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种人总希望别人在耕种时身强力壮,收获时却染病死去。
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3、朋友是五伦之外的一种人际关系,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心态,是因为人,没有界定清楚这一个名词的含意。
4、没有人在生活中能不与别人碰撞。他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奋力挤过人群,冒犯别人的同时也忍受别人的冒犯。
5、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关键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得到想要的,肯定会失去另外一部 分。如果什么都想要,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6、快乐最重要,谁人、何物、何事使你快乐,你就同他们在一起。何物让你不快乐,你就离开他。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离开他。
7、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8、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9、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0、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1、暗中劝戒你的朋友,一定是大庭广众中称赞你的朋友。
12、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13、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14、玩弄别人感情,其实是自己情感受过伤害。
15、第一次敢于嘲笑你自己的时候,你便成熟了。
16、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
17、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8、一个年轻时只顾自己的人,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来便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守财奴。
19、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20、一个人虽然可以选择许多路,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21、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实实抓今天,高高兴兴看明天。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
22、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更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
23、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
24、高兴,就笑,让大家都知道。悲伤,就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25、不要做刺猬 ,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 ,也不跟谁一辈子 ,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6、看穿但不说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
27、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 ,对别人要宽容 ,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 ,给人留条后路
2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29、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30、尊重不喜欢你的人。
31、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就象胡适先生一样,我借了,就不要求还。人与人之间没有金钱来往,使我们人人际关系比较成功。
32、破裂的友谊虽然能恢复,但却再也达不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了。
33、人伦关系,便是以伦理的观点来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
34、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
35、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报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欢的人,那就随便怎么样了,因为你的喜爱会挡也挡不住地流露出来。
36、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37、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38、你真诚地接纳自己,你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
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即:有势则从,无势则去。利丰则聚,利尽则散。
有时间多读《天下无谋之谋秘卷八书》。将社会,人性揭露的太深刻了。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套装共8册)》在古代涉及权术谋略的古籍中,挑选出八本最具有指导性和谋略价值的,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统的注释,引经据典,读来令人豁然开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这些书中,读者不仅能很好地重温历史,更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场上、人际交往上更好地解决难题。
《罗织经(最奇特的典籍)》: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撰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小人经"坏人哲学"》:《小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述小人“智慧”的专著。作者冯道可作者冯道可称得上是官场上一个真正独一无二的奇迹。由于作者特殊的经历和小人视角,此书便来得有些分量,用曾国蕃的话说:“一部《小人经》,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小人经》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权谋术(处世绝学)》:权谋术是应用于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权谋术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为一门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击节赞赏。无论在政治、外交、军事,乃至最为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权谋术其实无处不在。权谋术在我国只是一种应用技术,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权谋术著作,这部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怀疑的。现代作者史半山对这部书加以注释,并附以相应历史典故、人物简介,并加以阐发,既充实了内容,又增强了可读性。
《守弱学(人生胜经)》: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了这一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守弱学》。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情节性、生动性、可读性等特点。
《韬晦书(最具功效的学问)》: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 就不难理解了。
《止学(胜败荣辱书)》: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解厄鉴(趋利避害书)》:遭逢厄运,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态,抱怨和逃避是毫无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解厄脱困,化不利为有利,化灾厄为吉祥。北宋宰相晏殊的这本书不仅立足于“解厄”,它更关注人们致厄的根源。晏殊在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这是晏殊的高明之处,亦是此书的特殊之处,可以说,这是一部古代历史上唯一的系统论述和解析“人性的弱点”的专著,可谓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仕经(做官学)》: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战乱和改朝换代这样大的社会动荡外,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波谲云诡、变动迭出的就要数官场了。做官的人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即所谓建功立业,拜将入相,另一方面更要尽量保全自身,以固荣宠,其中自有诸多的学问和策略。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31、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32、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33、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34、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季氏篇第十六
16·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矣。”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4),损矣。”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6·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16·13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5.9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