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越王台
唐·宋之问
江上越王台, 登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 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 山晴雨半来。
冬花采芦桔, 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 人非贾谊才。
归心不可度, 白发重相催。
江寺
清.陶元藻
江总才华叹寂寥,台城肠断纸鸢飘。
一铃常响浮图顶,犹似声声语六朝。
春日湘湖即事
清.蔡惟慧
长塘十里柳生芽,来往儿童唱采茶。
岩铀初经寒食雨,平湖开满水仙花。
西施庙
清.毛奇龄
浦口西施庙,萧萧竹映门。
越王山下路,寂寂苎罗村。
红粉沟头水,青苔石上魂。
夜来佘里妇,灯烛伴黄昏。
湘湖散记 文 / 琴石 在历史面前 我们都是她的匆匆过客 ——题记 【城山怀古】 登临城山,夏天一路狂舞着 沾满微尘的绿裙子 蓝天和阳光是我的性情 水是我的性情 在时间的内部,一枚卵石的心跳 有着木桨滑动的余音 透过锈蚀的船舷 岁月依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看着日子,像涌动的水渍 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薄薄的,一层层被涂改时 又一个日子即将被风干 或者被覆盖上新的印记 萧然的七月,尽显闷热 湘湖是怀古的词典里 最柔情、最清凉的一部分 闪熠在两重蓝天和阳光之间 一阵向晚的微风 承载着八千年渔歌和神话 自山涧古道窸窣而来 我像一个巡猎的小将 顺着时光的波折 在变幻的时空之间 踩着旧日的马蹄 跌宕起伏 【望】 这是七月的下午 站在梦湖桥上 湘湖更像是一个灵秀而严谨的布阵 新栽的岸柳、桂树…… 诚服于八千年的底蕴 弯下了苍老的腰身 湖面、草地像一张绿色的丝毯 在风中展掩 亭台水榭间,我已经无法构想 湘湖村落的变迁 三两个村民和我一样 在湖边享受空旷和静雅 已无所谓历史沉钩,风云变幻 【山道】 一条路,蜿蜒成历史的遗迹 每一粒石子是一只天然的小锤 叩打出春秋战国细碎而苍老的陶纹 还是旧日吴越。
一个人卧薪尝胆 布衣在梦乡里摇身一变 帝王率万千铁骑隐入山道 我倾听。山溪迂回奔突 仿佛逡巡的马蹄,踩响历史的足音 不绝于耳 【饮马池】 放眼饮马池 野草荫绿,砌石斑驳 一潭浅水 已载不动一尾红鲤的尾鳍 怀想还鲤退兵的神话 在智者的心里 永远有一层薄薄的雾色 面对虚张的深邃或者浅薄 同样地望而却步 【睡莲】 我提着相机,沿湖畔而行 湖水静谧,岸石参差 不能不说说那些睡莲 红的、黄的、白的,次第盛开 在浅水间 浅浅涟漪,小小花儿 我捕捉到的一朵朵火焰 在清朗、矜持的雨后 依然保持着扑不灭的热烈。
其为堂也,背负崇冈,左回右环,众木扶疏,修篁来风,前迤平畴,夏麦秋禾,芃芃离离。……带以长渠,舟楫通焉。汇以清池,石泉泄焉,听之泠泠,如筑如琴。赤鳞之鱼,泛滥藻荇,憩之沉沉,泳之熙熙,景与心融,莫知其疲。---刘伯温《怡怡山堂记》
题烟波泛舟图
作者:刘伯温
旧游忆鼓湘湖棹,日净风微江练平。
小艇曲穿花底出,游鱼相伴镜中行。
别来漫想心徒切,画里重看眼亦明。
素石苍松是何处,愿从巢父濯冠缨。
题秦隐君丽句亭 戴叔伦
北人归欲尽 犹自住萧山
闭户不曾出 诗名满世间
萧山祗园寺 丘丹
东晋许徵君,西方彦上人。
生时犹定见,悟后了前因。
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
碑存才记日,藤老岂知春。
车骑归萧詧,云林识许询。
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
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李群玉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
不假土龙呈夭矫, 自然石燕起参差。
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蒙似雾时。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征诏是前期。
题萧山庙 温庭筠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
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赠萧山彭少府 方干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 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方干
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
一县繁花香送雨, 五株垂柳绿牵风。
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
萧山道中作 乾隆
溪窄绿塍阔,水肥乌榜轻。
开篷画芃蒨,挂席剪澄明。
南国春方丽.越天云复晴。
山阴指明日,已是镜中行。
过江萧山县驿东轩海棠已谢 陆游
星星两鬓怯年华,幽馆无人江月斜。
惆怅过江迟一夕,晓风吹尽海棠花。
萧山 陆游
素衣已免染京尘,一笑江边整幅巾。
入港绿潮深蘸岸,披云白塔远招人。
功名姑付未来劫,诗酒何孤见在身。
会向桐江谋小筑,浮家从此往来频。
雨中泊舟萧山县驿 陆游
端居无策散闲愁,聊作人间汗漫游。
晚笛随风来倦枕,春潮带雨送孤舟。
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
自笑劳生成底事,黄尘陌上雪蒙头。
送萧山钱著作 王安石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萧山山行》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修竹到邻家.篱边鸭惊野人过,拨刺飞鸣落远沙《题湘湖图》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浙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石岩山》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云霞媚余姿,松柏澹清阴.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 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 荣华能几时,摇落方自今. 逝川无定波,急弦有哀音. 顾瞻望四方,怅然愁思深.《题烟波泛舟图》明·刘 基旧游忆鼓湘湖棹,日净风微江练平.小艇曲穿花底出,游鱼相伴镜中行.别来漫想心徒切,画里重看眼亦明.素石苍松是何处,愿从巢父濯冠缨.希望能给楼主一些帮助。
《萧山山行》
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
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
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修竹到邻家。
篱边鸭惊野人过,拨刺飞鸣落远沙
《题湘湖图》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
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
浙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
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
石岩山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云霞媚余姿,松柏澹清阴。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
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
荣华能几时,摇落方自今。
逝川无定波,急弦有哀音。
顾瞻望四方,怅然愁思深。
找的我好苦啊。
毛西河即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齐于,号西河,学者称其西河先生。萧山城厢镇人。他四岁识字.由其母口授《大学》,即能琅琅成诵。少时聪颖过人,以诗名扬乡里,十多岁就中秀才。明亡,清兵南下,他与沈 禹锡、蔡仲光、包秉德避兵于县之南乡深山,筑土室读书。毛奇龄生性倔强而恃才傲物,曾谓:“元明以来 无学人,学人之绝斯三百年矣。”评判言词过激,得罪人多,因此仇家罗织罪名,遭几度诬陷。后辗转江淮,遍历河南、湖北、江西等地。 赖友人集资向国子监捐得廪监生。清康熙十八年(1679),毛奇龄中博学鸿儒科,被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期间以《古今通韵》一卷进呈,得到康熙帝的赞赏,诏付史馆。康熙二十四年(1685)离馆回乡,专心从事著述。
毛奇龄博览群书,经学词章各擅胜场。又善于雄辩标新立异。遇有异说,必“搜讨源头”“字字质正”,好持自己独特见解。其所撰《四书改错》是针对朱熹《四书集注》之抨击。毛奇龄一生以辩定诸经为己任,力主治经以原文为主,不掺杂别家述说。他在少林寺写的《大学知本图说》,为其得意之作。以及其它众多著作,均阐明他的治经思想。除潜心经学外,对地方志亦有研究,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萧山县志刊误》3卷等。此外,毛对文学、音乐颇有造诣,好诗词歌赋,著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多卷;又曾教授乐律,著有《竟山乐泉》4卷,《乐本解说》2卷等。
毛奇龄70岁时,自撰墓志铭.提出死后“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康熙五十五年(1716)在家病逝。他的遗著由学生编纂为《西河全集》,共493卷,有40余部著作收录干《四库全书》。
注:你还可以在网上搜索毛奇龄(毛西河)会有看到很多资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