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方法有哪些
A.自然观察方法。
就是对大自然中所存在的东西进行观察。如在田野或植物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在森林和动物园里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等等。自然观察应注意选好观察点和观察对象,做好记录,并应进行多次原地或异地观察。
B.实验观察法。
就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进行观察。如解剖观察或化学实验观察等。
C.长期观察法。
就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对某种事物或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如气象观察、天文观察等等。进行这类观察时要耐心细致,观察点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
D.全面观察法。
就是对某一事物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观察,求得对该事物全面了解。
E.定期观察法。
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某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
F.重点观察法。
就是按照某种特殊目的和要求对事物的某一点或几个方面做重点观察。
G.直接观察法。
这是一种观察者深入实际,亲自动手做实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或直接经验的观察方法。
H.间接观察法。
这是一种利用别人观察成果,得出深刻结论的观察方法。
I.对比观察法。
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有比较地对照进行观察。
J.解剖观察方法。
把观察对象分解成两个以上的部分进行观察。
(一)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是指对某一事物的所有方面都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到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要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又要考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了解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的特点,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而彻底的了解。同时,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要实现全面观察,就必须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进行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摸觉、动觉等诸方面的协同观察。重点观察是相对全面观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对事物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作特别深入细致的观察。著名作家杨朔在谈到观察人的特点时说:“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那些性格上有特点的人。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重点观察就是抓关键、抓重点,把注意力紧紧瞄准你要观察的对象。
(二)比较观察与解剖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观察是把客观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找出相同点和相异点,即认识事物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解剖观察是把被观察对象的各种特性,各个侧面及各个组成部分分解开,仔细地加以观察。通过解剖观察,可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
( 三)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
顺序观察是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进行的观察。客观事物总有其顺序,有其发展的过程。事物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如事物的发展过程)、空间顺序(如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等)、主次顺序、逻辑顺序等。观察时必须遵照一定的顺序,如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从心理学上讲,顺序观察有利于信息的存贮、编码和提取。侧面观察是对事物和对象的某一个侧面进行的观察。如作文中记一个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活动,摄影中拍摄一个特写镜头等。 (四)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长期观察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行的较为系统的观察。比如,气象小组为了摸清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规律,进行数年的观察记录,并从获得的气象材料中概括出该地区的气象特征及规律。长期观察具有时间久、连续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直至获得预期的观察结果为止,切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三日打鱼,二日晒网”。长期观察本身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过程。短期观察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所进行的观察。例如作文课中,为了写日出,一大早起来仔细观察日出的景观。短期观察的事物往往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并及时做好记录。
(五)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观察者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或者实地考查。间接观察是利用别人观察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
(六)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如学习植物学或动物学时,在大自然或动物园中,实地观察那些活生生的植物和动物。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学习物理和化学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实际观察那些具体的物理或化学现象。
上述各种观察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根据观察的对象、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选择某种或某几种有效的观察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期内,可以以某一种观察方法为主,另一些方法为辅,让各种观察方法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观察活动也应该有主有次,突出重点,以便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科学观察的六个方法:
1. 对比(比较法)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
2. 控制变量法
3. 等效替代法
4. 实验推理法(理想化实验)
5. 转换法
6. 模型法
7. 六大具体方法:
1.对比
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颜料混合;研究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控制变量法
当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2个或2个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关时,常采用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而使其余物理量保持不变,从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8. 3.等效替代法
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
4.实验推理法(理想化实验)
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5.转换法
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径来认识它,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转换法
9. 6.模型法
①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
②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到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
小学作文如何写动物和植物?用了不错!怎样写动物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
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1.写外形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
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
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
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2.写习性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
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怎样写植物小学作文如何写动物和植物?用了不错!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
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
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3.写观察日记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4.以四时变化为序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
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晨间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走到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人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北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二、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某教师这样记录:“xx到美工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更能使教师受到启发,并促使教师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操作活动过程的观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