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教师培训的调查来年,学员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方面,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是其中之一。
为此,特推荐以下内容。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它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
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
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研究结果表明,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主要是:挫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的不适应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
1、寻求注意。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2、性别特征。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
3、人格因素。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
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
4、生理因素。学生的生理因素也是常导致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生理上的不健康(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方面因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忽略。
另外,还有些学生的过度活动是由于脑功能轻微失调(简称mbd)造成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掌握控制冲动的方法。(二)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约束和调整。
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1、教学不当指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例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
2、管理不当这可能是教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
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
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
课堂教学的三大原则: 1、目标原则 课堂管理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最终指向教学目标。
为了有效地贯彻目标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全体同学明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都能明确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
并且,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管理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依据。
有的教师忽视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片面追求课堂管理的表面现象,如过分强调安静的气氛、一律的坐姿、划一的行动等等,而当这些管理要求脱离了教学目标之后,却可能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抑制思维的不良影响因素。实际上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主动激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内外“冲突”,比如分歧、争论等,或适度允许一些“出格”行为表现的存在,不仅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而且会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们只有在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创造出真正优化的课堂管理。 2、激励原则。
就是在课堂管理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贯彻激励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创造有利学生思维、有利教学顺利进行的民主空气,而不应把学生课堂上的紧张与畏惧看作管理能力强的表现。
激励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询和讨论,让学生思维流程的浪花不断跳跃激荡;那种把课堂管理看成是教师一统天下,不让学生的思维越雷池半步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当然,贯彻激励原则并不排除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
有说服力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激励。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强化课堂管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学习。
3、反馈原则。 运用信息反馈原理,对课堂管理进行主动而自觉的调节和修正,是反馈原则的基本思想。
课堂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课过程中,认真调查教育对象的具体状况,分析研究必要的管理对策。
我们发现在一般的备课过程中,对课堂管理的设计是普遍忽视的,致使作为必须参与教学过程的课堂管理缺乏明确的意识导向,从而在管理环节上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甚而影响教学进程或削弱教学效果。 课堂管理的反馈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即时信息来调整管理活动。
由于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着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总可能出现各种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同学,善于在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寻求优化的管理对策,而不应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案。
课堂教学的三大策略是: 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它能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具体有以下方法: 1、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使语言形象化,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把课文所描写的景色所阐述的道理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还可以通过表演、演示、操作等动作使之形象化。
2、化理论为实践。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
教师要将语文学习回归于生活中,在使用、应用中学习语文,积累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感悟理解。 3、化未知为已知。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为基础的,新知识可以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所以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策略。
4、化复杂为简单。教师要教简单的语文,要简单的教语文。
而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做简单,要做到:教学目标要简要,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方式要简练,作业要简化。 二、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化浅为深 1、由结论到过程。
让学生学深学透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展示知识本身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卷入到知识的获得过程。 2、由知识到问题。
教师应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研讨,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当然,问题要设计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有新颖性,使其能够有效引领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3、由已知到未知。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4、由一元到多元。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
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教育失策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失策直接相关,甚至有些问题行为还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决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教师的失策主要表现为:1.指导思想的错误 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升学率作为其指导方向,把分数作为唯一目标。
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灌输,无休止地上课、补课、考试,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学习成了无边的“ 苦海”。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性行为。
而且,学生会因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尤其容易产生内向性问题行为。另外,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甚至对学习后进的学生采取厌恶、歧视的态度,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消极自我概念,引发畏难情绪,由此诱发他们的问题行为,甚至会导致外向性对抗行为,直接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教学质量。
2.管理的失范 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是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或者是教师对学生缺乏热爱和尊重,对学生态度生硬,急躁粗鲁,或者用尖刻的语言讥讽、侮辱学生,谩骂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二 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甚至滥用惩罚。
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 病原体传染”效应。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方式惩罚学生,使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冷酷与摩擦,从而产生行为失常。
库宁曾做过实验,要求教师对实验组儿童实施三种行为,即“ 明确”(教师让儿童自己组织活动,每个人分工明确,对良好行为及时奖励,对不良行为动员全体儿童讨论,并给予改正的机会)、“坚决”(教师规定儿童做什么,儿童必须做什么,一旦出现越轨行为,教师表现出断然的姿态)、“粗暴”(教师对儿童非常厉害,表现出愤怒的面孔和语言),结果发现,最差的是“ 粗暴”的教师,他们实际上助长了其他学生的问题行为。因此,对学生的惩罚越厉害,后果也越严重。
滥用惩罚,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怨恨或对立,诱发学生攻击性问题行为,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立情绪。三 是教师不能严于律己,主要表现为教学态度马虎,不求上进,上课迟到早退,工作懒散,不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不整,举止不文雅,动作不规范等,学生或消极模仿,或从心底鄙视教师,教师威信低。
事实证明,教师威信越低,越难控制或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最后,教师之间不能团结协作,不协调,不配合,对学生要求不一致,尤其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协调,不合作或相互唱对台戏,造成管理的松懈与混乱,促成了学生的问题行为。
3.教学的偏差 教师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较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懒懒散散等;教学要求不当,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 过渡”的环节,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学生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研究表明,教师的威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越高,学生越不易产生问题行为。相反,威信越低,就越容易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也越难控制或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据调查,有六种教师最容易失去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六种教师分别为:(1)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差;(2)对教学不负责任,懒懒散散;(3)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提出要求后也不检查;(4)向学生随意许诺,但总不兑现;(5)软弱无能,缺乏魄力;(6)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由此可见,教师教学的偏差,是教师失去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问题行为产生或扩展的重要因素。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止其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
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来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以下介绍教师经常遇到的六种问题行为及其建议与对策,旨在帮助教师妥善处理这些行为。问题一:上课时打瞌睡 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这应引起你的注意。
如果有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要深入了解,找出原因,其原因可能包括他晚上睡得太晚、在学校感到枯燥无味、一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等。当考察这些原因时,我们要通过了解他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打瞌睡,找出主要原因。
知道学生打瞌睡的原因有助于你考虑如何应对,使你明确是把它作为疾病问题或情绪问题看待,还是把它当作动机或纪律问题来处理。建议与对策:1. 叫醒学生:问他是否感觉不适,如果是,送他去看医生。
如果他说他感觉良好,建议他喝一杯水,然后送他去休息室洗洗脸以克服疲倦。2. 使学生难以打瞌睡: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你确定这不是疾病或服药所致,等下一次又打瞌睡时,将他的课桌搬开,使他的头没有地方靠。
给他一块笔记板让他在上面写字,当他告诉你他在上课时决不再打瞌睡时,再让他把课桌搬回来。3. 让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靠近讲台的地方:如果坐得离你很近,他就不太可能打瞌睡,因为你时时都可以注意到他。
如果学生坐在教室的其他地方,看到他在打瞌睡,你可以走到他身边,你的出现会唤醒他。你也可以考虑安排他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光线和清新的空气能使他保持清醒。
4. 使学生保持活跃状态:在一天当中最容易犯困的时间里给他们安排一些活动。实际上,把一些身体运动纳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是一个好办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做做操舒展一下身体、玩一玩游戏,或者做一些像到办公室去传递信息之类的差事。根据学生的行为,安排适当的活动。
例如,学生在观看录像时容易打瞌睡,可考虑让他帮助播放录像。5. 出其不意地提问:如果他感觉到你随时有可能提问他,他会尽力保持清醒。
你发现他在打瞌睡,就问他一个问题,或给他一件事情做,目的是要提高他的警觉,而不是要让他难堪,所以,提的问题必须是他能够回答的。问题二:在课堂上大叫 在课堂上大声叫喊是教师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庆幸的是,这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生在课堂上插嘴以不同形式出现,从不举手脱口说出问题的答案,到某个同学被提问时他人作答,再到上课或讨论至一半时未经要求就作评论,不一而足。无论以何种形式插嘴,大叫的学生都会使你偏离思路,还会阻碍其他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
另外,如果一个学生通过大声叫喊得到你的注意,会怂恿其他学生也跟随他大声叫喊。建议与对策:1. 把有大声叫喊倾向的学生安排坐在靠近你的位置:让他坐在靠近你上课时经常站立的地方,这样安排使你能够在他要脱口而出时,暗示他安静并举手。
2. 不理睬大叫的学生,只提问举手的学生:关注大声叫喊的学生将会使他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如果可能,试着不理睬他,继续上课并提问举手的学生。可以对一个学生说:“我喜欢你举手等待提问的做法,”这就是发出一个信息,即举手的学生要比大声叫喊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
3. 用行为修正改变学生的行为:行为修正的简易方法是,用横线把 3* 5英寸的卡片分成 10格,并把它贴在课桌上。在一天开始的时候,设置一段 30分钟长的时间,如果这个学生在这一时间内没有大声叫喊,就在卡片的一个格上签字,并重新设置时间。
如果他确实叫喊了,立刻重新假设时间,不要在格子上签字,当卡片上的所有格子都签了字,奖赏他或给他班上的某种特权 (注:时间的长度与卡片上的格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设定 )。4. 教学生检测自己的行为:把一张分成五部分 (一天一个部分 )的 3* 5英寸的卡片贴在桌子上,提醒学生他叫喊了几次,每次他叫喊时就让他在恰当的地方做个记号。
一周结。
坎吉罗西(cangelosi,1993)将中、小学最常见的问题行为总结为两种:不合时宜的讲话(包括过多的讲话、不按顺序的讲话、不必要的讲话),和不合时宜的活动(包括搞笑、离开座位);奎伊(quay,h.c)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表现为退缩行为,如忧心忡忡、缺乏信心和兴趣、心神不安的等)、行为型(具有对抗性、攻击性和破坏性等特征,如怪叫、起哄、动手动脚等)、情绪型(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边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如过分依赖他人、心事重重等)。
中国学者(如柳夕浪,1998)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型的攻击性行为(如打骂他人、推撞、追逐等)和内向型的退缩性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等)。还有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