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叶:在冬天比较常见的是光 秃秃的植物立在那里,那是因为气温的降低让它们身体内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开始掉叶子。当天气渐渐寒冷,白天的时间缩短,于是它开始将叶子里的营养向枝条传送;
促使叶子开始凋落,植物进入休眠期。进入冬天后,植物将之前储存的营养物质“拿出来”,在酶的作用下,将这些营养物质分解,目的是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这样就不会轻易被冻坏。
2、调节身上的水分::植物的体内,时刻发生着生理变化。在冬天植物会降低能量的消耗,增强抗寒能力。就拿针叶树来说,它可以在零下40度生存,可见它极强的生存能力。
冬天室外很多植物会枯萎,但不要错以为植物死掉了,这是它们在冬天保护自己免受冻伤的方式。植物的枯萎是缩减水分吸收的表现,降低体内含水分量。
扩展资料:
松柏过冬的方式看起来就很高级。它们的叶子结构比较独特,为了抵 御冬天的寒冷,主要是通过避免水分的散发来达到目标。植株叶子的表 皮细胞壁很厚,天冷的时候 下皮的细胞关闭,同时根系活动减少,降低体内水分含量。
另外还有一些植物既不将这些必须的营 养物质藏在种子中也不藏在根系中,而是减少自由水抵御严寒,比如冬天的小麦,油菜等,它们的体内储存大量营养物质。
1、用落叶方法过冬:一方面迅速产生冬眠素,抑制生长以防过分消耗养料,一方面在叶柄下部组织内产生离层细胞,使叶很快脱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2、用种子方法过冬:而一些根茎叶植物如韭菜、莲藕等则采取“两条战线”与严寒抗争。一方面结籽传宗;另一方面毫不留情地“丢叶图存”,第二年再发芽生长。
3、用蜡质膜或油脂过冬:各种植物又有各自防寒御冻的特殊本领。常青绿树采取“穿甲戴盔”的方法傲雪抗严寒。例如松树、柏树在其树皮和叶表面分泌出一层蜡质,既可御寒又可防止自身水分蒸发。其他如椿树、杏树、槐树等则分泌出胶质物以御寒防冻。
4、用根过冬:有的植物通过体内糖化酶的作用,把蛋白质和淀粉转化为糖并溶于水,从而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组织不易结冰。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植物抗寒御冻的能力,所以,它们能够安全越冬。
5、用幼苗过冬:杨树、柳树等通过留芽过冬。植物先在快到冬天时聚积了大量养分,然后在秋天时落叶,树失去蒸腾作用,减少体内热量和水分的散发。俗话说,细水常流嘛!在加上可以直接得到的雪水过冬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
植物有哪些过冬的方法?如果是居家普通的花卉,可以在室内就可以安全过冬了;如果是商业的花卉,需要在暖棚、温室可以安全过冬;有些植物冬天埋在土里,冬眠过冬,比如北方的葡萄树,到秋天十月份的时候就可以下架,埋在土里,上面盖上塑料、草帘之类的东西就可以安全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起出来上架。这些都是植物过冬的方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