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的指标:
1、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增长额与上年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反映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额
=(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
2、销售增长率分析
(1)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2)该指标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3)销售增长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
分析发展能力主要考察以下八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同时,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影响企业价值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1、销售收入
2、资产规模
3、净资产规模
4、资产使用效率
5、净收益
6、股利分配
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一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收入增长率=当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一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其中:当年营业收入增长额=当年营业收入总额一上一年营业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当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也越强大。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实际增减变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当大于100%。
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积累率=当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资本积累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当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增长率=当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其中:当年总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一年初资产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投资。
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是企业当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与上一年营业利润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增长率=当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一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其中:当年营业利润增长额=当年营业利润总额一上一年营业利润总额
技术投入比率
技术投入比率,是企业当年科技支出(包括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与当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企业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投入比率=当年科技支出合计/当年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
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表明企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的持续发展态势和市场扩张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认为,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持续增长势头越好,市场扩张能力越强。
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表示企业资本连续三年的积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
进行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时应注意问题
(1)要判断企业在销售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必须分析销售增长是否具有效益性,一个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应高于其资产增长率,才能说明企业在销售方面具有良好成长性。
(2)要全面、正确分析和判断一个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和水平,必须将企业不同时期销售增长率加以比较和分析。
企业发展新业务的方法有三种:
一)密集增长战略:企业尚未完全开发潜伏在其现有产品和市场的机会时可采用,包括以下3种:
1)市场渗透策略:即企业通过改进广告、宣传和推销工作,在某些地区增设商业网点,借助多渠道将同一产品送达同一市场,短期削价等措施,在现有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2)市场开发策略:即企业通过在新地区或国外增设新商业网点或利用新分销渠道、加强广告促销等措施在新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3)产品开发策略:即企业通过增加花色、品种、规格、型号等,向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
二)一体化增长策略:企业的基本行业很有发展前途,企业在供产、产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能提高效率,加强控制,扩大销售时可实行。
1)后向一体化策略:即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原材料供应商,拥有和控制其供应系统,实行供产一体化。
2)前向一体化策略:即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
3)水平一体化策略:即企业收购、兼并竞争者的同种类型的企业,或者在国外与其他同类企业合资生产经营等。
三)多角化增长策略:企业尽量增加产品种类,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和业务,扩大企业的生产范围和市场范围。
1)同心多角化策略:即企业利用原有的技术、特长、经验等发展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从同一圆心向外扩大业务经营范围。
2)水平多角化策略:即企业利用原有市场,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发展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
3)集团多角化策略:即企业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企业,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扩展到其他行业的企业,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的现有产品、技术、市场可以毫无关系。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主要指对先天素质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
实际上,能力就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先天素质的影响 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
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也不可能发展。
听觉或视觉生来就失灵者,无法形成与发展音乐才能,也不能成为画家;早期脑损伤或发育不全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严重 影响。 神经系统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对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如神经系统的强度水平影响人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影响注意的分配;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影响知觉的广度。 我们承认先天素质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并承认先天素质具有遗传性,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主要指智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
第一,先天素质本身就不完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些是因胎儿期由于母体环境的各种变异的影响,如孕妇的营养、疾病、药物和受到辐射等,都会给儿童的智力形成和发展带来危害。这些危害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非遗传因素。
第二,先天素质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例如,人的手指长短是由遗传决定的,手指长为学弹钢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这不能决定将来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成为钢琴家还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
又如,个子矮的人不利于排球场上拦网,但如有较好的弹跳力,又灵活,就能补偿个子矮这一无法改变的先天素质条件而成为出色的拦网手。所以说,先天素质并不等于能力本身。
第三,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遭受过多的辐射、营养不良等,能造成染色体受损或影响胎儿细胞数量,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出生后婴儿的智力发展。 2.早期环境的作用 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对近千人进行追踪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即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智慧发展的递减规律,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一出生就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五岁才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从十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有60分能力的人。
可见,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 3.教育条件的影响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
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 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
三、实践活动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前面提到的素质和环境、教育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影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就曾提出过“施用累能”和“科用累能”的思想。前者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后者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
许多关于劳动、体育、科研等实践活动影响能力形成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油漆工在长期的工作中,辨别漆色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可以分辨的颜色达四五百种;陶器和瓷器工人听觉很灵敏,他们可以根据轻敲制品时发出的声音的性质,来确定器皿质量的优劣。
同样的道理,人的自学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人的组织能力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的各种能力,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无从提高和发展的。
四、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1. 财务管理能力;
2. 财务活动能力;
3. 财务表现能力;
4. 成长能力和社会认可能力,是财务能力的综合体现。
5. 企业财务能力主要由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关系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所构成。
6. 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财务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主要包括财务决策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规划能力和财务创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主要包括筹资能力、投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 财务关系能力是指企业平衡相关利益者财务关系的能力及其财务网络,包括平衡股东、债权人、政府、内部职工、社会、供应商、销售商等财务关系的能力及财务网络。财务表现能力是通过财务会计报表所体现出来的财务发展能力,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社会认可能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85秒