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的诗句很多,这里附上五句。
1、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徐铉 2、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
——张子容 3、传闻收土地,思见复征徭。——贝琼 4、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罗隐 5、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张籍 拓展资料: 体裁范围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格律特征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
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
1、寒凝大地发春华
近代
鲁迅
《无题》
2、别藏大地非尘界
宋
张抡
《蝶恋花·莫笑一瓢门户隘》
3、尽□□、山河大地
宋
葛长庚
《贺新郎·俯仰天粘水》
4、普教大地清凉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人间喘汗》
5、尘埃大地如水
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群动各已息》
6、掌大地
宋
无名氏
《沁园春·道过江南》
7、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
清
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8、大地人人具眼
宋
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9、吞吐山河大地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0、大地毗同岚起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1、大地山河不现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2、更言大地一切众生成正觉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3、大地承恩泽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4、大地人积压有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5、大地一团铁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6、尽大地人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17、尽大地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1、寒凝大地发春华近代鲁迅 《无题》2、别藏大地非尘界宋张抡 《蝶恋花·莫笑一瓢门户隘》3、尽□□、山河大地宋葛长庚 《贺新郎·俯仰天粘水》4、普教大地清凉宋刘克庄 《清平乐·人间喘汗》5、尘埃大地如水宋刘辰翁 《水调歌头·群动各已息》6、掌大地宋无名氏 《沁园春·道过江南》7、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清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8、大地人人具眼宋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9、吞吐山河大地宋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10、大地毗同岚起宋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11、大地山河不现宋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12、更言大地一切众生成正觉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13、大地承恩泽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14、大地人积压有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15、大地一团铁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16、尽大地人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17、尽大地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1、春姑娘来了,她手携七彩瓶,飘舞于空中,一不小心,绿颜色泼洒了出来,于是,大地到处一片新绿。
嫩绿的小草,浅绿的柳芽,碧绿的菜地,油绿的田野,青翠的竹笋,苍翠的松柏……
啊,春姑娘,春天的使者,感谢你的不经意,带来了一片新绿,带来了美好希望!
2、我爱这土地
——艾青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我最爱的一首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
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1、况土地分张又百年。[宋] 无名氏 《沁园春·道过江南》
释义:况且分配土地的制度已经有百来年了。
2、龙神土地亦安。[宋] 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释义:龙和神以及土地都觉得安宁。
3、巫师骂土地。[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
释义:巫师也在责备土地。
4、农人土地窄。[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释义:农民家里面的土地比较少。
5、湟中土地昔湮没。[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释义:蝗虫从中的土地都被淹没了。
6、名随土地贵。[唐] 徐铉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释义:名字也会随着土地名贵起来。
朴实意象凝聚深爱,悲怆诗句道出真情 ——《我爱这土地》赏析 江苏省大丰市(金墩街)新丰二中 黄卫东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投身于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他拿起诗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我爱这土地》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抗战初期,是藉土地激发诗人情绪的代表作。
我们学习这首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掌握:一、朴实的意象,凝聚深沉的爱 意象即意境。“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中的两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
我们从诗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再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
二、悲怆的诗句,反映热切的情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中回荡着忧郁的调子,郁积着深深的忧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 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
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三、强烈的对比,映射执著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作者在开头留给我们的悬念。
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至此上面的悬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需要指出,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是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
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朴实意象凝聚深爱,悲怆诗句道出真情 ——《我爱这土地》赏析 江苏省大丰市(金墩街)新丰二中 黄卫东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投身于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他拿起诗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我爱这土地》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抗战初期,是藉土地激发诗人情绪的代表作。
我们学习这首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掌握:一、朴实的意象,凝聚深沉的爱 意象即意境。“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中的两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
我们从诗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再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
二、悲怆的诗句,反映热切的情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中回荡着忧郁的调子,郁积着深深的忧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 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
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三、强烈的对比,映射执著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作者在开头留给我们的悬念。
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至此上面的悬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需要指出,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是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
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二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4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