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留别金陵诸公》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促漏》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
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形容火炉的诗词:
1、《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 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译文: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唐代 牛峤
原文: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译文:
华贵的香炉旁,清凉的竹席上,鸳鸯锦被下盖着一对情侣,像并枝的连理同眠共枕,脂粉和着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响起辘轳的声音,惊醒了温柔乡里的春梦一场,微整的眉间有几分惊怨,含笑的相视里羞见晨光。
浓浓的柳荫里,淡淡的晨雾迷迷茫茫,残乱的缕缕鬓发,好似青云飞掠过脸庞。蝉钗已簪不住飞乱的流云,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欢畅。
5、《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 苏轼
原文: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1、《香炉》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铁铸小香炉,壁环平口铺。
麝焚葵叶大,兽啮竹根趺。净几群书外,闲堂一物无。
中间任灰烬,终与蕙兰俱。2、《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范金诚可则,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先铸首山铜。瓌姿信岩,奇态实玲珑。
峯嶝互相拒,岩岫杳无穷。赤松游其上,敛足御轻鸿。
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岭侧多奇树,或孤或复丛。
岩间有佚女,垂袂似含风。翚飞若未已,虎视郁余雄。
登山起重障,左右引丝桐。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
如彼崇朝气,触石绕华嵩。3、《分题得古香炉》年代: 宋 作者: 李廌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4、《古鼎作香炉》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云雷萦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5、《送竹香炉》年代: 宋 作者: 苏轼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红泥小火炉的古诗是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扩展资料:
《问刘十九》创作背景: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但诗人时任江州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问刘十九》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问刘十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