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绕丹霞山》明代:释今回
峰前峰后许相从,踏遍洪崖面面同。放脚不知青嶂尽,杖藜随意白云中。
行依映掩千林雪,归绕萧森万壑风。信步溪山原不异,幸陪巾锡共从容。
白话释义:
峰前峰后答应跟着,踩遍洪崖面面同。放脚不知道青嶂尽,杖藜随意白云中。行依映掩千林雪,回到森林万壑风绕着萧。信步溪山原不异,到陪巾锡共从容。
2、《雨中登丹霞山》近现代:何永沂
万方多难此登临,尘满空门寺半侵。怪石泼红腥剑拔,江篁摇翠水龙吟。
岚迷惊鸟千峰肃,劫老情天一线阴。古树生风人袖手,潇潇暮雨冷诗襟。
白话释义: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尘满空门寺半侵。怪石泼红腥剑拔,江水竹林摇翠水龙吟。雾气迷惊吓鸟千峰肃,抢劫老情是一线天阴。古树生风人袖手,潇潇暮雨冷诗衣襟。
3、《与古健青刘珊游丹霞山四首 其一》近现代:陈永正
东来大庾势横侵,三百里间原始林。目纵苍螺旋万态,壑遮丰草失千寻。
褰霞欲度衣红湿,披径还归梦碧深。历历山川回首处,夜闻风鬣作雄吟。
白话释义:
东来的大庾权势恣意侵犯,三百里间原始森林。眼睛放蓝色螺旋万态,沟壑遮青草失去千寻。提起霞想度穿红湿,打开直接回到梦碧深。历经过山川回首处,夜晚,听到风胡子作雄吟。
4、《丹霞山》宋代:晁端彦
白鹤山头飞瀑,玉箫峰顶生烟。
溪上空闻流水,竹间不见真仙。
白话释义:
白鹤山头瀑布,箫峰顶生烟。溪上只听见流水,竹林间不见真仙。
5、《澹归大师自丹霞山至海幢寺有赠》明代:陈子升
多君驻白足,结宇向丹霞。依树珠林矗,缘藤石径斜。
闲摇下山策,方值泛源花。可念江城客,飘零似出家。
白话释义:
多你驻守白脚,结字向丹霞。依据树珠林矗,绿藤石径斜。熟悉摇下山策略,正赶上泛源花。可以想到江城客,飘零像出家。
忆丹霞山居
(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锦 石 岩
(明)赵 壁
三窍玲珑倚碧空,洪濛开辟自天工。
炼云不假娲皇力,刊木谁劳禹后功。
雪点寒梅晴月白,光分锦石夕阳红。
岭南岩峒多佳胜,到处看来独自雄。
宿丹霞
廖 燕
偶宿丹霞顶,红尘隔翠微。
怪来秋梦冷,山瀑近床飞。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 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 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 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 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忆丹霞山居 (明)李永茂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锦 石 岩 (明)赵 壁 三窍玲珑倚碧空,洪濛开辟自天工。
炼云不假娲皇力,刊木谁劳禹后功。 雪点寒梅晴月白,光分锦石夕阳红。
岭南岩峒多佳胜,到处看来独自雄。 宿丹霞 廖 燕 偶宿丹霞顶,红尘隔翠微。
怪来秋梦冷,山瀑近床飞。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 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
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 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 丹霞地貌”命名地。
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1、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译文
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
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2、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宋代:苏轼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译文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衰的沙原。
3、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宋代:秦观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译文
卷起映照着晚霞的重重锦绣帐幔,在曲曲的屏风旁无聊地击打着拍板,失意者因为什么事离开了家。梦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边,一觉醒来太阳开始西斜快要落山了,满院的芳草衬托着残花。
4、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元代:吴西逸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译文
江边的亭子,背衬着天际的残霞和树木。平坦的沙岸上芳草簇簇,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行人跳下马来,把坐骑在杨柳荫中拴住。夕阳西下,近水近山,各有村庄和人家的居屋。
5、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1,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出自唐代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白话文释义:远风海上来,吹来愁绪满天涯。
南星的出现预示炎夏的到来,热气蒸腾,结成彩霞。2,西真人醉忆仙家。
飞佩丹霞羽化。——出自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白话文释义:西真人喝醉了回忆了以前在仙家的事,丢掉的玉配在丹霞中消散不见。
3,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出自宋代刘过《沁园春·一别三年》白话文释义:想其丹霞山那边秋天风冷,有没有带遮风的头巾挡雾的厚鞋子,等到春天各处都暖和了,就只需要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了。
4,岁岁丹霞天近处。借问殷勤,何以逢兰杜。
——出自宋代王义山《乐语》白话文释义:年年岁岁丹霞地貌上接近天的高峰。由它来借问您是否安好,何时才能相见。
5, 岭南岩峒多佳胜,到处看来独自雄。——出自明代赵壁《锦石岩》白话文释义:五岭以南岩石洞与岩穴多又优美,到处看来还是这里的最雄伟。
1、丹霞蔽日行
魏晋:曹丕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羣,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译文:
红霞遮天蔽日,彩虹遥挂天际。溪水潺潺流淌,落叶翩翩飞舞。鸟儿脱离了鸟群,独自在云间悲鸣。月圆之后就是月缺,盛开的花不再旺盛生长。这些现象自古就存在,我何必再来感慨呢。
2、《界围岩水帘》
唐代 柳宗元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译文:
界围岩和湘江的江畔相汇,青青的山壁,环绕着清澈的江水。
悬挂着的泉水,形成一面鲜明的水帘,排列下流,没有停止的时候。
水帘好比一面音调和谐的玉磬,敲声锵锵,响彻岩谷。红霞笼罩在岩顶上,使我忽然想象升上天空游览的景况。
奇妙的境界,简直不可形容,即使是神鬼的工力,谅必也难造成。
忽然好像朝见玉皇,只见他的皇冠前面,垂着一排玉串。昔时屈原被逐南来,他有意依恋神仙之地,不思回国。
如今我幸获新诏释放,开始北归。
在这里任情遨游,固然值得留恋,但我以身许国,必须迅速回朝效力,不容停留。
再来游玩,只有寄托在梦境了,行前站立良久,乘舟离去。
比较出名的是曹丕的《丹霞蔽日行》。
扩展资料: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
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