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漫游法2、直接查找法3、搜索引擎法4、网络资源指南法。
1.漫游法
(1)偶然发现。这是在因特网上发现、检索信息的原始方法。即在日常的网络阅读、漫游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些有用信息。这种方式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具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
(2)顺“链”而行。指用户在阅读超文本文档时,利用文档中的链接从一网页转向另一相关网页。此方法类似于传统手工检索中的“追溯检索”,即根据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相关的文献,从而不断扩大检索范围。这种方法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出大量相关信息,也可能偏离检索目标而一无所获。
2.直接查找法
直接查找法是已经知道要查找的信息可能存在的地址,而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其网址进行浏览查找的方法。此方法适合于经常上网漫游的用户。其优点是节省时间、目的性强、节省费用,缺点是信息量少。
3.搜索引穆检索法
此方法是最为常规、普遍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搜索引擎是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检索的工具。用户提出检索要求,搜索引擎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它一般支持布尔检索、词组检索、截词检索、字段检索等功能。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简单方便,检索速度快、范围广,能及时获取新增信息。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且检索软件的智能性不很高,造成检索的准确性不是很理想,与人们的检索需求及对检索效率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4.网络资源指南检索法
此方法是利用网络资源指南进行查找相关信息的方法。网络资源指南类似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书目之书目(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es),或专题书目,国外有人称之为web of webs,webliographies,其目的是可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智能性查找。它们通常由专业人员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评价、组织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对于有目的的网络信息检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局限性在于:由于其管理、维护跟不上网络信息的增长速度,使得其收录范围不够全面,新颖性、及时性不够强,且用户还要受标引者分类思想的限制。
信息检索方法包括: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是利用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特点和查找过程,从不同角度查找。普通法又可分为顺检法和倒检法。
2、追溯法是利用已有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不断追踪查找的方法,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全时,此法可获得针对性很强的资料,查准率较高,查全率较差。
3、分段法是追溯法和普通法的综合,它将两种方法分期、分段交替使用,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
扩展资料
检索原因
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一个年轻大学生名叫约瀚·菲利普,在图书馆里借阅有关公开资料,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画出一张制造原子弹的设计图。
他设计的原子弹,体积小(棒球大小)、重量轻(7.5公斤)、威力大(相当广岛原子弹3/4的威力),造价低(当时仅需两千美元),致使一些国家(法国、巴基斯坦等)纷纷致函美国大使馆,争相购买他的设计拷贝。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核专家泰勒收到一份题为《制造核弹的方法》的报告,他被报告精湛的技术设计所吸引,惊叹地说:“至今我看到的报告中,它是最详细、最全面的一份。”
但使他更为惊异的是,这份报告竟出于哈佛大学经济专业的青年学生之手,而这个四百多页的技术报告的全部信息来源又都是从图书馆那些极为平常的、完全公开的图书资料中所获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方法一:查看本地连接 在台式电脑桌面上,右下角会有一个小电脑标志,它表示的是“本地连接”,点击这个标志,进入“本地连接”状态栏,选择“支持”子界面,在这个界面上我们就能看到“IP地址”一项,它显示的就是本地的网络地址,最下面的“详细信息”还能帮助我们更多信息。
如果是笔记本电脑,我们可以点击“我的电脑”,通过“控制面板”找到“本地连接”,再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方法二:查看网上邻居 点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选择“网络任务”选项,接着点击“查看网络连接”,这时会出现一个本地连接,点击它就能看到我们想要的IP地址。
方法三:通过运行命令查询 在桌面上点击“开始”,选择“运行”,在出现的对话框里输入“cmd”,点击“确定”,这时会继续出现一个黑色命令窗口,在光标闪烁的地方输入“ipconfig”后回车,IP地址就自行显示出来了,如果输入“ipconfig-all”回车还会看到更多详细信息。 方法四:直接百度查询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打开百度,在文本框里输入“IP”或是任何提到IP的关键词,点击“百度一下”,在出现的网页上,第一条就醒目地显示出电脑的IP地址。
方法五:通过站长工具查询 在站长工具网页界面,我们会看到一个“IP查询”选项,直接点击它就能看到IP地址。
1.ping ping 192.168.0.8 查看两个网络间的终端是否通路 利用这个命令我们可以查看网络之间不能通讯是的故障出现在哪里 如首先ping回显地址,如:ping 127.0.0.1 看是不是网卡的故障 其次ping 自己,如:192.168.0.10,确定设置没有任何问题 再次ping 网关,如:192.18.0.1,查看个人主机和网关之间是否通路 最后ping 外网,如:202.103.24.68 排除故障 2.Hostname 查看主机的名称,在进入CMD后,键入hostname,可以显示自己的主机名,如yinhe10 3.net send 发送消息给指定的计算机 如:net send 192.168.0.9 hello 此命令是将hello信息发给192.168.0.9这个IP的计算机 这里要注意必须确定在“服务”中启动了“messenger”这个服务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批处理文件和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共享文件夹中的所有任务(发送控制台消息) 4.Arp 可以查看其他计算机的MAC地址,但是通常要先Ping对方,后面也要跟参数-a 如:ping 192.168.0.9 然后arp –a ,就可以看到这个IP的MAC地址了 5.Netstat 可以查看网络的状态,如TCP和UDP端口等,后面通常会跟参数如 –a –e –n –o –p –r –s等 6.tracert 跟踪数据包经过多少路由器可以到达目的地计算机 如:tracert 192.168.0.9 7.pathping 结合了tracert和ping 的功能与特点,使用方式为: pathping 192.168.0.9 8.Dxdiag 在运行中输入,运行DirectX诊断工具,可以对声音和图象进行优化 9.Net start 在DOS下启动服务的命令,比如: net start themes net start 后面跟所要启动的服务的名称 10.Gpedit.msc 在运行中输入可以进入组策略编辑,组策略在server2003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1.Net share 可以查看自己的共享文件,包括隐含共享。 12.Net view 查看别人的共享文件夹,用法是 net view192.168.0.9c$ , $隐含共享的标志,另外,使用这个命令一定要有对方的口令。
13.Oobe /msoobe /a 检查使用的server2003是否已经激活 14.Msinfo32 系统信息,在运行中输入以后,可以在工具中找到,如网络诊断等几种很不错的工具。 15.Web远程登陆命令 在运行中输入 mstsc /console 16.Gpupdate 组策略的刷新,当应用了组策略后,避免重起,可以使用此命令。
17.Task list 可以在DOS下查看任务管理器中的现有进程 18.Task kill 用来在DOS下结束进程的命令,使用方法是task kill后面跟进程的进程号, 如:task kill /pid 1542 19.Conf 在运行中输入可以打开Netmeeting 20.Dcpromo 在运行中输入建立域控制器 21.Convert 转化磁盘格式的命令,但是这个命令通常都是把FAT32转化为NTFS,这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如果把NTFS转化成FAT32很容易丢文件 格式为:convert d: /fs:ntfs 22.Ipconfig IP查看命令,此命令应用十分广泛,通常后面需要参数 如ipconfig/all 查看IP信息,如所在网关,子网掩码等 ipconfig/release 释放自己的动态IP以及相关的信息 ipconfig/renew 获得新的动态IP 23.Nslookup 用来查看IP和域名 24.Net use 在DOS下的网络映射驱动器,通常,命令后面跟虚拟盘符,已经另一台主机的名称或是IP下的映射共享文件夹 如:net use z: 192.168.0.9share。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并且用户可以远程访问信息。
Linux提供了一组强有力的网络命令来为用户服务,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传输文件和执行远程命令等。 本章介绍下列几个常用的有关网络操作的命令:ftp 传输文件 telnet 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 r - 使用各种远程命令 netstat 查看网络的状况 nslookup 查询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 finger 查询某个使用者的信息 ping 查询某个机器是否在工作 使用ftp命令进行远程文件传输 ftp命令是标准的文件传输协议的用户接口。
ftp是在TCP/IP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允许用户传输ASCII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在ftp会话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使用ftp客户程序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上。从此,用户可以在目录中上下移动、列出目录内容、把文件从远程机拷贝到本地机上、把文件从本地机传输到远程系统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户没有那个文件的存取权限,就不能从远程系统中获得文件或向远程系统传输文件。 为了使用ftp来传输文件,用户必须知道远程计算机上的合法用户名和口令。
这个用户名/口令的组合用来确认ftp 会话,并用来确定用户对要传输的文件可以进行什么样的访问。另外,用户显然需要知道对其进行ftp 会话的计算机的名字或IP地址。
Ftp命令的功能是在本地机和远程机之间传送文件。该命令的一般格式如下:$ ftp 主机名/IP 其中“主机名/IP”是所要连接的远程机的主机名或IP地址。
在命令行中,主机名属于选项,如果指定主机名,ftp将试图与远程机的ftp服务程序进行连接;如果没有指定主机名,ftp将给出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 $ ftp ftp > 此时在ftp>提示符后面输入open命令加主机名或IP地址,将试图连接指定的主机。 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如果连接成功,需要在远程机上登录。
用户如果在远程机上有帐号,就可以通过ftp使用这一帐号并需要提供口令。在远程机上的用户帐号的读写权限决定该用户在远程机上能下载什么文件和将上载文件放到哪个目录中。
如果没有远程机的专用登录帐号,许多ftp站点设有可以使用的特殊帐号。这个帐号的登录名为anonymous(也称为匿名ftp),当使用这一帐号时,要求输入email地址作为口令。
如果远程系统提供匿名ftp服务,用户使用这项服务可以登录到特殊的,供公开使用的目录。一般专门提供两个目录:pub目录和incoming目录。
pub目录包含该站点供公众使用的所有文件,incoming目录存放上载到该站点的文件。 一旦用户使用ftp在远程站点上登录成功,将得到“ftp>”提示符。
现在可以自由使用ftp提供的命令,可以用 help命令取得可供使用的命令清单,也可以在 help命令后面指定具体的命令名称,获得这条命令的说明。最常用的命令有:ls 列出远程机的当前目录 cd 在远程机上改变工作目录 lcd 在本地机上改变工作目录 ascii 设置文件传输方式为ASCII模式 binary 设置文件传输方式为二进制模式 close终止当前的ftp会话 hash 每次传输完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后就显示一个#号 get(mget) 从远程机传送指定文件到本地机 put(mput) 从本地机传送指定文件到远程机 open 连接远程ftp站点 quit断开与远程机的连接并退出ftp? 显示本地帮助信息! 转到Shell中 下面简单将ftp常用命令作一简介。
启动ftp会话 open命令用于打开一个与远程主机的会话。该命令的一般格式是: open 主机名/IP 如果在ftp 会话期间要与一个以上的站点连接,通常只用不带参数的ftp命令。
如果在会话期间只想与一台计算机连接,那么在命令行上指定远程主机名或IP地址作为ftp命令的参数。 终止ftp会话 close、disconnect、quit和bye命令用于终止与远程机的会话。
close和disronnect命令关闭与远程机的连接,但是使用户留在本地计算机的ftp程序中。quit和bye命令都关闭用户与远程机的连接,然后退出用户机上的ftp 程序。
改变目录 “cd [目录]”命令用于在ftp会话期间改变远程机上的目录,lcd命令改变本地目录,使用户能指定查找或放置本地文件的位置。 远程目录列表 ls命令列出远程目录的内容,就像使用一个交互shell中的ls命令一样。
ls命令的一般格式是: ls [目录] [本地文件] 如果指定了目录作为参数,那么ls就列出该目录的内容。如果给出一个本地文件的名字,那么这个目录列表被放入本地机上您指定的这个文件中。
从远程系统获取文件 get和mget命令用于从远程机上获取文件。get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get 文件名 您还可以给出本地文件名,这个文件名是这个要获取的文件在您的本地机上创建时的文件名。
如果您不给出一个本地文件名,那么就使用远程文件原来的名字。 mget命令一次获取多个远程文件。
mget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mget 文件名列表 使用用空格分隔的或带通配符的文件名列表来指定要获取的文件,对其中的每个文件都要求用户确认是否传送。 向远程系统发送文件 put和mput命令用于向远程机发送文件。
Put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put 文件名 mput命令一次发送多个本地文件,mput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mput 文件名列表 使用用空格分隔的或带通配符的文件名列表来指定要发送的文件。对其中的每个文件都要求用户确认是否发送。
改变文件。
原发布者:鸿鑫科技
八个cmd常用网络命令(黑客常用)一、ping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下面就来看看它的一些常用的操作。先看看帮助吧,在DOS窗口中键入:ping/?回车。所示的帮助画面。在此,我们只掌握一些基本的很有用的参数就可以了(下同)。-t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试想,如果你使用100M的宽带接入,而目标IP是56K的小猫,那么要不了多久,目标IP就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数据而掉线,呵呵,一次攻击就这么简单的实现了。-l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我们利用它可以最大定义到65500字节。结合上面介绍的-t参数一起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哦。-n定义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3次。如果网络速度比较慢,3次对我们来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判断目标IP是否存在,那么就定义为一次吧。说明一下,如果-t参数和-n参数一起使用,ping命令就以放在后面的参数为标准,比如"pingIP-t-n3",虽然使用了-t参数,但并不是一直ping下去,而是只ping3次
查历史记录,或者查cookie之类日志。
历史记录在IE的历史按钮(一个钟那个),cookie一般都存于c:\documents and settings\当前用户名\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中
以Windows XP为例,右键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属性”,在弹出的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窗中点“自定义”按钮,在“自定义开始菜单”对话框中的“高级”标签下点“清除列表”。若要让系统永不自作多情记住使用文档的记录,请去掉“列出我最近打开的文档”前的钩。
小提示:XP会把最近访问文档的快捷方式放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Recent中,手工删除它们也能让文档菜单“失去记忆”。
2.删除临时文件夹中的内容
当执行过安装软件、打开文档等操作时,在临时文件夹中会留下相应文件,可以手工清除在下列位置中的内容:C:\Windows\Temp、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Temp。如在删除时提示有文件在使用,就需要关掉相关程序,最好重启一次再删除。
3.清除“运行”、“查找”等处的历史记录
清除“运行”对话框中记录的输入内容,可修改注册表。这些记录被保存在“HKEY_CURRENT_USER
\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
RunMRU”分支下,将其完全删除后重启。此外,该主键下的“DocFindSpecMRU”项,在右侧栏目中显示的是“查找”的历史记录,可一并删除。
4.隐藏在IE中的行踪
上网后,会有大量信息反映你的所作所为,这还了得?
①清空Internet临时文件夹
别人查看“Internet临时文件夹”下的图片、Flash等文件便能大体知道你曾到过的网站。要清除它们,可依次单击IE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在“常规”标签中点击“删除文件”按钮,在弹出的“删除文件”窗口中勾选“删除所有脱机内容”,最后点击“确定”。
②我不要“小甜饼”(Cookie)
Cookie也可能是泄密的一个“罪魁祸首”,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常规”标签中单击“删除Cookies”按钮,待弹出窗口后单击“确定”按钮,可删除它们。
小提示:一种保险的办法是在上网后,进入Internet临时文件夹(该文件夹可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常规”选项下点“设置”来查看具体位置),删除其下所有内容,这样,临时文件及Cookie等都会被清除。
③消除访问网页的历史记录
IE会将最近三周的访问历史记下,要“踏网无痕”可得清除它们,只要删除“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History”文件夹中的所有内容即可。也可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常规”标签下点“清除历史纪录”按钮。
要让IE不记录访问历史,请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常规”选项下,将网页保存在历史纪录中的天数从默认的20改成0即可。
④清除IE记住的表单内容
当访问网站时,一些网页会提示输入,例如,搜索时会要求输入搜索内容、登录邮箱则要填用户名、密码——这些东西会被IE自动记录。要删除它们,可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内容”标签下点“自动完成”按钮,在弹出的“自动完成设置”对话框中将“表单”、“表单上的用户名和密码”和“提示我保存密码”前的钩去掉,再单击“清除表单”、“清除密码”按钮,当询问时点“确定”。
⑤删除地址栏列表中的网址
在IE地址栏中输入要访问站点的部分字母时会自动打开列表,其中有最近曾访问的相匹配的站点,这也得清除。
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内容”标签下单击“自动完成”按钮,打开“自动完成”对话框,去掉“Web地址”前的钩。
若安装了“中文网址”软件,采用上法不能将地址栏列表中的“网络实名”清除,此时要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下,选中“网络实名”中的“清除地址栏下拉列表中显示的网络实名”项,单击“确定”。
小提示:当完成上述操作后,千万别忘清空回收站。若此处没有收拾干净,就将前功尽弃了
由特征分析子系统、特征提取子系统、数据库、查询接口、检索引擎和索引过滤等子系统组成,同时需要相应的知识辅助支持特定领域的内容处理。
(1)特征分析:该子系统负责将需要入库的媒体进行分割或节段化,标识出需要的对象或内容关键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对目标进行特征提取。特征标识可通过用户输入或系统定义。
(2)特征提取对用户提供或系统标明的媒体对象进行特征提取处理。提取特征时需要知识处理模块的辅助,与标准化的知识定义直接有关。
(3)数据库包含多媒体数据库和特征数据库,分别存放多媒体数据同对应的特征数据,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征库中包含了由用户输入的和预处理自动提取的特征数据,通过检索引擎组织与媒体类型相匹配的索引来达到快速搜索的目的。
(4)查询接口,即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是检索系统不可缺少的。在基于内容的检索中,由于特征不直观,因此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的输入手段,还应在用户界面提供查询结果的创览功能,即为用户提供初步查询结果的返回,系统会根据用户选择的排序标准(如颜色、旋律、节拍等),按照相似度的大小将结果排列后,返回给用户。
(5)检索引擎,检索要将特征提取值和特征库中的值进行比较,得到一个相似度。不同的媒体各自具有不同的相似度算法,这些算法也称为相似性测度函数。检索引擎使用相似性测度函数集去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与特征库的值最接近的多媒体数据。
(6)索引过滤在大规模多媒体数据检索过程中,为了提高检索效率,常在检索引擎进行匹配之前采用索引过滤方法,取出高维特征用于匹配。
多媒体数据模型
多媒体数据模型主要采用关系数据模型的扩充和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由于用传统的关系模型难以描述多媒体信息和定义对多媒体数据对象的操作,目前在关系模型扩充方面除了引入抽象数据类型外,较多的采用语义模型的方法。关系模型主要描述数据的结构,而语义模型则主要表达数据的语义,语义模型的层次高于关系模型,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基础。目前的研究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描述和建立多媒体数据模型是较好的方法,面向对象的主要概念包括对象、类、方法、消息、封装和继承等,可以方便地描述复杂的多媒体信息。
b 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由于多媒体数据,如声音、图像及视频等数据量大,存贮和传输需要很大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必须考虑对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压缩方法要考虑到复杂性,实现速度及压缩质量等问题。
c 多媒体数据的存贮管理和存取方法 目前常用的有分页管理、B+树 和Hash方法等。在多媒体数据库中还要引入基于内容的检索方法、矢量空间模型信息索引检索技术、超位检索技术及智能索引技术等。
d 多媒体信息的再现及良好的用户界面 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应提供多媒体宿主语言调用,还应提供对声音、图像、图形和动态视频的各种编辑和变换功能。
e 分布式技术 多媒体数据通信对网络带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相应的高速网络,此外还要解决数据集成、异构多媒体数据语言查询、调度和共享等问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