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宋】 作者:【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御街行(圣寿)
年代:【宋】 作者:【柳永】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
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
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
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
有庆,常作乾坤主.
五、把“愁”写得有变化运动 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接把“愁”写得从“眉头”下来,又爬上“心头”。
六、把“愁”写得有人性 张先在《天仙子》中写道:“《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他赋予“愁”以人性,像人一样具有感情。 古代诗词中“愁”字的魅力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自产生之日起,似乎就已决定了其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独特性。诗歌的语言精练,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非细嚼慢品不足以体味其妙处。在古代诗词中,以抒写作者愁怀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而作为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愁,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却异彩纷呈,魅力无穷。“愁”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愁”写得川流不息,无尽无休。 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句以春水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这一形象化的设喻,使之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其二、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愁”写得深重幽长。 李白在《秋浦歌》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此名单看“白发三千丈”真叫人无法理解,说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固然而长,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突出了内心深重幽长的愁绪,并将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渲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其三、运用移就的手法,把“愁”写得无比凝重。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用“舟轻”载不动自己的愁苦来表现愁之多,之深重,使抽象的“愁”变成了有重量的东西了。 其四、运用似人的手法,把“愁”写得富有人性。 张先在《天仙子》中写道:“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诗人本想借听歌钦酒来解愁,但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喝了几杯闷酒之后
便昏睡过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清,愁却未曾稍减,句中赋予“愁”以人性,使“愁”像人一样具有感情。 其五、运用衬托的手法,把“愁”字写得苦闷难吐。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屋楼。爱上屋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中采用衬托的手法来抒情,通过回顾少年的不知愁苦,反衬如今饱尝愁苦而又愁苦难吐的心情,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词人以苦衬会,以有写无,以无写有,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无处倾吐,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大抵在古代文学上有所成就的,其一生都充满了坎坷;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比比皆是。因此,利用诗词来表达“愁”的诗词大家不乏其人,其中很多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下面就将关于“愁”的诗词总结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首先就是李煜的《虞美人》,据说李煜因此词而死于太宗手下。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生平遭遇带给他创作诗词的灵感,他的词就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真,还有一组著名的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