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⒈、准确划线
钻孔前,首先应熟悉图样要求,加工好工件的基准;一般基准的平面度≤0.04mm,相邻基准的垂直度≤0.04mm。按钻孔的位置尺寸要求,使用高度尺划出孔位置的十字中心线,要求线条清晰准确;线条越细,精度越高。
⒉、划检验方格或检验圆
划完线并检验合格后,还应划出以孔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作为试钻孔时的检查线,以便钻孔时检查和借正钻孔位置,一般可以划出几个大小不一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小检验方格或检验圆略大于钻头横刃,大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略大于钻头直径。
⒊、打样冲眼
划出相应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后应认真打样冲眼。先打一小点,在十字中心线的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样冲眼是否打在十字中心线的交叉点上,最后把样冲眼用力打正打圆打大,以便准确落钻定心。
⒋、装夹
擦拭干净机床台面、夹具表表面、工件基准面,将工件夹紧,要求装夹平整、牢靠,便于观察和测量。应注意工件的装夹方式,以防工件因装夹而变形。
⒌、试钻
钻孔前必须先试钻:使钻头横刃对准孔中心样冲眼钻出一浅坑,然后目测该浅坑位置是否正确,并要不断纠偏,使浅坑与检验圆同轴。如果偏离较小,可在起钻的同时用力将工件向偏离的反方向推移,达到逐步校正。
注意: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修正偏离,都必须在锥坑外圆小于钻头直径之前完成。如果不能完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背面重新划线重复上述操作。
⒍、钻孔
钳工钻孔一般以手动进给操作为主,当试钻达到钻孔位置精度要求后,即可进行钻孔。手动进给时,进给力量不应使钻头产生弯曲现象,以免孔轴线歪斜。钻孔将钻透时,手动进给用力必须减小,以防进给量突然过大、增大切削抗力,造成钻头折断、或使工件随着钻头转动造成事故。
扩展资料
⒈、扩孔
扩孔用以扩大已加工出的孔(铸出、锻出或钻出的孔),它可以校正孔的轴线偏差,并使其获得正确的几何形状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其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10级,表面粗糙度、Ra=3.2~6.3μm。扩孔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2~4mm。
扩孔时可用钻头扩孔,但当孔精度要求较高时常用扩孔钻(用挂图或实物)。扩孔钻的形状与钻头相似,不同是:扩孔钻有3~4个切削刃,且没有横刃,其顶端是平的,螺旋槽较浅,故钻芯粗实、刚性好,不易变形,导向性好。
⒉、铰孔
铰孔是用铰刀从工件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铰孔是应用较普遍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其加工精度可达IT6~IT7级,表面粗糙度Ra=0.4~0.8μm。
铰刀是多刃切削刀具,有6~12个切削刃和较小顶角。铰孔时导向性好。铰刀刀齿的齿槽很宽,铰刀的横截面大,因此刚性好。铰孔时因为余量很小,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著小于扩孔钻,且切削刃的前角γ0=0°,所以铰削过程实际上是修刮过程。特别是手工铰孔时,切削速度很低,不会受到切削热和振动的影响,因此使孔加工的质量较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钻孔
电锤常用打孔部位涉及到:1.混凝土墙面2113、顶面及地面;2.瓷砖地面、墙面(墙砖)3.砖砌墙面
电锤一般有几种功能:1.冲击打孔.2.冲击电镐(开槽用)3.电钻功能
介绍种比较难操作的打孔部位:.瓷砖墙面:首先把电锤调整至冲击打孔档,5261装好适合的钻头,接通电源,先按下开关试一下是否在冲击打孔档。然后确定打孔部位,做好标记,把钻头对准打孔标记轻4102按开关让电锤低速旋转(切记不要用力按开关,轻按即可)待瓷砖墙面有凹洞时,可以再稍用力按开关让转速稍微快一点,此时要用力往前推把力量都集中在钻头上。1653此时瓷砖应该已经被打穿了,就可以把开关用力按到底了,让电锤高速转起来直至打出合适的深度为止。在瓷砖地面内上面打孔也是如此,开始时切记转速一定要慢,等到瓷砖上面有凹洞时再慢慢提高转速,这样打孔瓷砖就不会砸开了。
电锤容通常不可以在木材上打孔,如果你的电锤有电钻功能的话可以在木材上面打孔,但前提是需要配置一个钻夹头和一个麻花钻头。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种群。第一次从该种群捕获部分个体,全部加以标记后放回原种群。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抓捕,其中既有标记的个体,也有未标记的个体。则该种群大小的估计值为:
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如植物、蚜虫、跳蝻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可能的误差
1、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地迁出迁入。
2、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估计错误。
3、捕捉所在空间有特殊因素造成个体分布的特殊。
4、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样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志重捕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