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胸胆尚开张 —— 宋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酒困路长惟欲睡 ——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酒冷踏青路 —— 宋 ·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酒盏深和浅 —— 宋 ·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酒醒却咨嗟 —— 宋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酒醒帘幕低垂 —— 宋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酒贱常愁客少 —— 宋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唐 · 李贺《将进酒·琉璃钟》
酒债寻常行处有 —— 唐 · 杜甫《曲江二首》
酒旗斜矗 —— 宋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酒意诗情谁与共 —— 宋 ·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酒食罢无为 —— 唐 · 韩愈《示儿》
酒醒时往事愁肠 —— 宋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酒红初上脸边霞 —— 宋 · 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酒亦无灵 —— 清 · 郑板桥《沁园春·恨》
酒伴来相命 —— 唐 ·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酒旆闲 —— 元 ·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酒旗儿风外飐 —— 元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满庭芳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是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
“小阁藏春”一句“先盘远势”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
“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妇女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藏”与“锁”互文见义。
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
小阁设画堂里侧。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它们的存,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
“深幽”极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阒。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
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
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说明黄昏将近。“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一系列的物质景致说明,抒情女主人公生活上层社会,富贵安闲,但环境中也透出一股异样的冷清寂静。
“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黄昏临近之时女主人公,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
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又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之外,似乎心情慵倦,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
接着由赏梅联想到南朝诗人何逊恋梅之事,词意开始向借物抒情方面过渡,渐渐接近作者主旨。何逊,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情辞宛转,诗意隽美,深为后来的诗人杜甫和黄庭坚等赏识。
梁代天监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亦作《咏早梅》)。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有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
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彷徨,终日不能去。”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的心情附着所致。
按清照的理解,何逊扬州是寂寥的。如今寂寥环境独自面对梅花,清照亦产生了“何逊扬州”般的寂寞与苦闷。
词人联系个人身世之感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
“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梅花是当得起“韵胜”的词人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笔来写它的不幸,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
“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
这是花的命运。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词意呈现很曲折的状态。
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而难以排解。但作者又试图进行自我排解,词情为之一变。
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谢凋零,丰韵不存。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
但词人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难言处”是对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的双关的含意。
想象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
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使全词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变后所作的,具有特别凄凉悲咽的情调。即使这样的咏物词中,也寄寓着作者不幸的身世之感。
全词意境相谐,词调低沉,语言轻巧,写尽了词人冷清寂寞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
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髻子伤春慵更梳。 ——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 ——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黄昏疏雨湿秋千。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以下六首诗词虽冷门,但是非常美丽哦!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风入松·寄柯敬仲》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
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3.《抛球乐》许铉
歌舞送飞球,金觥碧玉筹。
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
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
4.《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5.《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6.《车遥遥篇》范成大
车遥遥,马憧憧。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供参考。
淡云来往月疏疏。 ——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的诗,句句经典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