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第二步,对损益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本期发生额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第四步,对工作底稿法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正式现金流量表。
所谓“调整T形账户法”就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为基础,根据资产负债表年末数与年初数差额平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对应平衡的原理。逐项过入和调整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开设的T形账户,最终依据T形账户余额编制准则所规定的按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二、调整T形账户法 调整T形账户法的特点1、由于从平衡关系出发,时刻保持平衡对应,难以出现编制报表技术错误。2、由于是逐项过入、调整,因此避免了其他方法在编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重计、漏计现象。
3、由于是直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T形账户,其数据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调整和过入,减少了中间环节,快速、简便。4、由于是以间接法为基础,因此,编制补充资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将更方便、更准确。
5、节省人力和编制成本,克服了其他方法所带来的为编制一张报表而全年增加许多工作量的缺点。调整T形账户法的编制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每个项目增设差额一行,将期初数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相应栏次。
对其差额进行复核,即:资产差额=负债差额+所有者权益差额 第二步,开设现金流量表各栏次项目的T形账户。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
第三步,从利润表出发,将利润表的各栏次过入相应T型账户的各方。如:主营业务收入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营业成本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营业费用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所得税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所得税”。
第四步,根据资产负债表所有非现金项目的差额,逐个依据其账户记录调整计入或过入重新开设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 T型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如逐个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调整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借方或贷方。
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可能涉及多个T型账户,其差额应依据明细账余额分别调整计入。第五步,依据账务记录在现金流量表 T型账户中调整余额。
如:计提的经营性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以及保险费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的借方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职工的现金”的贷方;计入营业费用的各项税金由“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的借方,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税金”的贷方。第六步,根据现金流量表项目T形账户的余额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第七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个T形账户发生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的差额,编制补充资料中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即:1、凡是T形账户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均应计入补充资料,非调整项目不计入补充资料。
如:其他应付款中有偿还的债权,这一部分由于在调整时已计入了“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的债权”。因此,在做补充资料时,予以剔除。
2、凡是利润表中已列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不再计入补充资料,未列入的即计入补充资料。如:收到的利息如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则在补充资料中不再计入“财务费用”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入步骤,可以通过会计分录来实现,第四步与第五步亦可结合在一起调整现金流量T形账户。三、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的逻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编制逻辑如下所示: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 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假定本期收入全部收现,那么项目金额主要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项目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
又假设本期确认的收入中有部分是未收现的?可表现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增加额或“预收账款”项目减少额(简称“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假定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全部反映出本期未收现收入。
对应的应收减少、预收增加全部反映出收到前期收入、后期收入那么对上面公式修改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但是,在实务中应收项目增加并不完全反映本期未收现的收入。
应收项目减少也不完全反映收到前期收入。还需调整的内容有:计提坏账准备、商业汇票贴现息以及工程领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一、工作底稿法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第二步,对损益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本期发生额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第四步,对工作底稿法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正式现金流量表。
所谓“调整T形账户法”就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为基础,根据资产负债表年末数与年初数差额平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对应平衡的原理。逐项过入和调整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开设的T形账户,最终依据T形账户余额编制准则所规定的按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二、调整T形账户法调整T形账户法的特点1、由于从平衡关系出发,时刻保持平衡对应,难以出现编制报表技术错误。2、由于是逐项过入、调整,因此避免了其他方法在编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重计、漏计现象。
3、由于是直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T形账户,其数据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调整和过入,减少了中间环节,快速、简便。4、由于是以间接法为基础,因此,编制补充资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将更方便、更准确。
5、节省人力和编制成本,克服了其他方法所带来的为编制一张报表而全年增加许多工作量的缺点。调整T形账户法的编制程序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每个项目增设差额一行,将期初数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相应栏次。
对其差额进行复核,即:资产差额=负债差额+所有者权益差额第二步,开设现金流量表各栏次项目的T形账户。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
第三步,从利润表出发,将利润表的各栏次过入相应T型账户的各方。如:主营业务收入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营业成本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营业费用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所得税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所得税”。
第四步,根据资产负债表所有非现金项目的差额,逐个依据其账户记录调整计入或过入重新开设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 T型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如逐个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调整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借方或贷方。
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可能涉及多个T型账户,其差额应依据明细账余额分别调整计入。第五步,依据账务记录在现金流量表 T型账户中调整余额。
如:计提的经营性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以及保险费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的借方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职工的现金”的贷方;计入营业费用的各项税金由“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的借方,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税金”的贷方。第六步,根据现金流量表项目T形账户的余额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第七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个T形账户发生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的差额,编制补充资料中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即:1、凡是T形账户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均应计入补充资料,非调整项目不计入补充资料。
如:其他应付款中有偿还的债权,这一部分由于在调整时已计入了“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的债权”。因此,在做补充资料时,予以剔除。
2、凡是利润表中已列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不再计入补充资料,未列入的即计入补充资料。如:收到的利息如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则在补充资料中不再计入“财务费用”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入步骤,可以通过会计分录来实现,第四步与第五步亦可结合在一起调整现金流量T形账户。三、分析填列法分析填列法的逻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编制逻辑如下所示: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假定本期收入全部收现,那么项目金额主要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项目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
又假设本期确认的收入中有部分是未收现的?可表现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增加额或“预收账款”项目减少额(简称“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假定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全部反映出本期未收现收入。
对应的应收减少、预收增加全部反映出收到前期收入、后期收入那么对上面公式修改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但是,在实务中应收项目增加并不完全反映本期未收现的收入。
应收项目减少也不完全反映收到前期收入。还需调整的内容有:计提坏账准备、商业汇票贴现息以及工程领用产品产。
现金流量表这份表格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西方而来的,西方会计核算的重点体现在现金流的核算上,这点和我国以前会计核算不太一样。
在之前的会计报表中,我们只能简单的看到企业的盈亏情况,但是这种盈亏的数字是否真实、合理?确不得而知。现金流量表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个缺陷,通过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简单对比,就可以知道企业当期盈利或者亏损是否合理。
这也正是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意义所在。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项目 现金流量表严格来说,是两张表格。
第一张是计算企业活动中现金流量变动的主表,包含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五大部分的核算;第二张属于附注,采用的是当期利润推导的现金净流量,这个就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2、编制方法 我们一般来说编制表1采用直接法,编制表2采用间接法。
2-1、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 直接法就是“根据当期发生的所有现金及其等价物的增减凭证分类汇总来编制”,简单讲就是你当期所有凭证中凡是涉及现金、银行存款变动的,全部清理出来。然后按照现金流量表的5个分类,进行汇总填写。
增加的填增加,减少填如减少。我举个简单例子大家看下:例如:a企业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做了以下几个凭证:a01 采购员甲借支差旅费1000元 借 其他应收款---甲 1000 贷 现金 1000 a02 办公室乙报销办公用品一批 借 管理费用 500 贷 现金 500 a03 销售给b企业电机一批,货已运出,发票随货开出,货款尚未收到 借 应收账款---b企业 11700 贷 商品销售收入---电机 10000 贷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金 1700 a04 采购原材料一批,货票均已到,款未付。
借 原材料 2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金 340 贷 应付账款--s企业 2340 a05 收到b企业购买电机货款 借 银行存款 11700 贷 应收账款 11700 a06 收到银行一季度利息 借 银行存款 523.14 贷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523.14 a07 提取当月销售税金附加 借 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2377.98 贷 应交税金---城建税 1822.99 应交税金---教育费附加 554.99 a08 缴纳税金 借 应缴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36459.80---城建税 1822.99---教育费附加 554.99 贷 现金 38837.78 a09 结转当期成本费用 借 本年利润 236459.80 贷 商品销售成本 150000.00 商品销售费用 40000.00 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6459.80 管理费用 15000.00 财务费用 -5000.00 a10 结转当期收入 借 商品销售收入 500000 营业外收入 5000 贷 本年利润 505000 我们现在就对上述的10个凭证进行一下分析,这些凭证分录因为时间原因,分录金额之间勾稽关系不一定符合,大家也别较真了。呵呵 首先我们看下10个凭证,其中a03、a04、a07、a09、a10五个凭证先排除,因为它们借贷都不涉及任何现金、银行存款开支,还有现金等价物一般企业都没有核算,所以我们就以现金、银行存款为准。
然后我们再看剩下的凭证,准备一份草稿纸。划好上面说的五大项目的丁字帐。
a01 简单的个人借款。 归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出,明细项目可以放入“其他流出” a02 报销办公费用。
归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出,明细项目可以放入“其他流出” a05 收回货款。 归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入,明细项目可以放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a06 收银行利息 归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入,明细项目可以放入“其他流入” a08 支付税金 归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出,明细项目可以放入“支付的各项税费”========================== 根据以上凭证的汇总,我们就可以得出了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净增加额,这个数据就是考核企业利润合理和真实性的关键。
后面其他4个项目我就简单的讲下了,方法和上面类似,只是判定标准不一样。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家简单理解下就是企业发生投资行为而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
最简单例子,企业以现金购买固定资产或者处理报废固定资产收到现金。这两种行为都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就是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投入而产生的现金增减。简单例子,如银行贷款到账属于筹资活动收入;支付贷款利息属于筹资活动支出。
汇率变动对于现金影响:这个主要针对有外币存款的企业,例如a企业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有一个外币存款户,期末因为汇率影响,而造成外币户的银行存款余额发生的变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等价物这个企业一般都没有核算,它指得是企业持有的可以随时变现流动资产。
不过要注意一点,如果企业存在“其他货币资金”,如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和信用卡存款等,则其增减净额必须反应在此项中。以上5大项的分析归类就大致如此了,大家一时间如无法理解,就简单的先记住一个原则“凡是涉及现金及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凭证进行分类汇总”,这个就是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编制基本原则。
至于分类的问题,大家多做一些自然就明白了。现金流量表的平衡公式=5大项的现金净增加额合计=期末科目余额表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净增加数)。
这个得数可能。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而言的。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所谓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即通过调整以下项目获得:第一,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支出项目;第三,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具体运用直接法时,又有工作底稿法和直接计算法两种。
所谓间接法,即通过将企业非现金交易、过去或者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递延或应计项目,以及与投资或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对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间接法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项目后得出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些需要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计入净利润但对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或损失,如处理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损失等;第二类:影响净利润但与现金收支无关的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预提费用等;第三类:与净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如购买存货、支付前欠货款、收到押金等。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而言的。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 所谓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即通过调整以下项目获得: 第一,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支出项目; 第三,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具体运用直接法时,又有工作底稿法和直接计算法两种。
所谓间接法,即通过将企业非现金交易、过去或者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递延或应计项目,以及与投资或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对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间接法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项目后得出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些需要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计入净利润但对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或损失,如处理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损失等; 第二类:影响净利润但与现金收支无关的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预提费用等; 第三类:与净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如购买存货、支付前欠货款、收到押金等。 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显示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项目流入流出的具体内容,与间接法相比较,它更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收支全貌,其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间接法的优点是通过对企业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的揭示,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原因,进而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所以,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求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另一方面又要求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从而兼顾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1、按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直接法是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主要类别列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业务简单的,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5、"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6、本项目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分析填列。
7、本项目的现金流入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求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净额+本期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账款增加额)+本期应收票据减少额(-应收票据增加额)+本期预收账款增加额(-预收账款减少额) 注:上述公式中,如果本期有实际核销的坏帐损失,也应减去。(因核销坏账损失减少了应收帐款,但没有收回现金)。
如果有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金额,应加上。(因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应收账款,但却收回了现金)。
8、"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9、"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10、本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以外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1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12、本项目可根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13、本项目的现金流出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求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本期存货增加额(-本期存货减少额)+本期应付账款减少额(-本期应付账款增加额)+本期应付票据减少额(-本期应付票据增加额)+本期预付账款增加额(-本期预付账款减少额) 1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15、该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含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等各种保险和其他福利费用)。但不含为离退休人员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固定资产购建人员的工资。
16、本项目可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17、"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
18本项目反映的是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各项税费和有关费用。但不包括已计入固定资产原价而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和本期退回的所得税。
19、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7."支付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20、本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包括罚款支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支出、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等。
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和到期收回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而收到的现金。
不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本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分得的现金股利、和分回利润所收到的现金,以及债权性投资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 该项目反映处置上述各项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所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可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如该项目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为负数,应在"支付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填列。 4、"收到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本项目反映除上述各项目以外,收到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有关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其中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价款现金及增值税款、固定资。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由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其列示方法又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故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也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其主要区别就在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示方法不同。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编制,但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还须单独反映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过程,即在补充资料中采用间接法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计算的现金流入量净额应与直接计算的现金流入量净额相等。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技术方法 在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形账户法等技术方法来编制。
(一)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其程序是: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及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和期末数栏;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后,应当等于期末数;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二)T型账户法 T型账户法是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其编制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并将各自的期初期末变动数过入各科目;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第五步,根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