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的诗句有:
1.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2.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
3.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4. 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
5.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1. 路【lù 】,从足从各。道也。一达谓之道路。此统言也。周礼。浍上有道。川上有路。
此析言也。各,从夊(sui)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九日登高》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2)《山中》曹松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众心惟恐地无剩,吾意亦忧天惜闲。
白练曳泉窗下石,绛罗垂果枕前山。樵夫岂解营生业,贵欲自安麋鹿间。
(3)《初入太行路》白居易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4)《京路》白居易
西来为看秦山雪,东去缘寻洛苑春。
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
(5)《桂林路中作》李商隐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诗句有以下四句 轮台路上马蹄滑。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轮台路上马蹄滑。
这句诗的意思为马蹄踏上打滑寸步难行。 这句诗出自唐代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原文为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这首诗译文为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交河城边飞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
次八句写天山雪的特色,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后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
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2、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这句诗的意思是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这句诗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诗的译文为驿站外断桥旁。
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句诗的意思是车马声辚辚萧萧,路上的行人背上都背着弓箭。 这首诗出自杜甫《兵车行》。
原文为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的译文为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
1.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译文: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2.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宋)陆游《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译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一夜寒霜,使湖边的树林像染过一样。
3.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宋)贺铸《将进酒·城下路》
译文: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
4.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宋)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译文:梦中来到曲折幽深的花园里,树枝繁茂好像无路可走了。绕过回廊,突然看到心上人站在绿纱窗影下,美如一朵玉芙蓉。
5.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五代)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译文: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
6.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唐)韩愈《山石》
译文: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7.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唐)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译文:这里的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乡,一个人走的道路终于进入边远的小城。
8.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南北朝)庾信《寄王琳》
译文: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9.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唐)姚合《庄居野行》
译文: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在这里居住的人,纷纷做生意谋出路去了,以致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任由行人往来,变成了道路。
10.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
译文: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虚中 【句】 待暖还须去,门前有路岐。(《夜坐》)
徐凝 【句】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别白公》)
刘得仁 【句】 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读书志》)
施肩吾 【句】 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赠盐官主人》)
鲍溶 【句】 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见张为《主客图》)
卢延让 【句】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蜀路》)
沈彬 【句】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纪事》)
颜真卿 【七言小言联句】 长路迢遥吞吐丝。☆颜真卿蟭螟蚊睫察难知。☆皎然
任玠 【梦中和句】 故国路遥归去来(山叟),春风天远望不尽。(玠)
李昂 【宫中题】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
聂夷中 【横吹曲辞·长安道】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尘。
戴叔伦 【相和歌辞·昭君词】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李暇 【相和歌辞·怨诗三首】 别来花照路,别后露垂叶。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
张祜 【琴曲歌辞·昭君怨二首】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
崔国辅 【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草路旁情。
刘禹锡 【杂曲歌辞·纪南歌】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
崔国辅 【杂曲歌辞·小长干曲】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元稹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陈叔达 【初年】 和风起天路,严气消冰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
王绩 【夜还东溪】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王绩 【山中别李处士】 为向东溪道,人来路渐赊。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家。
卢照邻 【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张九龄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1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