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花。它俊美多姿,却不以娇艳取媚;骨灵神秀,却自甘疏篱旧圃;冰清玉洁,却敢于直面瘦月清霜,宛若娴静坚贞的淑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们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把它视作高尚情操的代称,尤其为诗人所偏爱。自晋陶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菊花更成了高洁竣拔人格的特指,“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然,赏菊爱菊,也成了俊杰逸士的雅趣。
菊花,可称得是节烈的君子,不屈的斗士。诗人元稹爱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惟有菊花,能笑对严寒,为萧杀的晚秋点缀风景,做卓然不群的一枝。起义领袖黄巢眼中的菊花,俨然又带有苍劲豪迈之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爱国诗人郑思肖心系故国,守节全志,他的菊花诗表达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情:“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秋风中”。
菊花,又是耐得寂寞,宁静淡泊的。它选择的花时是冷清的深秋。没有和煦的春风,没有温暖的太阳,蕊寒香冷,蜂蝶不来,自己静静地绽放,真正地孤芳自赏。“ 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这样的意境,也只有品位高尚、不慕世俗的人才能鉴赏。《红楼梦》中一群才子佳人呈才延誉,重阳赋诗咏菊,体弱才高的林黛玉以一首《问菊》一举夺魁:“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贾探春的《簪菊》诗也很有趣味:“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凭他拍手笑路旁。”
陈淏子的《花镜.菊花》总结道:“菊有五美: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平时看惯了美景的我,两眼充满了饥渴,在小区中寻觅绿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错和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
这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高雅淡洁的银针还孤独地展现它的风姿。一天早上,天气奇寒,菊花银针变得很醒目,袅袅婷婷地站着,那样得仙风道骨,气韵翩然。我心想:这么冷的天,连我这么大的人都抵挡不住寒风的袭击,这小小的菊花竟能受得住这般风寒。我明白了菊花能与清寒相伴,这种美就是——惊艳。这种美只属于它,它如同花中的“冷美人”,它的花瓣很长,白白的、细细的,长得密密麻麻的,粗壮的茎,美丽的花朵加上绿叶的陪衬,显得清纯脱俗。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如同珠宝、钻石点缀在上面,锦上添花。月光下的菊花更是显得圣洁,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洁白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农人心魄。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东坡“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
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
……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
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
“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
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描写雨的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 大雨 中雨 小雨 暴雨 阵雨 雷雨 阴雨 急雨 骤雨 雨丝 雨珠 雨露 雨点雨声 雨花 雨帘 雨势 倾泻 敲打 滋润 雨星 细雨 细密 雨柱 绵绵 密集淋漓 雷阵雨 及时雨 黄梅雨 毛毛雨 大暴雨 雨蒙蒙 雨纷纷 雨淋淋灰蒙蒙 雨过天晴 雨声沙沙 雨露滋润 雨声滴答 滂沱大雨 细雨如丝 秋雨连绵大雨淋漓 倾盆大雨 暴雨如注 狂风暴雨 茫茫烟雨 阴雨绵绵 细雨如烟淫雨霏霏 细雨蒙。
1、一朵朵菊花千奇百怪、千姿百态,有的弯着腰,像一位疲倦的老人;有的笔直笔直的,像一位站岗的士兵;还有的摇摇摆摆,像一位甩着辫子的小泵娘。
2、看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材,看它那细小的身腰,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公主一般。菊花的花辨是细长的,宛如仙女的细腰一样。它的叶子,像姑娘的裙摆似的,随风飘荡。在夜深人静时,它们不时地说一会儿悄悄话;还有时,它们会摇摇摆摆地做游戏,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娃娃似的,天真无瑕。
3、那层层叠叠的金绣球,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花瓣一层包着一层,一瓣贴着一瓣,有秩序地排列着,犹如一个金黄色的线团。里面娇小可爱的花蕊紧紧地拥在一起,多么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细细端详,仿佛是在打量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啊!
4、菊花嫩黄的花蕊象玉盘中的珍珠,随着花瓣向外延伸。菊花的叶子是翠绿色的,就象用翡翠雕刻成的,恰似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从远处看,菊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朵中翩翩起舞。
菊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花。
它俊美多姿,却不以娇艳取媚;骨灵神秀,却自甘疏篱旧圃;冰清玉洁,却敢于直面瘦月清霜,宛若娴静坚贞的淑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们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把它视作高尚情操的代称,尤其为诗人所偏爱。
自晋陶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菊花更成了高洁竣拔人格的特指,“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然,赏菊爱菊,也成了俊杰逸士的雅趣。
菊花,可称得是节烈的君子,不屈的斗士。诗人元稹爱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惟有菊花,能笑对严寒,为萧杀的晚秋点缀风景,做卓然不群的一枝。
起义领袖黄巢眼中的菊花,俨然又带有苍劲豪迈之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爱国诗人郑思肖心系故国,守节全志,他的菊花诗表达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情:“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秋风中”。菊花,又是耐得寂寞,宁静淡泊的。
它选择的花时是冷清的深秋。没有和煦的春风,没有温暖的太阳,蕊寒香冷,蜂蝶不来,自己静静地绽放,真正地孤芳自赏。
“ 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这样的意境,也只有品位高尚、不慕世俗的人才能鉴赏。
《红楼梦》中一群才子佳人呈才延誉,重阳赋诗咏菊,体弱才高的林黛玉以一首《问菊》一举夺魁:“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贾探春的《簪菊》诗也很有趣味:“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凭他拍手笑路旁。”陈淏子的《花镜.菊花》总结道:“菊有五美: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
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平时看惯了美景的我,两眼充满了饥渴,在小区中寻觅绿色的影子。
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错和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这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高雅淡洁的银针还孤独地展现它的风姿。
一天早上,天气奇寒,菊花银针变得很醒目,袅袅婷婷地站着,那样得仙风道骨,气韵翩然。我心想:这么冷的天,连我这么大的人都抵挡不住寒风的袭击,这小小的菊花竟能受得住这般风寒。
我明白了菊花能与清寒相伴,这种美就是——惊艳。这种美只属于它,它如同花中的“冷美人”,它的花瓣很长,白白的、细细的,长得密密麻麻的,粗壮的茎,美丽的花朵加上绿叶的陪衬,显得清纯脱俗。
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如同珠宝、钻石点缀在上面,锦上添花。
月光下的菊花更是显得圣洁,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洁白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农人心魄。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
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菊花的哀悼含义来自国外
很少有人意识到,用菊花扫墓如同用玫瑰表达爱情一样,其实主要是“西俗东渐”的结果;而更少会有人知道,菊花是从中国遍及世界的。
欧洲的词典上出现“菊花”一词,大约是17世纪末荷兰人在经商时将其从我国引入之后,18世纪菊花传入法国,而后19世纪中期又被引入拉丁美洲……以致遍及全球。
在欧洲,菊花栽种得最多之处是墓地,因为欧洲的传统文化认为菊花是墓地之花,如果做客或送人的话,此花是万万不可携带的。在拉丁美洲,菊花也有“妖花”之称。可见其在西方的地位。
又有消息报道,中国的菊花大量出口至东邻日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海相隔之遥,搭上这些保藏运输的高昂费用,居然也能获利颇丰;这是由于日本对菊花需求量之大以致日本国内供不应求。在日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离世,也常常要用到两三万枝菊花;更何况一个墓地每年对菊花的需求量。
在国外是如此;而在菊花的故乡中国,它为什么又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含义呢?
“儒文化”和“重阳节”诠释菊花内涵
与国外迥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尚的气节;二是吉祥长寿。
和道家的“师法自然”相反,儒文化讲究的是“比德”,主观地以自然山水来对应人的品行。菊花即以它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和其“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气度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另外,菊花开放在九月,“九”是单位数中最大的数,被称做“至数”、“阳数”,因而菊花与九九双阳相叠的重阳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采菊东篱下”是为了食取菊花的保健功效以健康,“悠然见南山”也照应了“寿比南山”之意。
可见,古代是以菊花祝福或赞赏活者;而今则是用其悼念故人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
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我国古代文人对菊花倍加称誉,菊花被称为花卉“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就是明证。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泛,可食。
可酿、可饮、可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联系。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今日菊花仍然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我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古今菊花诗】 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真《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王如亭〔菊城吟〕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杨东彪《野菊花》褪去浮华和雕饰 天的宽阔和地的无垠 渲染云朵落地的快乐 以太阳的微笑迎接太阳的微笑 饱满的对话 碰撞出一缕缕宁静的目光 质朴的对白无需言语 往往是由一朵启程 被风轻拂或卷动 都一样跑满山坳 雨水赋予了纯净的血 纤细的枝 同样是昂头的脊梁 诗人叩动生活 舒展旷野 却遗落了旷野的魂 别样的精彩 在背离尘嚣的地方湿润 现代(上海)张志真《咏菊华》任凭白露无情霜,甘愿舍身送秋凉。虽无蜂蝶勤光顾,熏得晚秋处处香。
【红楼菊花诗】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从西周《礼记·月令》中“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句便可得知。
栽菊早,经过了几千年的栽培和自然的进化,菊花的舌状花千姿百态,花色丰富多彩,特别是培育出如:绿牡丹、绿云、墨荷、风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异彩纷呈一些名花.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特点,曾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
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不只是在飒飒西风起舞的秋天,菊花才展露芳颜。但在秋叶飘零的秋天,菊花装扮的世界却格外迷人。
它菊品既繁,名目亦多,色彩也很丰富。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从唐代 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 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
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 甲。”
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 色菊有: “月涌江流”“白浪卷沙”;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 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
也有 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 “嫦娥奔月”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还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湘云醉卧”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等等,尚有一种依据 色、瓣、朵 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 “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贵妃带醉曼舞。
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如今有些菊花采摘下来可制成保健茶——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粥,同时现在还制作出根据菊花的特性,制作出了一些药食兼优食谱来。
菊花赞 是谁在立冬与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伴,给这个雪白的冬天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是菊花。它们无时不迎着刺骨的 寒风怒放。
秋霜落在叶子上,叶子压弯了,但菊花仍是昂着头,挺着胸,生机勃勃。 古代诗人元稹曾作了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你看,自古以来有多少人都喜欢菊花! 菊花是菊科的多年草本植物,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现已达到3000多个品种,无论在花色的瑰丽色彩,或花型的婀娜多姿,都远在野菊之上。
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菊花的花并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花朵”,而是由无数朵小花集合而成的花序,并且为一个篮状花序。 出于对菊花的好奇,我便去参观菊展。
看!那边银色的是什么?我走近一看,是“银针”。它的花芯青中带黄,黄种掺青,两者合壁,非常和谐。
雪白雪白的花瓣围绕着小小的花芯,紧密而又交错地排 列着,而且挺直挺直的,似根根银针,如把把玉梳,为花芯姑娘梳理着她一头比值而飘逸的秀发。听别人说,在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花瓣上,犹如抹上了一层霜。
此时的它显得格外高雅清贵,别有洞天,诗情画意。 瞧!那儿有几盆鸳鸯菊。
小小的化芯在花瓣中显得很不显眼,而花瓣就不一样了。它们有 如一根根飘带,微风乍起,龙翔凤舞,洒脱异常;又如一棵大海葵,随着“波动”而一起一伏,扭来摇去。
由于整个花一半金一半红,远看似一个初升的小朝阳,象 征着吉祥如意。它们的茎如荇藻,上面的花朵就如两只嬉戏的鸳鸯,意味着世上人终成眷属。
这里还有几珠可爱的“金绣球”。这些茎绣球的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呈墨绿色,有大有小重叠在一起。
它的花朵是球形的,花瓣紧紧的爆在一起,好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用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看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 还有犹如一块碧绿碧绿的翡翠的“绿翠”;远远望去就像一朵真的莲花的“粉红莲花”;花瓣细如线丝的“柳线”;宛如一个金灿灿的小太阳的“金花四射”;像一鸿清泉源源不断向外涌。
菊花的本事可不小呢!它有治病的作用,还可以沏茶、美容。 我望着这意志坚强的花,不由得陷。
朝饮木兰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这是屈原的菊花,玉洁冰清,品质高雅。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英气勃发。
芳菊开林跃,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这是陶渊明的菊花,幽静安然,超凡脱俗,菊花成为隐士,陶公则成了东篱之下的一株秋菊。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元稹的菊花,清新脱俗,坚贞不阿,有一种藐视万物的大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的菊花,是最壮丽的菊花,豪迈粗矿,英勇顽强。它是千千万万有血性的百姓,是一直勇敢善战的军队。菊花是身上披戴的盔甲,头上耀眼的黄巾,香气犹如杀气直冲霄汉,浸透全城。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堕北风中!
——这是郑思肖的菊花,人是南宋遗民,花是南宋遗花,宁愿抱香死,也要忠于故国,令后世感慨万千。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的菊花,花瘦不如人瘦,人瘦不如心瘦。一个瘦字,写尽了人世间的离愁别恨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这是王安石的菊花,花心已残,心碎满地,我见犹怜。
龙山落帽未多时,陈迹依然使我悲。
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
——这是陆游的菊花,人老花逝,壮志未酬,空留一腔悲愤,待与何人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