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改善
现在很多草原、牧场的工作人员都会采用牧场隔离的办法,比如将一些蜱虫喜欢吃或者逗留的地方彻底清除,像一些杂草、地缝等处用人工的办法进行填补,而一些啮齿动物进行捕杀而在家如果发现蜱虫,可以彻底的打扫室内卫生,保持清洁度,可以适当的撒上沸水,将全部的家具浇一遍。
2、化学药物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办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消灭蜱虫,比如像一些农药进行大面积的喷洒,比较常见的是敌敌畏、马拉硫磷等,可以快速的将蜱虫杀死,还有一些林业区域使用一种生物农药来灭杀蜱虫,这种药物无色无味、关键是对于人体没有任何毒害。
3、生活细节
在平时当蜱虫泛滥的时候虽然可以用药物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消灭,但如果从根本上彻底的制止蜱虫的泛滥未尝不是好办法,可以适当的注意自己的生活区域的卫生以及防护措施,保证良好、整洁的环境。
草蜱子是硬蜱科动物,草蜱子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1.近日,江西南昌,刚出生仅4天的婴儿被蜱虫咬伤,一开始还没有引起家长注意,后来发现宝宝头部有会动的异物才察觉不对,这一事例警示家长一定要做好防护,蜱虫可不是一般的小飞虫。
2.蜱又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有软蜱和硬蜱两大类型,都是吸血动物,可以侵袭人体进行吸血,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 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只需要数分钟到1小时。
3.蜱虫大多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者是寄宿在牲畜、动物的皮毛间,是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和一般的动物都会成为蜱虫的寄生目标,蜱虫也很有可能在动物身上寄生一段时间后再转移到人类身上,这其中蕴藏的风险可想而知。
4.蜱虫对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会选择寄生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比如: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
①损伤皮肤:蜱虫寄生在动物体表时,首先会直接损伤皮肤,使宿主皮肤产生水肿、出血、急性炎性等反应,患病动物常常表现出痛痒、烦躁不安,经常摩擦、抓挠或啃咬皮肤,继而导致寄生部位局部出血、水肿、发炎、角质增生,或者继发伤口蛆病。
②营养不良:蜱虫是吸血为生的动物,大量寄生时可以引起动物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等症状。
③神经毒素:有的蜱虫在吸血过程中能分泌麻痹神经的毒素,继而引起宿主瘫痪。
5.蜱的唾腺分泌毒素,轻则使动物厌食、体重减轻、代谢障碍;重则抑制肌神经乙酰胆碱的释放,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引起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导致“蜱瘫痪”。
6.一般情况下不适症状会迅速加重,麻痹的范围逐渐扩大呈上行性发展,患病畜前肢或后肢不能活动、不能站立,但麻痹部位对刺激仍有反应,这种瘫痪和缺钙引起的瘫痪不同,补充钙制剂以后没有治疗效果,只有在去除蜱虫以后才能慢慢恢复。
7.通常蜱叮咬动物体5~7天后就会开始出现不安、轻度震颤、步态不稳、无力和跛行。
8.蜱虫是吸血动物,一旦它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转移宿主去叮咬人,这时候病原体就很可能随之进入人体,然后引发疾病。
9.目前已知的蜱虫可能传播的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无形体病等急性传染病。
10.带宠物犬散步或者放养动物,回来时应检查动物的体表有无蜱虫,不要将蜱虫带回来;如果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应及时进行杀虫,并且在短期内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虫叮咬;养宠物应定期对宠物驱杀体内外寄生虫,经常给宠物泡澡消毒防虫,而且还要注意少与宠物有亲密接触,防止交叉传染。
11.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清除杂草并进行灭鼠、堵塞鼠洞,在鼠洞附近喷洒化学杀虫剂,如果生活在蜱虫较多的地区,可以在蜱虫喜欢的栖息地区用生物农药喷洒地面,这类农药持效期长,对人畜无害,可以放心使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