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以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天台晓望》
天如邻四明,华顶高白越。
云垂大鹏翻,波动飞鳌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望木瓜山》唐·李白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以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天台晓望》 天如邻四明,华顶高白越。 云垂大鹏翻,波动飞鳌没。
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县。
山中多寺观。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诗。
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这是作者早期居蜀时所作,另一首是写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一首则是写于作者二十六岁(726)离开蜀地时。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眉山月歌的诗,则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人们很欣赏,但理解却有很大不同。 第一,是对作者写此诗时的心情说法不一。
明高棅《唐诗品汇》卷四十七引刘须溪谓此诗“含情凄婉”,而程千帆《古诗考索·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则云:“李白的构思是在以孤悬空中的月与自己所要随着江水东下而经过的许多地方对比。来展现自己乘流而下的轻快心情。”
如果我们联系李白出川的动机来分析此诗,对以上两种理解的正误便不难做出判断。作者当时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犹大鹏将展其翅。
此时没有什么“凄婉”之情可言,相反,倒是大有与明月争胜之心。峨眉山月本来随着江水东流,作者乘轻舟顺流而下。
所经之处有时可以看到山月,有时看不到,明月时隐时现,仿佛在紧紧追赶自己。看不到时,就像远远地将山月抛在身后。
假如把上述刘须溪所谓“含情”的“情”,理解为作者与山月相嬉的情趣或得以出川的喜悦心情,似乎比“凄婉”二字更接近原意。 第二,是对“秋”字的不同理解。
一种认为是指秋天,另一种认为“是指峨眉山月上弦或下弦呈半圆形的时候”。揆度其意,当然以后一种说法较合理。
不过可以肯定,李诗中的“半轮”,不会是指上弦月,因为峨眉山此时在作者的西南方向,自然是指阴历月终的时候了.同时,将“秋”字解作“时候”,可以在训诂方面找到根据,即“秋”字可训为“时期”、“日子”。 此外,“秋”字还训作飞动的样子,或腾跃的样子,如《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之七:“飞龙秋,游上天。”
据此,将这句解作弯月飞挂峨眉山,似亦说得通。 第三,是对“三峡”的不同解说。
一说这里的“三峡”是指鄂川交界的瞿唐峡、巫峡、西陵峡;一说指四川乐山县的黎头、背峨、平羌所谓小三峡。要辨别哪一个更合理。
不妨先考察一下李白的出川路线。作者看到峨眉山月的倒影映在平羌江里,说明是从峨眉山的方面启程的。
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西北,至乐山县入岷江。第三句的“清溪”即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县。
“清溪”在乐山三峡的下游,作者夜间从这里出发。目标是“向三峡气显然不是指乐山县的三峡。
否则不仅“向”字失去了着落,行人便成了走回头路。所以.此处的“三峡”必定是指著名的巴东三峡。
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也是由乐山经渝州(今重庆一带)出川的必由之路。 第四,是对二联对句中“君”字的不同解说。
有的说是指作者怀念的友人,或为其“送行之人”;沈德潜则云:“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
(《唐诗别裁》)看来后一种说法更合情理。峨眉山是作者实际上的故乡,月是故乡圆。
作者对峨眉山月的怀念。无疑也是对故乡的依恋。
如果把“思君”解作“思友”,便嫌平直,倒不如看作以月拟人更有诗意。俞陛云认为:“以秋宵之残月,映青峭之峨眉。
江上停桡,风景幽绝。无奈轻舟夜发,东下巴渝。
回看斜月沉山,思君不见,好山隔面,等于良友分襟也。”(《诗境浅说续编》)所以“思君”不是单指对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一种宽泛的乡情。
以象征着故乡的山月为友,不是比指某一具体的友人更有深意吗? 古人论此诗,最称道它对地名的妙用。明人王世懋说:“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
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我以为皆非妙悟也。
作诗到神情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艺圃撷金》)王世贞称此诗是太白佳境,并说:“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艺苑卮言》)。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作者不仅擅用地名,不露痕迹,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对于绝句诗艺的娴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转很见工夫。
作者是从平羌江顺流而来,所以第三句的“夜发清溪”是实接,如果再是实转,由清溪直下渝州,则成了水上码头名称的罗列,便可能诗味索然,而“向三峡”却是在虚实之间,作为地名,“三峡”属实,但此时诗人尚未抵达。它又是在想像之中。
由于第三句承转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顺水之舟,并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赋予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的佳境。
全篇说来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冬日归旧山》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天台晓望》天如邻四明,华顶高白越。云垂大鹏翻,波动飞鳌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