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其中外感咳嗽。
中医治咳嗽的偏方及食疗的方法太多了,简单的给你列举几条:
偏方一 木耳蒸鸭蛋
取10克黑木耳、1个鸭蛋、少许冰糖,加水适量搅拌后,隔水蒸熟食用,每日两次,可治阴虚肺燥咳嗽,此偏方对咽干痰少也有疗效。
偏方二 梨汁炖冬菇治疗咳嗽
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冬菇内的双链糖核酸在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能消灭体内的病毒。用“梨汁炖冬菇”的食疗法防治秋冬的燥咳,消除感染,一般服用两三天即见收效。偏方制法如下:先将4个鸭梨去皮切片榨成汁,把冬菇200克洗净切片,加适量水和冰糖同炖,等冬菇炖熟后,早晚分两次连汤同食,即可。
偏方三 吃生姜片也止咳
把一块生姜洗净去皮,切成片,咳嗽时往嘴里搁一片,咳嗽马上就停止了。嗓子再痒时再吃一片,一天吃两次,晚上临睡前吃一次,第二天再吃两三次,咳嗽即可痊愈了。
偏方四 煮萝卜水可治疗咳嗽
一连数日咳嗽不止,晚上难以入睡,可买几根白萝卜,每晚把半截萝卜切成片,用清水煮,萝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将水滤出,待稍冷后喝下。咳嗽便可减少。连续喝几天,咳嗽就可痊愈。
偏方五冰糖蒸白果
白果3钱、冰糖2钱放一点水蒸熟,晚上睡前服用,一日一次,坚持一个月可治干咳。蒸时先将白果碎成渣,用水泡泡,再放进冰糖。
1、风寒束肺证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咳嗽声重,胸闷,气喘,咯痰稀白,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杏苏散合金沸草散
2、风热犯肺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咳嗽不爽,气喘,痰黄,口渴,咽痛喉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方:桑菊饮
3、风痰恋肺证
证候:咳嗽,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寒,头痛,胸闷,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化痰、宣肺止咳。
主方:止嗽散
4、燥邪犯肺证
证候:干咳,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少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干而少津,脉浮涩。
治法:润燥止咳。
主方:桑杏汤
5、痰热壅肺证
证候: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而黄稠,咯吐不爽,或痰气腥臭,或吐脓血痰,胸闷胸胀,面赤,发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主方:清金化痰丸
6、痰湿蕴肺证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质粘稠、色白或灰,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主方: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7、寒饮停肺证
证候:咳嗽,胸闷,气喘,或有哮鸣音,痰稀白或为涎沫,恶寒,头身痛,舌淡,苔白滑,脉弦紧或弦滑。
一、一般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分七个证型。
1.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风燥伤肺。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4.痰热郁肺。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5.痰湿蕴肺。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南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6.肝火犯肺。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滞咽喉,只咳不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可选用黛蛤散、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子、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等)。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7.肺阴亏耗。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由生地、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白糖拌鸡蛋 鸡蛋蒸白糖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患伤风感冒咳嗽反复发作,服用鸡蛋蒸白糖就有很好的疗效。
做法:取一只鸡蛋,打碎在碗中,不要搅拌,然后加入适量白糖和植物油放进蒸锅中蒸熟即可。趁热食用,一般食用3次即可痊愈。
雪梨汁炖冬菇 雪梨有 润肺,降火的功效,与冬菇搭配能将体内的病毒充分消灭,还能有效防治秋燥引起的燥咳。 做法:取4个雪梨去皮洗净之后放进榨汁机中榨成汁,200g冬菇洗净之后切片,加入适量水与冰糖和雪梨汁一起炖,直到冬菇炖熟即可。
每天早晚服用。 中医治疗咳嗽之木耳蒸鸭蛋 做法:将鸭蛋打碎之后与10g黑木耳和冰糖混合之后搅拌均匀,放进蒸锅中蒸熟即可食用,每日早晚两次,对 阴虚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适用于咽干痰少的患者。
糖蒸白果 做法:取三钱白果捣碎之后用水泡半小时,与两钱冰糖混合加入适量清水,放进蒸锅中蒸熟,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服用,坚持服用一个月,止咳效果显著。 。
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内伤咳嗽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1.风寒 咳嗽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咳痰稀、色白且量多。2.风热 咳嗽表现为咳嗽拌黄痰,咽痛拌鼻流黄涕,发热重,有恶风及全 身痛等表现。
3.风燥咳嗽表现为干咳喉痒,咽干痛,无痰或少 痰,痰黏稠不易咳出,伴风燥表证。4.痰湿咳嗽表现为痰多, 伴胸闷,脘痞,体倦,大便时溏。
5.痰热咳嗽临床表现为咳嗽, 气急,胸痛,痰稠色黄有腥味,伴身热,口干欲饮。6.肝火犯 肺咳嗽表现为咳嗽且痰难咳出,伴胸胁胀痛,情绪波动时咳嗽加 剧。
7.肺阴虚咳嗽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盗 汗,消瘦。8.肺气虚咳嗽表现为神疲乏力,有痰无力咳出。
1,民间药方治咳嗽 巧用生姜疗咳嗽天气寒冷,老年人正气不足,最容易患伤风感冒及咳嗽。
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毛病,治愈却较难,而且小毛病背后还可能有隐患。这里介绍一则小验方,治疗感冒后咳嗽有良效。
取生姜一块,洗净,去皮切片,随身携带,咳嗽时往口里搁一片,嚼含均可,即感到口里、嗓子里、胸腔里又辣又热,咳嗽即止。嗓子痒时,再嚼一片姜。
姜性辛温,归肺、脾经,发表驱寒,止咳化痰。民间有“每日三片姜,免得医生开药方”,“一杯清茶一片姜,御寒健胃是良方”等谚语。
早晨嚼片姜,还可增进食欲,增加抗寒能力. 2,艾叶熏脚治咳嗽 咳嗽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 因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在用抗菌消炎、止咳药无效的情况下,可采用一种简便的治咳方法--艾叶熏脚。
此法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具体方法为: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
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
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治愈咳嗽。
3,大米煮粥加葱姜可治咳嗽 配方:生姜10克、葱白茎1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将生姜切末,葱白切末备用。大米煮粥,粥熟以后加入生姜和葱白,略煮即可。
适应症:风寒咳嗽 4,自制葡萄酒治咳嗽 自制葡萄酒的方法如下:葡萄 任何品种均可 、冰糖和白酒 必须是粮食酒 各1000克。 把容器及葡萄洗净,将葡萄粒 不去皮 和冰糖 研制成碎末 放入容器内,倒入白酒,封好盖,放置室内一个月后打开盖。
将葡萄粒挤榨成汁,去掉葡萄皮和核,搅拌均匀,装瓶即可饮用。 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一次,服用量不宜超过25克。
注意饮用后不应再吃其他食物。 有资料显示,吃葡萄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对长年吃药久治不愈的咳嗽饮用葡萄酒确有一些药物达不到的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