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
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
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
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
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注释: 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在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起笔“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写的是: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的露珠微颤。
这两句表面看来都是写外在的景象,但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愁”字和“怯”二字,表现了作者极细腻的情思,且与细密的对偶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 。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用“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
晏殊另一首《蝶恋花》之“槛菊愁烟兰泣露”句,可以与此相参看,境界相同,只是一个是秋景,一个是春景。 “ 凭栏总是销魂处 ”,收束前两个四字短句,“细草愁烟,幽花怯露”正是愁人靠在栏干上所见到的景物 。
词人只因草上的丝丝烟霭 ,花上的点点露珠,就“消魂”,足见他情意之幽微深婉。“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为上片结拍。
前面由写景转而写人 ,这两句则是以环境的衬托 ,进一步写人。“静无人”是别无他人,唯有一个凭栏消魂的词人。
“日高深院”之静,衬托着人的寂寥。“海燕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
“时时海燕双飞去”意为:海燕是双双飞去了,却给孤独的人留下了一缕绵绵无尽的情思。 过片“带缓罗衣,香残蕙炷”,由上片的室外转向室内,仍在写人。
这里的“带缓罗衣”,以衣服宽大写人的消瘦,暗示着离别之苦 。“ 香残蕙炷”之“蕙”是蕙香,一种以蕙草为香料制成的熏香,古代女子室内常用 。
“ 残”即一段段烧残。“炷”指香炷,即“一炷香”的“炷”。
“香残蕙炷”写室内点的蕙香,一段段烧成残灰,又暗示着室内之人心绪的黯淡 。以香炉里烧成一段一段的篆字形熏香的残灰,比拟自己内心千回百转的愁肠已然断尽,比拟自己情绪的冷落哀伤,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但作者在这里只是客观地写出“带缓罗衣,香残蕙炷”,更见其含蓄 。唯其不直说出来 ,才不会受个别情事的局限,才能给人无限深远的想象与联想。
接着“天长不禁迢迢路”一句为上二句作结,两个对偶的双式短句紧接一个长句,严密而完整。“不禁”是不能阻拦。
“天长”与“迢迢路”,结合得很好 ,天长路远 ,这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拦的。“不禁”二字,传达出一种凡事都无法挽回的哀伤,紧接在“ 带缓罗衣”的思念与“香残蕙炷”的销磨之后,。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 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 天下尽归无一顾,愁肠百结知为谁。
8. 春残
9. 李清照
10.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11.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12. 太常引》
13. (宋)辛弃疾
14.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15.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16.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17.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8. 《煎熬》
19.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20.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21.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在这样忽暖忽寒的季节,很难得休养好
3. 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ǒu
【解释】: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自】:《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示例】: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
◎唐浩明《曾国潘》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凌晨】(唐,卢照邻)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
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阮郎归】(宋,米友仁)
碧溪风动满文漪。雨馀山更奇。淡烟横处柳行低。鸳鸯来去飞。
人似玉,醉如泥。一枝随鬓欹。夷犹双桨月平西。幽寻归路迷。
【兰陵王】(南湖同碧莲见寄,走笔次韵)(宋,史达祖)
汉江侧。月弄仙人佩色。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蒙染娇碧。文漪簟影织。凉骨时将粉饰。谁曾见,罗袜去时,点点波间冷云积。
相思旧飞鹢。谩想像风裳,追恨瑶席。涉江几度和愁摘。记雪映双腕,刺萦丝缕,分开绿盖素袂湿。放新句吹入。
寂寂。意犹昔。念净社因缘,天许相觅。飘萧羽扇摇团白。屡侧卧寻梦,倚阑无力。风标公子,欲下处、似认得。
荡气沙场剑回肠, 风云残败破夕阳. 留的千年好骂名, 一招只为破尔枪.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诗以奔放的热情给我们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塞上军旅饮宴图。诗歌一开头就饱含激情,以浓笔重墨为我们大笔书写了军旅宴会的热烈气氛,充满了诗情画意 。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从具有边塞风味的葡萄酒和酒具方面铺排了宴会的无比隆重、排场;次句则从音乐的角度渲染了宴会的热闹非凡 。正当大家即将畅饮之时,忽然,由马上传来了琵琶弹奏声。
(西域胡人有在马背上弹奏琵琶的风俗)“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ú táo měi jiǔ yè guāng běi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 yú yǐn pí pā mǎ shàng cuī 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 zuì wò shā chǎng jūn mò xiào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 gǔ lái zhēng zhàn jǐ rén huí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 作者背景 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注词释义 凉州: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 葡萄美酒: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
夜光杯:传说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
催:催促。 沙场:旷沙平野。
后多用来指战场。 古诗今译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
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
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