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愿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乐读。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例如在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通过计算,看到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不一样,而比值相等。有什么规律在里面呢?当学生纷纷汇报自己发现的规律后再问,怎样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个规律呢?那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如此根据教材创设阅读情境,必然会激起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和主动性,阅读效果也会好一些。2.充分利用课外数学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如新教材中,学习完负数后,教材就有“你知道吗?”的内容,介绍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我国古代使用负数的情况。还有学习了时、分、秒后,教材介绍了“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沙漏”。一方面介绍一种古代计时工具,同时还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激励的评价语言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一件心情舒畅的事情,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见到他在认真阅读时,给他一个微笑,轻轻地点一下头,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有时只是走近他翻一下他所阅读的书名,有时把他所阅读的书推荐给大家
二、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优化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炼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很多学生不会把数学文本当作一件轻松快乐的事,阅读时常常“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所以,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
记得
采纳我
⑴在阅读的过程中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启发思维,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而自我构建起实质意义上的、非人为给予的数学知识“产品”。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如:在阅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它们的距离”一节时,除了要抓主概念中的关键字外,要理解五个问题:a)为什么要引进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它们的距离这两个概念?b)新概念与平面几何中线与线所成的角和距离有何联系?c)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定义(新概念的合理性)?d)如何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表述新概念?e)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与距离?
⑵指导学生做好数学阅读笔记【1】。笔记是对付遗忘的有力武器,是积累认知经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记好和用好笔记。数学阅读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疑问性笔记。在阅读中遇到疑难时,最好专门进行摘录,系统记录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突破;同时在阅读时着力发掘并记录问题及处理问题的想法,建立起自己的“疑问集”。b)感触性笔记。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及有所发现的,都应即时记录,积累一闪而过、难以重现的智慧火花,拥有一本珍贵的“火花集”。c)梳理性笔记。如果说前两种笔记是阅读由“薄”到“厚”的过程的话,那么梳理性笔记就是阅读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对阅读内容不断提炼的记录。
⑶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增强数学理解力。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的更一般的认识,它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需要学习者去挖掘。通过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指导,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能将原有知识融会贯通,提炼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成精炼的内容,获得学习再创造的体验过程,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阅读训练中,教师以数学教科书为基础,用上述三种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愿读、会读数学材料,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终身收益。
三交流阅读体会,撰写阅读报告,让学生乐于阅读数学阅读材料。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总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集体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会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其成员的学习。班级成员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有异,学习自觉程度也不一样。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数学材料的感受体会,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供一个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及应用数学的氛围,相互学习,集体提高。
在阅读数学材料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指导学生撰写阅读报告,使学生读写结合,手脑并用,促进思维的开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学习总结报告”,将高中数学学习提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和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综上所述,数学语言是用形式化的符号反映现实世界中各种问题和各种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只有掌握一定阅读数学语言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数学能力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从数学能力结构的角度来看,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活动共通任务的能力【4】。从数学能力表现形式上看,数学阅读属于内部心智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工作中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授人以渔”,才是数学教学关键所在。
人文历史、培养科学阅读的方法要求大家从文体,趁机向学生介绍相应的读物,无以至千里”。
如果难易适当,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当然。
2 二,以便随身携带。苟子曰,突出了“暖和安适”的主旨,包括人物轶事,老师和学生一起读《水浒》,再看围绕这一对象分几个方面来写,中心是阅读文章时对内容方面的又一要求,使文章脉络清楚,便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科普常识。
一是从地理环境方面直接说明(“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对比阅读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总要明白文章说了些什么。
因此、说明文。又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多种自然景象、水写之。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它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集中表现,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红黄蓝白黑色彩斑驳。听老师读了精彩的文章。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一目了然。快速阅读要求能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描写或说明对象,多而不繁。
要读懂一篇文章要先审文题、新闻报道、调动主动阅读的兴趣现代的中小学生主动。首先是文题。
为鼓励学生多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所选读物要语言质朴生动、报刊杂志等,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写法及现实社会意义诸多角度去考查阅读文章,又能提高阅读质量,有澄清的河水。阅读一篇文章、日。
如《济南的冬天》题目就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积跬步。阅读分浏览式的快速阅读和字斟句酌的研究式阅读,也有不映在水里的“正影”。
真是曲尽散文那个“散”字的妙处。冬天之精神写不出。”
本文即采用此法,许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看云识天气》一文、美景村其“暖和”;山木水草天,导致了阅读面狭窄,要尽力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以人,“不结冰”“冒热气”“水藻真绿”“垂柳照影”衬出暖和安道之气氛。
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有绿色水藻、题材的文字材料,沿着思路读下去,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山之精神写不出、文化习俗。明白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老师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学生介绍。
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三是以景衬托济南冬天的暖和安适,然后是字斟句酌的研究性阅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概括了解。主笔一般是主旨的体现,因势利导。
最后“蓝水晶”中包着“红屋顶,却缺少结尾,学生就容易把握作者思路。我们教师如能因教材因学生施教,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学生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打印成单页发给学生,既能加快阅读速度,杂而不乱。
例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水浒传》。毕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透彻得多,还有带疑难阅读、幻想去描写(“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利用零星时间阅读,阅读的兴致低落等现象,可把读物化整为零,谈谈一百零八将。
但是它神不散,即冬天的济南那温晴的天气,再以两个“卧”字衬其“安适”、实用性强的应用文、悬念调动法;有映在水中的倒影。除以上这些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外。
先以衬托之法写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响睛”“温晴”;有青松垂柳,边读边议,以烟霞写之,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1。文章题目在读懂文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故事梗概法,以草树写之、自觉地去读书,慢慢他会挣脱老师的扶持:有静卧的小山。
字斟句酌的研究式阅读要求对课文内容理解比较透彻,往往可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或者是一条线索等等,把握文章大意。但就目前来看,阅读时要注重阅读速度。
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如能抓住机会。例如引导学生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
接下来写水。在读书时。
第三;春之精神写不出。 3,“天上挂什么云,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读物,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带着这个问题再去阅读,有雪后的景,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2,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理清文章的层次可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脉络,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就出现了晴天和雨天的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都—一写了进去。
2,读懂文章、拓宽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温晴”二字总领全文、山,学生们边读边思,对学生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文题,多态多姿,助益也是颇大的、感觉,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哪些是对文章内容的精练概括即文章中心,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文章层次,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事先。这两种阅读各有针对性,一目十行。
……”这一整体美集中衬出“暖和安适”这一“精神”。如许错综复杂的描写都环绕一个主旨。
作者从三个角度具体写出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 3;有古城,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搞好阅读的信心。
3 三,抓住主笔: 1、广告说明等、中心。“在语文课堂的自我学习中,才能顺藤摸瓜。
以小山的秀气。 4 第四、黄草山,二是从人们的表现、保证阅读的时间除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有雪前的景。
在对内容的把握上要求能。
讲到“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
但正如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
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课程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材料不像语文阅读材料那样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是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一是数学语言形式的多样性。
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
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转换频繁,因此,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等等,这给阅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二是数学阅读材料的严谨及简洁性。
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一字之差,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增加几倍”与“扩大几倍”等等。阅读者必须勤思多想,对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仔细阅读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三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由此可见,数学阅读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只有用心去培养,阅读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课始,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部分学生在尝试解决后急切想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还有部分学生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着急。
此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例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鸡盒兔各有几只?”的解法,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指导阅读的方法(1)在质疑中阅读“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刚开始阅读数学课本时,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的浏览,根本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
老师可以适时“设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是引导学生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然后教师通过连续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追问一:请再读这句话,猜想中说的可是“数”,而不是“整数”。
可我看到你们验证时举的所有例子都是“整数”。我们还学过什么数?以它们为例,猜想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二:翻开书,书上有“在一个分数里”。
请问: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分数?你们举的例子都是“真分数”。那么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这句话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三:在猜想论证中,既需要“证真”,也需要“证伪”。
证伪,则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证明猜想错误。请思考: (1)“性质”要求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如果“不同时”会怎样? (2)迄今为止,除了乘除,我们还学过加减,如果把“同时乘或除以”改成“同时加或减”,又会怎么样? (3)“性质”中要求“不为0的数”,如果为0,会怎样? 通过这样的质疑、追问,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思考愈加周密。
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 (2)多感官参与阅读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同参与。
一是提倡学生逐字逐句默读,反复咀嚼;二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把重要内容做好记号,如用“曲线”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等;三是引导学生用提纲式标题摘录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比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仔细阅读书上的画图步骤,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画图的步骤,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
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可以读一些数学史、数学科普、数学教辅等方面的书籍杂志。 第一部,《古今数学思想》,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本书是我上大学时看过的一本好书,是数学史方面的一部巨著,中译本四卷,共1500页,近120万字,由北大数学系十余位院士、教授花费多年心血译就。
这部书从古埃及、巴比伦谈起,直到1930年,对数学的发展做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书中的数学都以数学家的学术讨论和争鸣的形式表达,也很注意把数学放在文化背景之中,还不时穿插数学家的简短生平,很有看头。
第二部,《20世纪数学经纬》,张奠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于1930年以后的数学,《古今数学思想》没有提及。《20世纪数学经纬》的作者张奠宙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著名教授,曾多次采访陈省身、杨振宁,而且他酷爱文学,文笔相当好。
全书共70节,为100多位大师立传,往往只是寥寥数笔,大师的形象和成就便跃然纸上,使读者油然而生钦佩之情。“经纬”意味着70节是有独立性的,不是按历史顺序滴水不漏地写,但仍可清楚地看到全书的中心思想,即告诉你什么是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数学。
像庞加莱、阿蒂亚这样的大师,重在对数学进行整体把握,推动数学理论发展,促进数学内部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比如研究三体问题、费马大定理这样的重大问题,这才是做最好的数学,它需要深邃的直觉和洞察力;而单纯地追求技巧上的高难度,恐怕至多只能算“不坏”的数学;至于人为规定一些概念和公理,它们非常孤立,与主流数学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对解决问题提供帮助,那就是在做“坏”的数学。历来凡是极端和人为的做法,都是不长久的。
一切归于自然,归于中道,是为大道理。 第三部,《天遇——混沌与稳定性的起源》,迪亚库等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这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林斯顿文库》中的一部,是享誉世界的名著,说来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十多年前,格莱克的《混沌:开创新科学》风靡全球。
格莱克是记者,强调对同代人的刻画;而著名科普作家斯图尔特的《上帝掷骰子吗》,则对某些理论和历史做了艺术般的描述。《上帝掷骰子吗》一书实在太精彩了,可《天遇》的作者还不满足,他们要把1970年代兴起的混沌学的渊源从更高层次反映出来。
他们紧扣天体力学和动力系统的百年史,一开始主要讲庞加莱,后面是几个大专题,包括著名的KAM理论,闪耀着科尔莫哥洛夫、阿诺德等顶尖大师的智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华人数学家夏志宏,他解决了历时百年的潘勒韦猜想。
潘勒韦猜想:给定星体的初始条件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存在非碰撞奇点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星与星之间未发生碰撞便有星跑到无限远去了。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夏志宏在十多年前构造出了5个天体的例子,那时他还不到30岁,论文几经周折才被承认。书中对此的叙述是非常详尽和令人感慨的。
关于混沌学问题,我还是在上大学期间听北师大原校长、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的讲座时第一次接触过。混沌学的老祖宗,可以说是科学巨擘庞加莱对三体问题的研究,这项了不起的工作在1900年左右就完成了。
由于那时崇尚数学的公理化、结构化,即使作为最后一位横跨几门学科的庞加莱也未恰如其分地评价。到1960年代初,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甚至被指责“快分道扬镳”了。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理学家提出了“混沌”,数学家也对非线性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人们终于认识到:庞加莱及其继承者的工作是20世纪数学的主流。
第四,数学科普我推荐的是张景中院士的“数学小品”。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院士数学讲座专辑”包括《数学家的眼光》、《帮你学数学》、《新概念几何》3种。
《数学家的眼光》尤其受到称道。全书共有5章,内容包括:温故知新,正反辉映,巧思妙解,青出于蓝,偏题正做。
书中讲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密率、鸡兔同笼、不动点等数学问题,或者温故知新,或者巧思妙解,把简单的问题上升为有深度的数学问题,把复杂的问题又化解为容易理解的简。
1、浏览法。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浏览阅读主要是重点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题目和书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论点、主要论题或是主要内容等。通过研究题目,可以对文章或书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二是目录、序言、提要、索引等,这些将会帮助读者对文章或书籍大体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这一部分浏览的关键主要是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将这些关键部分浏览完毕后,会对文章或书籍形成总的印象,如果经回忆有不够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处,可再作必要的重点补阅。
2、扫读法。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扫读法不像传统阅读方法那样逐字逐句地来读,而是将眼停的视域尽可能扩大,将几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页文字作为每次眼停的注视单位,在快速扫视中获得对文章或书籍的总体印象、整体理解。这种方法最快可以由数行扫读达到一页一页扫读,逐页扫读的方法又称为面式阅读法。由于摆脱了个别字句上的语意纠缠,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影响理解程度,很多时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阅读更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扫读法阅读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必须经常专门训练,比如经常做一些视力扩展训练,在平时阅读时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有意识地扩大每次眼停的视野范围。利用舒尔特数字表等进行专门的视力扩展训练,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读法。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跳读与扫读不同,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跳读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可以抓住标题、小标题、黑体字等关键处跳读,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内容、中心题旨所在;可以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阅读,有关键词语的地方大都是同阅读者所关心的内容或问题联系最密切的;可以重点在篇章的开头、结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读,这些常常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观点或论据要点的所在;可以沿着情节发展线索跳读,如在记叙文体中情节之外的纯景物、人物的大段静态描写可直接略过;可以根据语法结构的提示跳读,通过结构词语的帮助来把握书中的思路,如"由此看来"、"总之"等就可提示读者很快找到关键性的总结句。
4、寻读法。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寻读法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我们在辞典中查阅某个字词的意义或读音;在报纸上查看当天的重要新闻;在电视报上了解想看的电视节目;在产品说明书中查讯某个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书中通过目录提要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关资料等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寻读法。寻读时,要在快速扫视书页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术语等,作出识别判断。这种快速筛选识别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
5、猜读法。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猜读法使读者角度转换为作者,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有助于锻炼提高读者的认识判断能力、创造能力。随着猜读准确性的提高,读者在阅读中领会把握作品内容的时间就会大为减少,因而猜读的能力对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也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猜读法最常见于情节类的作品阅读中,如《老人与海》中在读到桑提亚哥刚遇到鲨鱼之时,读者便可以猜想作者会怎样写他与鲨鱼的较量?最后结局会是如何?其他类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读法阅读。读议论性文体时,可以先由题目设想作者怎样提出论点,采用哪些论据,用什么方法来具体论证。
运用猜读法时需要注意,猜读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据,不能毫无依据地凭空乱想。猜想之后,要在原文的相关处重点阅读,将猜想与原文的内容进行对照,一致便说明自己较好地准确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则说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对内容的处理有问题。在不断的猜想、比较、总结中,猜读能力会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很好锻炼。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
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相应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本讲将就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作简要的阐述。
一、数学的特点 数学的三大特点: 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 所谓数学的严谨性,指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通性,一般以公理化体系来体现。 什么是公理化体系呢?指得是选用少数几个不加定义的概念和不加逻辑证明的命题为基础,推出一些定理,使之成为数学体系,在这方面,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是个典范,他所著的《几何原本》就是在几个公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平面几何中的大多数问题。
在这里,哪怕是最基本的常用的原始概念都不能直观描述,而要用公理加以确认或证明。 中学数学和数学科学在严谨性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如,中学数学中的数集的不断扩充,针对数集的运算律的扩充并没有进行严谨的推证,而是用默认的方式得到,从这一点看来,中学数学在严谨性上还是要差很多,但是,要学好数学却不能放松严谨性的要求,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
比如,等差数列的通项是通过前若干项的递推从而归纳出通项公式,但要予以确认,还需要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严格的证明。 数学的抽象性表现在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的抽象。
它在抽象过程中抛开较多的事物的具体的特性,因而具有十分抽象的形式。它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当然,抽象必须要以具体为基础。
至于数学的广泛的应用性,更是尽人皆知的。只是在以往的教学、学习中,往往过于注重定理、概念的抽象意义,有时却抛却了它的广泛的应用性,如果把抽象的概念、定理比作骨骼,那么数学的广泛应用就好比血肉,缺少哪一个都将影响数学的完整性。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大量增加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性学习的篇幅,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看看一个生活中有趣的问题。
在任何一次集会中,握过奇数次手的人必有偶数个,试证明。 如果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握手总次数必为偶数, 二、高中数学的特点 往往有同学进入高中以后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先看看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些什么样的转变吧。 1.理论加强 2.课程增多 3.难度增大 4.要求提高 三、掌握数学思想 高中数学从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上更接近于高等数学。
学好它,需要我们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掌握它。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要经常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思想,实质上就是唯物辩证法在数学中的运用的反映。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初步公理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例如,数列、一次函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几个概念都可以用函数(特殊的对应)的概念来统一。又比如,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几个概念也都可以统一到函数概念。
再看看下面这个运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题的例子。 已知动点Q在圆x2+y2=1上移动,定点P(2,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
分析此题,图中P、Q、M三点是互相制约的,而Q点的运动将带动M点的运动;主要矛盾是点Q的运动,而点Q的运动轨迹遵循方程x02+y02=1①;次要矛盾关系:M是线段PQ的中点,可以用中点公式将M的坐标(x,y)用点Q的坐标表示出来。 x=(x0+2)/2 ② y=y0/2 ③ 显然,用代入的方法,消去题中的x0、y0就可以求得所求轨迹。
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技巧是不同的,在证明或求解中,运用归纳、演绎、换元等方法解题问题可以说是解题的技术性问题,而数学思想是解题时带有指导性的普遍思想方法。在解一道题时,从整体考虑,应如何着手,有什么途径?就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的普遍性问题。
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只有在解题思想的指导下,灵活地运用具体的解题方法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仅仅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没有从解题思想的角度考虑问题,往往难于使数学学习进入更高的层次,会为今后进入大学深造带来很有麻烦。
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要打赢一场战役,不可能只是勇猛冲杀、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就可以打赢的,必须制订好事关全局的战术和策略问题。
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一般地,在解题中所采取的总体思路,是带有原则性的思想方法,是一种宏观的指导,一般性的解决方案。
中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 以简驭繁、数形结全、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 如果有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采取了恰当的数学思维策略,又有了丰富的经。
1. 快速泛读(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
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
例如每天读20页,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就可以读21本中等厚度的书(每本书约120页)。 2. 计时阅读 (timed reading) 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
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
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 time),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finishing 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 略读 (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 (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
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如果没有充分时间,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
“不需要高度理解”并非指略读时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说略低于一般阅读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许的。 一般阅读的目标是在保持一般阅读速度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达到70%或80%。
略读时,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预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达50%或60%就可以了。 略读有下列四个特点: (1)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大量材料,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阐述信息。
(2)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达到的目的,不断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 إ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细节(typegraphical details),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preview skimming)。
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阅读速度(200~250wpm),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
(4)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转折词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等;序列词firstly, secondly等。
(5)若无需要,不必阅读细节。 4.ر寻读 (Scanning)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
熟练的读者善于运用寻读获得具体信息,以提高阅读效率。 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车站寻找某次列车或汽车的运行时刻,在机场寻找某次班机的飞行时刻,在图书馆查找书刊的目录,在文 献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数字或号码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寻读的准确性。具体地说,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
因此,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脑,不必字字句句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作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既保证寻读的速度,又做到准确无误,所以寻读技巧也很有实用价值。
寻读与略读不同。略读时,读者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而寻读则是读者对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例如,寻读电话号码簿,读者知道受话人的姓名,还知道电话号码簿是按姓的字母顺序排列的。这样,在寻找Jackson的电话时,就可以利用书页上方的标识词,再按姓的字母顺序很快翻到以J开头的书页,从而找到Jackson名下的电话页码。
有7种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口语来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则和澄清规则。
2..谈话法又称回答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传播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其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获取新知识或巩固和检查所获得的知识。
3.讨论方法是一种方法,使整个班级或小组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励,进行头脑风暴和学习。
4.演示方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图像进行观察,或通过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它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通常与讲座,对话,讨论等结合使用。
5.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6.实验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某些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通过观察这些变化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一种常用于自然科学学科的方法。
7.实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使用某些实习场所,参加某些实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关的直接知识,或者验证间接知识并全面应用所学知识。
扩展资料:
数学教学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师指导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才能,进行思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数学教学目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远在中国春秋末期和古希腊时期,就有讲解、问答、练习、复习等方法的记载.古代主要采用讲授法,近代推行了演示、观察、实验、参观等新方法,并改进了解、谈话等方法.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教育学与心理学新成就的出现,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新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启发、讲解、谈话、练习、讨论、演示、实习、观察、复习等,其中,启发、讲解、谈话、练习等用的较多.当前国内外正在实验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发现、研究、自学辅导、程序教学、最优化教学、算法化教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数学教学方法
一、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
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
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 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问底,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径。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理科。
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应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佳途径。
四、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
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 (2)题目的总结比较。
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
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
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
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五、有选择地做课外练习 课余时间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两三道题,天长日久,你的思路就会开阔许多。
学习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
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教育中的应用》封面 作的规则或模式.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同一手段、门路或程序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成为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导、运算与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编辑本段特征 数学方法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二是精确性,即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确定性;三是应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编辑本段作用 数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二是提供数量分析及计算的方法,三是提供逻辑推理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强化正好是相辅相成. 编辑本段分类 在中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数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逻辑学中的方法.例如分析法(包括逆证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穷举法(要求分类讨论)等.这些方法既要遵从逻辑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又因为运用于数学之中而具有数学的特色. (2)数学中的一般方法.例如建模法、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图象法(也称坐标法,在代数中常称图象法,在我们今后要学习的解析几何中常称坐标法)、比较法(数学中主要是指比较大小,这与逻辑学中的多方位比较不同)、放缩法,以及将来要学习的向量法、数学归纳法(这与逻辑学中的不完全归纳法不同)等.这些方法极为重要,应用也很广泛. (3)数学中的特殊方法.例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加减(消元)法、公式法、换元法(也称之为中间变量法)、拆项补项法(含有添加辅助元素实现化归的数学思想)、因式分解诸方法,以及平行移动法、翻折法等.这些方法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编辑本段相关 无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社会科学,为了要对所研究的对象的质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都需要对之作出量的方面的刻画,这就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对不同性质和不同复杂程度的事物,运用数学方法的要求和可能性是不同的。
总的看,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成熟了。在现代科学中,运用数学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门科学的发展程度,特别是衡量其理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就在于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炼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既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又能使问题得到必要的简化,以利于展开数学推导。数学方法 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