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载周家孝义乡(宋·辛弃疾·《南乡子》)2、忠孝义慈行方便(唐·吕岩·《绝句》)3、孝义团圆莫如此(唐·贯休·《行路难》)4、孝义团圆莫如此(唐·僧贯休·《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5、孝义连方册(南北朝·萧衍·《会三教诗》)6、燕是孝义鸟(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7、常栖孝义家(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8、独有贤人崇孝义(唐·牟融·《翁母些》)9、平居孝义称(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10、孝义两字不可磨(宋·陈著·《醉中示侄薄》)11、成孝义(宋·释延寿·《定慧相资歌》)12、圣代旌门崇孝义(宋·陈从易·《题华林书院》)13、孝义古所敦(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14、孝义高於山岳(宋·刘克逊·《水调歌头》)15、孝义本来无世变(宋·陈著·《题梅逸林隐君祠》)16、要将孝义轨人寰(宋·何梦桂·《和宋英叟先茔建亭作》)17、孝义感雨阳(宋·李石·《送杨德源》)18、唐史传孝义(宋·牟巘·《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19、此邦由来多孝义(宋·赵与泌·《劝孝》)20、孝义门风累世修(宋·李巽·《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带着悲伤的心情来到了外公的墓地。那老天爷好像懂得人们的心,
也哭起来了。那柳条也低垂着头……啊!清明节真使人伤心!
到了外公的墓前,爸爸点燃了蜡烛,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过了一会儿,妈妈又拿起一块干干净净的毛巾认认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个字都擦得闪闪发光。我也把一束鲜花放在墓前,过了一会儿,妈妈哭了,哭得很悲伤,这也让我想起了我跟外公以前的事:6岁那年,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爸爸,所以只能把我放在外公家,让外公来照顾我。一想到要去外公家、去乡下,我可开心啦!可是出现在我眼前的却像是一个“猪圈”一样的地方,我讨厌这里,我嫌这嫌那,根本就把那里的人当成了“枯干菜”。吃完晚饭后,外公说带我去学游泳,我高兴极了,他手把手一步步地教我,还不停地叫我小心、注意安全,我也很努力地学
在这段时间里我越来越爱我的外公了,并且对我刚来时的想法产生了羞愧。
一转眼爸爸的病好了,我就要走了,离开外公的时候,外公送给我一件小东西,那是一个护身符,至今我还带着,可这件礼物却成了我对外公惟一的思念。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想: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报答去世的亲人!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回答者: 燕双藤紫 - 一级 2009-12-6 09:09 其他回答 共 3 条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
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
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出自(清)《增广贤文》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出自《劝报亲恩篇》。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
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如果好设为最佳答案。
千载周家孝义乡(宋·辛弃疾·《南乡子》)2、忠孝义慈行方便(唐·吕岩·《绝句》)3、孝义团圆莫如此(唐·贯休·《行路难》)4、孝义团圆莫如此(唐·僧贯休·《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5、孝义连方册(南北朝·萧衍·《会三教诗》)6、燕是孝义鸟(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7、常栖孝义家(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8、独有贤人崇孝义(唐·牟融·《翁母些》)9、平居孝义称(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10、孝义两字不可磨(宋·陈著·《醉中示侄薄》)11、成孝义(宋·释延寿·《定慧相资歌》)12、圣代旌门崇孝义(宋·陈从易·《题华林书院》)13、孝义古所敦(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14、孝义高於山岳(宋·刘克逊·《水调歌头》)15、孝义本来无世变(宋·陈著·《题梅逸林隐君祠》)16、要将孝义轨人寰(宋·何梦桂·《和宋英叟先茔建亭作》)17、孝义感雨阳(宋·李石·《送杨德源》)18、唐史传孝义(宋·牟巘·《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19、此邦由来多孝义(宋·赵与泌·《劝孝》)20、孝义门风累世修(宋·李巽·《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1、《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那人生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吗?
2、《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3、《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4、《忆母》——宋代倪瑞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译文:自己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
5、《十五》——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每当月圆之夜,听到杜鹃啼叫,虽然南北远隔,但是仍然深深的牵挂彼此。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这子欲报德,吴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赫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历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4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