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作者: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翻译:
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
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
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
作品简介:
《登泰山》是张养浩青年时代写的一首诗,表现了他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
诗人将自己融入诗中,因为泰山的高大,反观到自己的渺小,提出要宽广胸怀,站到高处,去实现一种崭新的自我。这也是“诗言志”这样一种境界。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象的老练迥然不同。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1329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登泰山》作者: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翻译: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
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
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作品简介:《登泰山》是张养浩青年时代写的一首诗,表现了他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
诗人将自己融入诗中,因为泰山的高大,反观到自己的渺小,提出要宽广胸怀,站到高处,去实现一种崭新的自我。这也是“诗言志”这样一种境界。
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象的老练迥然不同。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
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
1329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
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登岱 [元]元好问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泰山又被称为岱宗,以岱宗开头的诗有几首: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 [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张岱是晚明著名的历史学家、诗人、散文家。他在文学上吸取了公安三袁“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和竟陵派钟惺、谭元春“孤峭幽深”的长处,要求“纵壑开樊”,解除种种束缚生灵的桎梏,使“物性自遂”(《西湖梦寻·放生池》),从而创作出任情适性,率尔天意的小品文,成为集晚明小品之大成的作家,当时就被誉为“文中之乌获”,“后来之斗杓”(王雨谦《琅嬛文集序》)。他的泰山诗文,也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卓异不凡地特立于泰山文史之林。
张岱自称“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大石佛院》)。因家庭渊源,他曾两次游历齐鲁,一登泰山。张岱祖父张汝霖,曾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任山东布政司副使。天启四年(1624年)张岱之父张耀芳到兖州任鲁献王长史司右长史。在此期间,张岱先后于崇祯二年(1629年)北上游览了曲阜,于崇祯四年游览了泰山、兖州。此次泰山之行,留有五言律诗《泰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泰山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来的另外一些诗篇中多处提及。
张岱的泰山文仅有一篇《岱志》,这是他为数不多的长文之一。动笔之前,他阅读了历代描写泰山的名作,认为“应劭记封禅而岱之事尽,钟惺记岱而记事尽,李士登记十六字而诗文之事尽。此外再益一字,是不知岱者也。”这就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但随即机锋一转,说明“余之志岱,非志岱也……亦言岱之上下四旁已耳。一字不及岱,而岱之事亦缘是而尽”。显示他擅构思,长于机巧。是志果然避开抒写景胜典故的老路,另辟蹊径,重点写了泰山及周围形势地貌,泰山气候之诡异无常,泰安客店习俗,岱庙集市,泰山香税、乞丐、山轿等,不仅令未至泰山者向往,即身处泰山者亦觉隽永,回味无穷。例如他写泰城客店的一段文字:
离州城数里,牙家走迎,控马至其门。门前马厩十数间,妓馆十数间,优人寓十数间。向谓是一州之事,不知其为一店之事也。到店,税房有例,募轿有例,纳山税有例。客有上中下三等,出山者送,上山者贺,到山者迎。客单数千,房百十处,荤素酒筵百十席,优傒弹唱百十群,奔走祗应百十辈,牙家十余姓。合计入山者日八九千人,春初日满二万。山税每人一钱二分,千人百二十,万人千二百,岁入二三十万。牙家之大,山税之大,总以见吾泰山之大也。呜呼泰山!
文字仅有二百,容量却很大,俨然是老泰山叙说一个韵味醇厚的故事。张岱自己对这篇文章也格外看重,后来单独摘出,冠以“泰安州客店”的题目,收入《陶庵梦忆》中。这在张氏文章中似为仅见的一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