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的空间关系,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静态的研究包括种群的分布型或格局。动态的研究包括种群个体或集群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或运动状况。
种群中的个体在生活空间的相对位置或分布格局,称内分布型()。内分布型通常分为三类:(1)均匀型(uniform)成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呈等距离,株行距一定的人工栽培植物属均匀型。
(2)随机型(random),指种群内个体在空间分布是随机的,即每个个体的分布概率相等。这种分布型比较少见,只有在生境条件对于很多种的作用都差不多,或某一主导因子呈随机分布时才能形成。
如某些植物在最初入侵某地时,常呈随机分布,面粉中的黄粉虫也是随机分布。(3)集群型(clumped)种群内个体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块状或呈斑点状,成簇、成群密度分布。
各群的大小,群间距离以及群内个体的密度都不相等的,是一种最广泛分布格局。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
具体是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1、确定研究目标。
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
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
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
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
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⑴提炼问题;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⑷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
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
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
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
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
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
课题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预先提出的、十分明确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与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科研的有关方法;依据科研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全面、完整等等。课题设计:要突出通过经验总结得出理性认识和揭示规律的主题。
3、实验性课题设计。实验性课题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活动。
课题要求:研究者必须有一个关于解决该问题的设想或初步的特征理论;用比较严密的研究程序组织研究,便于重复验证;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对测量的事物规定操作定义。课题设计:要突出“实验”的特点,充分体现实验要求。
扩展资料:实施课题研究1、认真搜集资料。怎样搜集资料,一是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二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三是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四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制订调查计划。通过调查手段搜集资料,必须搞好调查计划设计。
设计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明确调查题目、阐明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单位、规定调查规模、研究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方法、编写调查提纲、拟定调查顺序和时间安排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题研究程序。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以及具体操作如下:
1、样方法
其原理是: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值。
2、标志重捕法
其原理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即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为N,其中标志数(重捕前放回的标志个体数)为M,重新捕获的个体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
3、去除取样法
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的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获取的个体数逐渐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积数就逐渐增大。当单位努力的捕捉数等于零时,捕获累积数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4、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较大单细胞微生物计数的操作方法,称为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徽生物计数方法,此种方法简便、快速、直观。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有两种规格:一种规格是 2mm x 2mm x 0.1mm方格,另一种规格是1mm x 1mm x 0.1mm方格。
扩展资料:
标记重组法的注意事项:
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种群调查
生物群落的动态
生物群落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是一个动态系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生物群落作为一个由多种有机体构成的生命系统,既有季相变化和年变化,又有群落的演替和演化等。其中,以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和演替比较重要。 在气候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植物在不同季节通过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和休眠等不同的物候阶段,使整个群落在各季表现出不同的外貌,叫做群落的季相。不同气候带群落季相表现很不一致,在终年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变化很不明显;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变化最为突出。 群落的季节性变化除季相更替外,群落的生产力、植物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的内部环境也都相应地发生周期性变化。
由于气候变迁、洪水、野火、山崩、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可使群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叫做演替。例如,在某一林区,一片土地上的树木被砍伐后辟为农田,种植作物;以后这块农田被废弃,在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发育出一系列植物,并且依次替代。首先出现的是一年生杂草群落;然后是多年生杂类草与禾草组成的群落;再后是灌木群落和乔木的出现,直到一片森林再度形成,替代现象基本结束。在这里,原来的森林群落被农业植物群落所代替,就其发生原因而论是一种人为演替。此后,在撩荒地上一系列天然植物群落相继出现,主要是由于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自然演替过程。
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原来有过植被覆盖,以后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灭了,这样的裸地叫做次生裸地。土壤中常常还保留着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发生在这种裸地上的演替称做次生演替。上述出现于撩荒地上的演替即属此类。原生演替如果是发生在森林气候环境下,其演替系列可概括为:裸岩-地衣群落-苔藓群落-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如果发生在淡水湖泊里,演替系列为:开敞水体-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陆地中生或旱生植物群落(图10-5)。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同时,栖居于其中的动物种群也发生更替,每一阶段的动物群都与一定的植物群落类型相联系。
群落演替还因其发展方向不同分为顺行演替与逆行演替。当发生于裸露地面或撩芜地面的群落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总趋势朝向逐渐符合于当地主要生态环境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演替过程,叫做顺行演替。顺行演替的结果,群落的特征一般表现为生物种类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稳定变得比较稳定。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协调一致的、结构稳定的顶极群落,整个群落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群落由于受到干扰破坏而驱使演替过程倒退,即逆行演替。强度放牧下的草原,因适口性强的牧草逐渐减少或消失,品质低劣或有毒和有刺的植物得以繁生蔓延,草群总盖度下降,甚至出现裸露地面。草原发生的这种退化现象即是逆行演替。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森林或其他类型的植被被过度砍伐,如遇大雨、河水暴涨造成危害,是植被逆行演替带来的恶果。 群落演替的速度随具体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演替系列的早期阶段比较迅速,群落稳定性差;后期演替速度逐渐变慢;最后阶段的群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快些。 研究群落的演替对于认识它们的性质,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向,以及合理利用、改造和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种群动态类型分为两类,一类称为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环境容纳量(K值)周围;另一类称为γ-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多变,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
自然选择按其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分为非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density-independent natural selection)和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density-dependent natural selection)两类。
所谓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就是在种群密度增高时,自然选择压力增加(或降低),而密度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降低(或增加)。MacArthur(1962)指出: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常被称为k-选择,而非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常被称为r-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见,生物适应环境会朝着两种不同的进化方向-r选择和k选择发展。这种选择的结果,使一部分特征与r-选择结合,使另一部分特征为r-选择结合,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史策略类型,即r-对策和k-对策。在r-对策和k-对策之间,还存在着各种过渡类型,形成了一个r-k连续对策系统。
r-对策和k-对策生物的特征
r-选择--
多变,难以预测和不确定;常是灾难性的,无一定规律性,非密度制约的;属迪维(Deevey)划分C型的,幼体存活率很低,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通常低于环境容纳K值,群落不饱和,生态上真空,每年有再移植变动性大,通常不紧张
快速发育
高 值
提早生育
体型小
单次生殖
短,通常少于1年
高生育力的
对比,k-选择--
稳定,可预测,较确定;比较具有规律性,密度制约的;属A.B型的,幼体存活率高;时间上稳定,种群平衡,密度在K值临近;群落处于饱和状态,没有移植必要性,经常保持坚张
缓慢发育
高竞争力
生殖开始迟
体型大
多次生殖
长,通常大于1年
高存活率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