐也叫八音石,目前这个价格现在看来给的是比较低,这是实际的市场价格,就是因为它目前的资源还有一定的量,另外,它是作为一种人工的工艺品,它不是说天然形成的。
专家鉴定团估价:200000元人民币。
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
所谓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浮磐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了。
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浅灰、赭绿等色。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诗。
灵璧石之美为古今名人喜爱,至今仍是藏石爱好者搜集的对象。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璧。
色如墨,声如磬 灵璧石天下奇。灵璧石独具神韵,闻名遐迩,领骚神州,古往今来有无数石痴为之倾倒,它的天工造化之功,在古今中外赏石界产生强烈影响。
灵璧石主要特征概括为:“三奇、五怪”。三奇即色奇、声奇、质奇,五怪即瘦、透、漏、皱、丑。
一奇为色。黑如墨玉,磨之可为镜;白色则泽润如羊脂,犹如一团白云;彩色石红、黄、青、蓝搭配,美不胜收。
二奇为声。犹如金振玉鸣,历来有金石之声的说法。
扣之有声,克谐八音。灵璧磬石在古典乐器中鹤立鸡群,向来被皇家宫廷所喜爱。
可以制作成为编磬、垂磬、特磬和,鱼磬等。据《文房器具笺》记载:“有旧玉者股三寸,长尺余,古之遍磬也。
有灵璧石色黑性坚者妙,悬之斋中,客有谈及人间事,击之以待清耳”。由此看来,灵璧石优美的音质,不仅上层喜爱,庶民百姓也爱不释手。
三奇为质。灵璧石在所有的奇石中,硬度最好,处于4—7之间,最利于长期收藏。
其石,质经有关部门测定,无放射质,无有害化学成分。1994年经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灵璧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锶的含量高达0.48%,具有促进人体健康,抗癌增寿的功效。
所以利用灵璧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是符合环境保护和国际流行的绿色用品之要求,深受海内外普遍欢迎。它是集鉴赏、收藏、实用、工艺、保健于一体,是其它奇石都难以媲美的石中之奇。
一怪为瘦。瘦——体态窈窕,实兀嵌空。
乃阳刚之谓。以石体而论,其势棱角毕现,刚硬苗条,中枢坚挺,不肿不疲,骨气昂然。
二怪为透。透——洞豁贯穿,玲珑剔透。
石多孔多洞,灵动飞舞,仰俯观而多姿多势。古人云:石以玲珑透空者为上品。
透——可活全石,也符合阴柔为清的审美观。现仍留存在世的古代灵璧石“中华峰”可称透之美石之典型。
三怪为漏。漏——空穴委曲,鬼斧神工。
漏者,茅屋夜雨,柳稍垂露,上下可穿行也。上可乘天冰,下可接地气,惟漏可行。
石峰有漏,则体若莲瓣,翻唇吐樱,跌宕多姿,疏郎明了。现上海豫园中有一古代灵璧石名为玉玲珑(又说太湖石),可谓“漏”之神品。
朵云突兀,万窍灵通,一孔注水,孔孔皆出,若自下焚香于一孔,则众孔皆烟。何不为奇也。
四怪为皱。皱——皱毂叠浪,岩窦纵横。
皱石之外像。其纡回峭折,氤氲连绵,起伏松弛,阴阳正背,石肤收放皆归于皱。
灵璧石的皱象犹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大雪叠叠;象春风吹碧水,微波滚滚;石肤若披麻,千丝万缕。其之“皱''真奇也。
五怪为丑。丑——丑极则美,美极则丑。
丑而雄,丑而秀,乍看怪丑,实则娇美。丑是自然天成,大璞不雕,返朴归真的美学观念,是赏石文化的最高品位。
总之,灵璧石瘦者铁骨铮铮,透者跌宕,漏者遒逦,皱者江河行也,丑者藏美丑而不丑。灵璧石可谓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
形态大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神美貌丽。 魅力独特 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具有4个方面的独特之美,坚贞美 坚是石的主要特点,更是供石的首要条件。硬度低的奇石,易风化剥蚀,虽然好的造型而不能保持永恒,失去收藏价值。
所以一块奇石,虽然具有造型,纹理、色彩等诸多奇特条件,但因其硬度低便不能跻身于奇石之林,更不能成为精品。灵璧石一般均在6—7度,保存性高于它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
其坚贞之特质,为供石之最。 造型美 石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之古物,它经过宇宙混沌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辗压和亿万年的风化雨浸、水镌土蚀等内部和外营力的自然雕凿下,扭曲劈裂、去软留坚、孔洞沟壑,峻岭起伏,缠结纷乱,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罕贵难求的艺术品。
灵璧石更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一块块坚实青莹、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品。当人们走进灵璧层峦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峰峦洞壑、剔透玲珑、惮奇尽怪,黛色荧荧的(山免)岩怪石,还会发现在众多的奇石中有鳞者、角者、游者、翔者、菡萏、蟠螭、仙翁、美女、菩萨、高士,或卧或。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石灰吟》
意为: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2、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曹雪芹《题自画石 》
意为:喜爱这一拳石头,生得自然灵动、七窍玲珑。
3、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意为: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4、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刘方平《望夫石》
意为:佳偶良人成了一座座古石,苔藓除去了又长,花开了又败。
5、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白居易《莲石》
意为:在水中有一座两座碧绿的石头,白莲也开了三四朵。
梅花绽放: —为所藏梅花奇石题老树新花百千朵, 惹得春风一夜来。
放翁今日何处去,笑傲江湖我自开。 “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之吟唱。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石、咏石,留下了不少咏石之诗句,多少画家以石入绘,篆刻家石上行刀,造出令人玩赏不已的图式。
我国既是诗的国度,又是拥有众多名石的国家。那五彩纷呈的名石,早已成为诗人吟咏的题材。
宋代黄庭坚面对色泽碧绿,石质细润,莹洁如玉的甘肃洮河砚石,赞不绝口,赋诗赞之:“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宁夏贺兰石用于制砚,被誉于“朔方瑰宝”,董必武的诗句:“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既道出了贺兰石的特点,又颂扬了贺兰石的可贵之处。广东肇庆的端石,为著名的制砚名石,诗人称颂备至,如诗云:“人性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星眼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
唐代诗人李贺也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吟咏。安徽灵碧石为雅石中的上品,因采掘不易,佳品难得,一向非常名贵,以至唐代诗人苏味道为此吟道:“何当掘灵髓,高枕绝嚣氛。
”南京雨花石天然的质地、色彩、花纹、形状,赢得了诗人的倾慕:“非声非色非香味,别有幽芬来袭人。”青田石与寿山石同为我国著名的印章、雕刻名石,正如文豪郭沫若写道:“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
唐吴融的“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则生动地描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
在咏石诗中,许多名人以石寄寓,借石抒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位藏石爱好者,自称得石二百九十有八“以净水注石为供”,并写有《雪浪石》、《双石》等咏石诗篇,他的“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玉玲珑”诗句,流露了诗人不惜重金买石的心态。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这是宋代辛弃疾的《咏石》诗,诗人借石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境。
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常以石之高风峻骨寄托自己耿直的个性,他在自己画的一幅《石峰》图中题诗道:“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 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须折我腰。”
作者借冲天石柱的势态气韵,寓出自己如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刚直精神。革命老人沈钧儒平生酷爱石头,所收之石“不但拥有百域,而且囊括四海”。
沈老以石头的坚固来砥励自己的革命操守,赋诗日:“吾生犹好石,谓是取直坚。 掇拾满所居,于髯为榜焉。”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赏析】
此诗开篇先声夺人,直接展现一幅江山竞胜、深蕴王气的雄浑壮观景象。继而承以“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二句,将金陵形胜与怀古之情有机贯通。诗人登台远望,思接千秋,上下千年,纵横驰骋,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正是因为对历史有着清醒的认识,诗人在结尾四句中,盛赞朱元璋统一中国、四海为家之功。全诗写景、叙事与抒情三者兼胜,气势充沛,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寄顾非熊
贾岛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
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李白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赞美“奇石”的诗句有:
1、江间饶奇石唐杜甫 《石柜阁》
2、奇石云根浅唐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
3、寒泉浸、几峰奇石宋朱敦儒 《满江红·竹翠阴森》
4、震泽生奇石唐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5、铿锵辨奇石唐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
6、汝山饶奇石唐孟郊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7、玩奇石路斜唐孟郊 《峥嵘岭》
8、林中有奇石唐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9、闻君采奇石唐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10、题诗足奇石唐皎然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11、一丛奇石古苔龛元张雨 《太常引 浴鹄湾有咏写奉易玄》
12、骞腾立奇石宋陆游 《感怀》
13、潦收出奇石宋陆游 《将离江陵》
14、奇石插碧井宋陆游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
15、青青菖蒲络奇石宋陆游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16、风漪奇石出临洮宋陆游 《休日与客燕语既去听小儿诵书因复作草数纸》
17、奇石玩荦角宋陆游 《永日无一事作诗自诒》
18、异书奇石小崚.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198》
19、翠竹并奇石明唐寅 《枯木竹石图》
20、奇石斓横道宋敖陶孙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篁讨龙井》
奇石,是指自然形成的独特的蕴含某种意境,或相似山川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具有艺术欣赏及收藏价值的天然石体。古往今来,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大多爱恋藏石赏石,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藏石故事在千百年后仍被广为传颂。
卞和献石 卞和是楚国的一名奇石收藏家,他在家乡的荆山脚下采到一块“落凤石”献给楚王雕琢成“和氏璧”,创下了世界最高的“连城价值”,并引发出闻名的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和氏璧”这一奇珍异宝被130多位帝王收藏1600余年,又创造了收藏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陶渊明卧石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其宅子旁边有一方纵横丈余的天然大岩石,他经常坐卧其上赏菊、饮酒、赋诗,后见此石有醒脑提神之独特功效,就给它取名“醒石”。此举引得后人艳慕不已,尊他为赏石祖师。宋人程师孟作诗曰:“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牛公好石 唐代宰相牛僧孺也酷爱奇石,对奇石来者不拒,尤以太湖石之富而自豪。他的府第和别墅中藏石极多。牛公“与石为伍”,“待石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一次,苏州太守赠他一块“奇状绝伦”的太湖石,他欣喜异常,特邀白居易、刘禹锡共赏,并为此石酬唱往返,留下了数首咏石诗篇。
白居易爱石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深爱太湖石,是唐代奇石鉴赏方法唯一创始人。白居易对石收藏立论重在欣赏,如他在《太湖石记》中说,“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三山岳百洞千壑……尽在其中”。退任后,他将收藏的五个太湖石运到香炉峰北遗爱寺西畔,仅以二室、四窗的草堂作垂暮之年安身之地。作诗云:“弄石临溪座,寻花绕泉行,时时闻鸟语,处处听泉声。”
柳宗元论石 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期间,对当地的秀石、石砚多有留心。在他的《与卫淮南石琴荐启》中第一次明确认知并提出了岩石的基本物理属性,提出了要“珍奇、特表殊形”;石质弥坚;颜色自然;声音铿锵。提炼总结出“形、质、色、声”四大要素,到如今还经常被人们引为重要的评石标准
米芾拜石 米芾是宋代的书画家和玩石大家,他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任无为州监军时,一次,看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苏东坡易石 苏轼号“东坡居士”,赏石、玩石是他的雅好之一。他在湖北黄州任职时,发现“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温润如玉,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但得之甚难,只有在江边嬉戏的孩子们常可摸到。苏东坡想了个好主意,用糖块和小孩交易。这样他先后得二百八十九枚,“大者经寸,小者如枣栗菱芡”。还特意用古铜盆注水供养,时常玩赏,怡然自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