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读过杜牧的这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大名鼎鼎的寒山寺大概就是那硕果仅存的几座寺庙之一。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19年)。
没错,梁武帝就是那个最早笃信佛教、兴建寺庙、最后被人活活饿死的文人皇帝。不过杜牧还是算少了,在梁武帝时期的南朝境内,寺庙远远不止四百八十座,而是多达2846座。
寺院最初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分散时期。
在此前百姓已经经历了近300年的动荡。生活的不安与艰难让更多人转而关注心灵的平静,以求获得慰藉。
同时皇权的推崇,让寺庙成为一个不用纳税不用服兵役的独立经济体,时人有云“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说的就是这一盛况。
当时的百姓为了逃避徭役和赋税,也纷纷选择出家为僧寄居在寺庙之下。到了唐贞观年间,诗僧寒山到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寒山寺也因他而得名。
在此后的唐玄宗年间,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佛塔和寺院,提名“寒山寺”。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历史上描写寒山寺的古诗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江枫渔火 唐朝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大唐王朝都陷入了恐慌。玄宗仓皇逃离长安城。
当时,江南的政局相对安定得多,许多文人和百姓都纷纷前往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避难,这其中就包括张继。 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乘船来到了苏州城外的枫桥。
面对江南水乡幽美又凄凉的夜色,张继便想到自己虽然远离了战乱的北方,但仍是心怀旅愁的异乡人。怀着这样的愁绪,他提笔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传诵至今的七言绝句。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精确而细腻地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国的担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惆怅,是描写愁绪的代表佳作。寂寞烟雨,“愁”名远扬 一首《枫桥夜泊》让张继之名传世,也让寒山寺“愁”名远播。
纵观历史上与寒山寺有关的诗句,大多都带有浓浓的愁绪。 作为地道的苏州人,文徵明(明代)曾目睹寒山寺多次在战火中被毁。
他流连枫桥时常常想起张继枫桥夜泊时的落寞,再看着眼前多灾多难的古刹,不由得悲从心起,为之痛心,有感而发创作了《题》一诗。 明代的吴中四杰之一高启也曾在寒山寺感怀,他创作的《赋得寒山寺送别》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分别之痛。
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寒江”“枫桥”,还是“萧萧众叶”,到处都流露出孤寂的意境,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 清代梅叶道人陆鼎也曾写过关于寒山寺的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清冷的夜晚,作客他乡的旅人默默无语,只有悠荡的钟声独自长鸣,而听着这钟声的人又各自在想着什么呢?孤寂萧索的“愁”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古诗原文《题》[明]文徵明金阊西来带寒渚,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赋得寒山寺送别 》[明]高启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寒山寺》[清]陆鼎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1.《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枫桥夜泊》元 孙华孙
画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枫有客愁。
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
3.《送僧归山》唐 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4.《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唐 方干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白云晓湿寒山寺,
红叶夜飞明月村。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5.《寄恒璨》唐 韦应物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补充:
1. 《枫桥夜泊》唐 张继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枫桥夜泊》元 孙华孙
诗人简介:孙华孙(?―1358),又名孙华,字元实,号果育老人。传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八二。《大雅集》辑录其诗14首,《元诗选(补遗)》录其诗15首。《全元文》收其文2篇。
当时人认为“其所为诗歌,流丽清远,意出天巧,绝类王维、孟浩然”。《列朝诗集•小传》等均以为“永嘉人,侨居华亭”。然查阅贡师泰《玩斋集》、《孙元实墓志铭》。
3.《送僧归山》唐 刘言史
诗人简介: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
4.《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唐 方干
诗人简介: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
5.《寄恒璨》唐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寒山寺 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赋得寒山寺送别 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夜泊枫桥望寒山寺
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吴江正落枫,碧山古寺独携筇.寒空鸟下岩边塔,残照僧归径外松.虚寂高斋无俗韵,风狂弥勒有遗踪.扁舟却趁寒潮去,梦里应闻夜半钟.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枫桥夜泊》--唐代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怀吴中冯秀才--唐代 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译文:长洲苑外,草木萧萧。回首旅途,山水辽远,岁月遥遥。唯有分别时的那番情景,令人难以忘却。眼前枫桥,暮烟笼罩,秋雨凄凄。
3、枫桥夜泊--元代 孙华孙
画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枫有客愁。
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
译文:画船晚上停泊,宿在寒山寺,不相信江枫会有客人因为住宿而发愁,十六岁的孩子都不怕风吹,而享受满天的明月,明天将去凉州。
扩展资料:
吸引历代诗人到寒山寺的原因:
寒山寺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2吨。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
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贞观年间,原居住于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由封干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故取名为“拾得”,与寒山是好友。后人辑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山寺
最有名的当属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代陆鼎的《寒山寺 》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明代王犀登的《寒山寺 》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明代高启的《赋得寒山寺送别 》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夜泊枫桥望寒山寺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
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寒山寺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赋得寒山寺送别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寒山寺瑟瑟吴江正落枫,碧山古寺独携筇。
寒空鸟下岩边塔,残照僧归径外松。虚寂高斋无俗韵,风狂弥勒有遗踪。
扁舟却趁寒潮去,梦里应闻夜半钟。
有关寒山寺的古诗词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朝代】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介绍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赏析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
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
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寒山寺 清·陆鼎 》 作者: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寒山寺 明·王犀登 》 作者: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题《姑苏十景·枫桥》》 作者:明·文徵明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赋得寒山寺送别》 作者: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枫桥寺》 作者:宋· 俞桂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唳搅人眠。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旁边系小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